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龙
摘 要:新课程改革之后,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发展,泥塑社团是对农村小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体现,其对农村小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泥塑社团对农村小学生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旨在通过大力发展泥塑社团,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艺术审美教学。
关键词:泥塑社团 农村小学生 能力提升 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97-01
泥塑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无限的魅力。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各种教学资源也有限,因此,其艺术素质教育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而泥塑作为农村的“特产艺术”,取材方便,而社团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通过大力发展泥塑社团,可以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艺术素养。
1 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悟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小學生天性活泼好动,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其生活空间广阔,行动比较自由,再加上农村特有的资源条件,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都玩儿过泥土,在乡间俗称“泥巴”。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给小朋友一块泥巴,他总是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有趣的“灵魂”。当前,农村小学的美术等艺术教学发展程度不高,即便是有的学校开设了美术教学,也只是简单的绘画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用处不大。农村小学通过创办泥塑社团来完善自身的艺术素质教育。泥塑社团会定期让同学们展示社团的泥塑作品,社团教师用泥土制造出许多栩栩如生并且符合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人物作品,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的泥塑创作兴趣,吸引了小学生纷纷加入到泥塑社团中。泥塑作品天然的泥土气息引导小学生亲近自然,同时社团指导老师通过讲解以及宣传我国传统的泥塑艺术,帮助农村小学生更好的感悟历史,而且随着泥塑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培养了农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给予其无限的发展动力。
2 加强泥塑作品创作训练、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实践操作活动,泥塑社团亦是如此。当小学生加入到泥塑社团中,该社团为了更好地宣传以及发展泥塑文化,不仅会讲解相关的泥塑文化以及泥塑作品的主要制作手法,而且会通过举办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会加强对小学生的泥塑作品创作训练,充分利用粘土的特性,通过捏、揉、搓等手法,制造出一个个成型的泥塑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加强对每一个社团成员的针对性培训,引导其掌握基础的制作手法,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小学生塑造比较美好的事物。比如说通过运用艳丽的色彩、制作多变的造型等,将泥塑作品更加完美化。由于是作品展示,小学生也会增强自身的完美创造意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平台,泥塑社团要积极举办各种“泥塑作品创造大赛”、“泥塑作品交流会”等,为社团成员的自我成长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小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
3 加强体验式泥塑教学、提高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创造性立体思维
社团文化教育与其他基础性学科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到这个社团之中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这就决定了其在社团活动中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了充分发挥泥塑社团的教育功能,发展农村艺术教育,社团要加强体验式泥塑教学,教师要手把手的带领社团成员了解泥塑创作的每一个步骤,确保同学们能够掌握必要的创作技巧。在创作过程中,泥塑作品创作所需要的材料具有三维结构的立体性,也就是说,不管同学们怎样进行自主自主创作,其最终都是通过一个立体的形象展示出来。泥塑虽然作为美术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其与平面绘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三维结构的立体性,同学们在社团中通过体验式泥塑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立体感与空间感,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创作过程中,通常要借助一些工具和辅助的材料,进行泥塑作品相关位置的连接,小学生结合自身的创作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插入恰当的位置,以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在自主创作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积极主动的获取新事物,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4 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集体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社团有着良好的育人共同,社团中的成员因为同一个兴趣爱好汇聚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农村小学中的泥塑社团,各个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泥塑自身所特有的易干性,其可重复利用率比较低,因此,社团教师往往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泥塑社团实践活动。此处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其他基础性学科教学一样,在划分小组合作成员时,社团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一位社团成员的性格特征,科学划分小组,选出组长,然后教师再布置泥塑制作任务,各小组成员在任务的引导下,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泥塑作品的创作。由于小组内各个成员互相配合,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任务时间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各小组之间也会竞赛,这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好胜心,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处于竞争环境的泥塑创作,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培养了小学生的集体精神,组内各个成员都有不同的分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束缚,其所接受的素质教育不太全面,特别是音乐以及美术类的艺术教育。泥塑社团的出现,弥补了农村艺术教育的不足,泥塑社团通过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艺术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小学生审美情趣等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姚莉萍. 泥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J].现代教学,2016,(07):39-40.
[2] 周敏.在泥塑活动中体验快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
13(01):260.
[3] 陆伟.手粘土,心感恩——小学低年级泥塑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新教育,2014,(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