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改革策略探论

2018-05-15 10:03李博昊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通识课传统文化体系

李博昊

摘 要: 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完善学生人格有着辅助作用。然现今高校此类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整体性不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等现象。是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是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 通识课 体系 内容 方法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改革探索”阶段性成果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近年来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点是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即肩负着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不断推动民族文化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既要夯实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层面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力和自信心,亦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忠国报国、自强不息、仁民爱物等诸多优秀的因子,引导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因此,加强和完善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育任务。但是目前高校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教学不尽如人意,部分教育工作者未能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及重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不够丰富,整体上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且由于学时设置的不足,课堂上往往只流于词句的分析,并未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亦未挖掘作品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作用。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后亦缺乏有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社会实践。是以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之具有高尚的人格,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是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重要任务,也是其改革的主要宗旨。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较为宽广,需要建设一套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多样性和涵容性的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其内容可以涵盖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可开设诸如中西方哲学史、文化史、艺术史、文学史、社会史等多个学科的课程,使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文学类的课程为例,通识选修课可开设作家研究、作品研究、文体研究等。作家研究类课程可包括历代著名文学家的个案或群体研究,如“先秦诸子研究”、“唐代诗人群体研究”、“宋代词人群体研究”等;作品研究类课程可涉及各个历史时期优秀的文学典籍,如开设“诗经研读”、“史记研究”、“红楼梦研究”等;文体研究类课程可介绍诗词、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的发展流变,设置“中国词学史”、“中国戏曲史”、“中国小说史”等课程;还可在此基础上开设一些导读类课程,诸如“汉赋导读”、“明代小品文导读”等,使学生全面了解融通各个领域内的知识,从多角度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进行思考,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课堂教学要注重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以完善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如古文化遗址、古代书院、古村落、近代名人故居等,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丰富内蕴,使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密切联系,相互支撑。以珠海为例,唐家湾的淇澳岛历史悠久,带着深深的海洋文明的烙印。其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曾出土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展示着文明发展的轨迹。淇澳岛民俗文化气息浓厚,筑有17座庙宇,村东祖庙始建于宋代,供奉的是开村之祖和“风伯” “雨师“雷公“电母”之像,昭示着海洋文化传统中对于自然界中风雨雷电的敬畏。村西的淇澳天宫修建于明代中期,供奉着天后娘娘及妈祖,蕴涵着人们对于风调雨顺、出海平安的美好希冀。淇澳岛还保留着一些年代久远的民歌,这些民歌对于了解地方文化习俗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太师所陈之诗,即是地方之乐,君王通过这些音乐,即可了解地方风俗,感知执政得失。今人通过这些遗迹、民俗、民歌,仍可看出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唐家湾还有诸多革命文化的代表。唐绍仪的唐家共乐园、淇澳岛的白石街、苏兆征故居,都讲述着一段坚贞不屈、可歌可泣的历史,展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精神追求,带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光荣使命,有着“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万丈豪情,昭示着中华文化中舍生忘死以成仁取义的价值取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革命文化的遗址遗迹是适宜的社会实践教育场所,通识类课程教学可充分依托各类学生社团,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调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品类繁多的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精髓,增强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终成长为具有为具备理想人格的人。

二、教学内容的完善

面对传统文化类课程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内涵的问题,授课教师要尝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以古典诗文的教学为例,古典诗文展示着时代的精神,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具有兴发感动的作用。文化大家丰子恺在《谈自己的画》中曾表示,即使是最简单最普通的文艺作品,都是感悟人生、耐人回味的。“我读了‘想得故园今夜月, 几人相忆在江楼, 便会设身处地做了思念故园的人,或江楼相忆者之一人,而无端地兴起离愁。读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便会想起过去的许多的春花秋月,而无端地兴起惆怅……”这些诗文道出了国人心灵深处共同的情感体验,它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拉近了人心之间的距离。这正是古典诗文对人内心深处的触动,与现代人之间产生的情感共鸣。古人留下了这些对于自然、社会、历史及人生的思考,对于今人的生活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欧阳文忠公曾作《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为扬州守时筑平山堂,叶梦得《避暑录话》称其“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成后欧阳修于堂前亲种垂柳,风流远播。这位“文章太守”,文思泉涌,下笔千言;豪逸疏隽,气度不凡。其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式的达观豪迈又激励了无数人勇往直前。苏轼仰慕欧阳修的学识人品,亦曾多次登临平山堂。其贬谪黄州时曾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词中将平山堂与快哉亭巧妙结合,又融入了欧公佳作。那在大浪中搏击的白发老者,正是东坡的象征,其如文章太守一般,善养浩然之正气,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艰难险阻,旷达超逸,豪宕洒脱,与欧阳修交相辉映,这正是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情感的共鸣。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借用宋词中的佳句精炼地阐释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句词分别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以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宋人原作本多言闲愁,王国维把其推绎到治学、为人的领域,一如江西诗派的“脱胎换骨” “点铁成金”,赋予了它无穷的理趣与智慧,给人以无限启发。此即唐宋词在数百年后的重释,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指导人生的意义。

作为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历经千百年的沉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意义。因此教师要注重经典文本的细读与重释,不仅限于文字词汇的分析,更要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蕴,提升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品鉴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知识累积和精神修养,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能力,以助益于学生的人格养成。当然,教师在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引导学生襟怀开阔、兼收并蓄,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一直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其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经典的精细解读与深度分析,在具体实践方法上,要使学生把研究型学习与探求型学习有机结合,既要重视对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传承及创新,更要强调在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基础上实施课程改革。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学术前沿,积极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可利用现代的网络教学平台、精品网上课程等共享教学资源知晓学术研究的热点,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仍以古典诗文的教学为例,经典作品中涵容着丰富的人生内蕴,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研读并深入理解这些名作?传统的吟诵之法,或可应用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课堂。

吟诵是中国古典诗文传统的研读方式。惟按声腔诵读,方知诗文妙处。所以几千年来,古代士子普遍通过吟诵来修习、品鉴古典诗文。而中国古典诗文也常与声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诗经》即如此。《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史记·孔子世家》曰“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唐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即演变为后来的名曲《阳关三叠》。唐代薛用弱《集异记》中记载了“旗亭画壁”的历史典故,唐开元年间,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天下齐名。在一天寒微雪之日,三人共至旗亭小酌。此时有十余宫廷梨园乐人登楼宴饮,且演奏当时名曲。三位大诗人于是相约比较谁人诗作入乐最多,以较高下。乐人分别唱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长信怨》,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王之涣的《凉州词》。旗亭画壁说明當时的诗歌可以奏唱。至宋亦然。李清照《词论》强调“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指出词之“别是一家”,重在合乐可歌。元明清的戏曲,仍注重与音乐的紧密联系。是以古典诗文的“声音”、“意义”与“情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声音”是理解“意义”、体悟“情感”的重要路径,对于通晓领会诗歌的内涵有重要的帮助。

古典诗词的教学可将吟诵同与之关系密切的文本阐释与情感体验当做一个整体来把握,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尽量还原作品与音乐相配合的属性,通过声音的辅助,进一步理解文字的内涵。授课教师在坚持文献坚实的前提下,在融合文学、美学、文化学、阐释学等诸多批评视野的基础上,在关注吟诵之“声”的同时,将声音综合于文学、文化与情感之间,注重文本阐释及情感体验两个维度,从“声音”、“意义”、“情感”融合的角度切入,重新审视传统的吟诵传统,并将此种认识运用到古诗文吟诵教学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古典诗歌的文化精髓。古典戏曲的教学亦是如此。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明万历时期汤显祖与沈璟两位戏曲大家对于戏曲创作及音律理论的认知差别,掌握临川派与吴江派论争的情由,更应实际聆听观赏汤显祖的《牡丹亭》、沈璟的《义侠记》等代表作品,在戏曲表演中感受两派的不同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几千年来国人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及深入思考,饱含对于生命的体验和感触,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及文化内涵,对现代人的生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以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讲授当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广泛涉猎及仔细阅读中华经典文化作品,深入体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倡阅读的作品不止于简短的诗词文,当涉及长篇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类著作,使学生在反复的品赏思考中,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升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作品的领悟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蕴及审美意义,以培育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M].2014.

[2] 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礼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3] 丰子恺,著.丰一吟,编.缘缘堂随笔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4] 王国维,著.彭玉平,主编.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唐)薛用弱,著.集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猜你喜欢
通识课传统文化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