吕欢
摘要:因“错”利“导”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问题来引导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生的错误资源有效利用。在数学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应有效利用这错误资源,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本原因,让他们回归正确的方向,从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进而提高数学成绩,使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哲学家黑格尔先生说得好,“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理解知识错误的现象,任何一个人都会发生错误,作为老师,应允许学生出错,应认可学生的错误。错误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经历,它是学生内心真情的流露,自然的表白,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错误出现后,老师应加以有效利用,进而提问学生,在有的学生回答错误时,其余学生各抒己见,从而让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在这个交流与探究中孩子意识到错误,找到原因,以后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同时在错误得到纠正后也拓展小学生的思维。错误作为课堂的一部分,老师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错误观”,有效利用错误,改进教学思路,学生的错误不可能仅仅依赖正面的引导与多次的练习得以纠正,而且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帮学生进行正确且有作用的“自我否定”,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改革的优化。
一、因“错”利“导”构建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理解新数学知识的过程。错误是学生探索和体验真理的一种实践和尝试,它可以反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老师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立即谴责不仅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易于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未来的课堂上,他将无法说出或敢于回答问题。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下的一些错误,教师应该以正确、积极、宽容和冷静的态度对待他们。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并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思考,努力将错误理性地转化为具有高价值的教学资源,然后正确有效加以引导,让学生产生一种“柳暗花明,恍然大悟”的惊喜感。
教师还应建立现代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思想,对学生频现错误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深入挖掘,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错误,不断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价值,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在错中找对,从错中求知,找出错误,并总结问题的原因,然后进行对症下药,我相信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积极促使错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成一道漂亮的风景线,促进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和谐、高效、轻松,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数学课堂变得精彩。
二、因“错”利“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
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时所犯的偏差会导致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当学生有这种偏差时,恰好可以为老师的正确施教搭建良好的桥梁,老师不应直接否认他们,无论原因如何。否认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严重削弱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责备、阻断学生去探索错误的根源那就会扼杀其求知的欲望,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但要仔细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本原因,然后,从问题的根本原因出发,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返回正确的方向,从正确的方向思考,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给出一些指导或提示,注意向学生指出错误的方法和手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否定学生,我们必须及时肯定学生的积极态度,及时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并且帮助学生一起纠正。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作为讲解的重点,让学生在再次听取过程中找出自己理解的偏差,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从而吸引学生继续探索和继续学习。如果教师在他们出错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并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会让他们极大的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完成沟通和交流中的整个纠错过程。教师应该让他们在错误的资源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而不是担心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因“错”利“导”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本性充满了对身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学习的知识也充满着无限的向往。虽然他们是天真和浪漫的,但他们往往可以超越成年人的固有思维,他们的思维是非常跳跃的,能思考出创新的想法。在数学课上,他们出现的一些学習错误往往会让老师感到惊讶,因此这对数学老师现场应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错误,充分挖掘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有针对性和启迪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全班同学共同思考问题。学生在纠正错误中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整个班级都易犯并且难以解决的错误资源,则必须及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老师必须尊重,理解和容忍在以人为本的观点中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尽可能地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重新调整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情况处理学生的错误,并以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和指导知识,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探究,我们有理由相信最终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因“错”利“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原动力以及战胜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态度与情感,这是学生创新的基础。我们教学的重点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计划,通过知识的准备和迁移,让学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利用所学的新知识,通过大量得相关练习,学生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一切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学习,除了学习一些知识和掌握一些技能之外,我们的学生还能学到什么?通过学习与练习,他们可能会熟悉并熟练掌握他们熟悉的题型,但如果题型稍微改变会发生什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一种学习材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来自学生的学习活动,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各个方面检验学习活动中的错误,具有特殊的教育效果。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动态的师生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虽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被认为是可追溯的,但它也非常灵活和多变,并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敢于创新,必须采用多样化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探索,突破固有条件与问题的框架,通过错误纠正原有条件或问题,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利用错误资源才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老师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是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是正确的先导,是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正确合理有效的利用“错误”。通过这些常犯的错误让学生了解到自我不足,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激发他们更深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能力、人生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延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学周刊,2017(8).
[2]杨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学周刊,2017(16).
[3]钱惠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6).
(作者单位:沈阳红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