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兰 诸凌云
摘 要:民族团结教育需要以政治认同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来统领。通过对两节“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公开课的教学研讨,我们发现这两节课都存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没有被真正“带入”的现象。如果目标设置多考虑学科核心素养的统领,问题设计能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探究能引发学生较多生活关切,则教育效果会更理想。
关键词:政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目标设置;问题驱动;活动探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时代,用政治认同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来统领民族团结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不久前,某校高一政治组围绕“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以下简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开展同课异构。两位教师的课各有特色,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本地教师甲采用主题情境教学设计,教学推进很顺利;外地教师乙注重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在课后评议时,有听课教师提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这两节课中,都少有学生主动发问和质疑,尽管课看起来比较顺畅,但部分学生没有被真正“带入”也是事实。看似精彩的课堂背后,为何会缺乏学生发自内心认同的“真学习”?笔者拟结合这两节课从目标设置、提问驱动、活动探究三方面进行反思。
一、目标设置应以核心素养作为统领
教学目标是教学价值的集中体现,它反映学生素质发生变化的内容和程度。适切的目标设置对课堂教学的指向作用不言而喻。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又像一座灯塔照亮教学之舟,给予学海边探索的学生以收获和回味[1]。
教师甲在进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目标设置时,确立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及形成原因;理解民族平等的内涵、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意义;懂得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等教学目标。
从上述目标设置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表述比较科学具体,但几个目标主要指向知识层面,一个涉及情意层面,缺乏能力层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统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6年征求意见稿)中对相关内容的表述如下:
由上可见,“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隐含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内容目标里,并通过议题活动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解读课标,发挥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目标设置的统领作用。笔者以为如果教师甲把教学目标改成:(1)课前观看反映民族团结的影视作品《红河谷》,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观后感,了解和认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2)结合生活中不同民族的中国人和睦相处的典型事例,理解和认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作为中学生,应努力为多民族和睦相处做点事情。这样修改后的目标既有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处理民族关系三个基本原则的知识目标,又有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情意目标,既能体现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这对促进政治认同目标的达成将起到积极作用。
目标如何“精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目标越来越多地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建议本课教学内容整合成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趋于用议题—活动—表现—评价来指导学生学习。上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教学提示中指出:以“不同民族的中国人怎样和睦相处”為议题,探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该议题充分体现目标旨趣在于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以下共识:五十六族,历史久长;各族同胞,同衰同昌;团结是福,分裂是殃;平等基石,互助保障;团结主导,和谐吉祥;和衷共济,共浴春光;爱我中华,繁荣富强。
二、问题设计应驱动学生主动参与
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方法,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提问。教师乙在这节公开课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法,她设计的问题丰富多样,但有些令人眼花缭乱。
她先运用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天山情》导入,设计两问:(1)你想用什么词语来描述库尔班大叔和张会计之间的关系?(2)《天山情》为什么能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大受观众赞誉?讨论完上述问题后即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课堂调查:(3)我国有几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民族被称之为_____?(4)徐州有___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___?(5)你的民族有哪些传统文化或风俗习惯?(6)你及家人与其他民族相处得如何?
针对以上六个提问,笔者觉得(1)(2)两问可以重新设计为《天山情》所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由此引出汉族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谋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3)至(6)问可放到课前小调查。至于第(5)问则可改成:你所属民族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属于一定民族,而不是民族属于你、我、他。这一问可在课上随机分享,未必都呈现在课件上。
接着该教师又要求学生结合丰富的事例说明徐州援疆的“徐州模式”:(7)试举一实例,说一说徐州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哪些做法。(8)谈谈社会各界、党和国家为什么认可、点赞、推广“徐州模式”。然后又以“援疆行动之再判断”引发学生辨析以下两个观点:观点1:国家举各地人、财、物之力,只为边疆地区少数人,这不值得;观点2:汉族开展对口援疆行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受到现代文明冲击。(9)作为徐州人,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如何回应这种质疑?(10)如果请你与某一位少数民族同胞小伙伴结对认亲,你打算怎么做?请你列出具体详细结对做法。其中第(8)和(9)问具有思辨价值,遗憾的是现场没有辩起来,草草收场,教学效果不理想。第(10)问中与少数民族同学结对认亲,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可改成:如果你想与少数民族同学结成友好对子,计划怎么做?
教师乙本节课设计了多个问题,涉及《天山情》节目探讨、徐州本地少数民族概况、民族团结工作的“徐州模式”,以及参观清真寺、与少数民族小伙伴结对子等。由于提问多,且内容不够严谨,学生有些无所适从。加上背景材料欠选择,信息量较大且杂,学生阅读耗时多,导致重点不突出。一些提问一闪而过,更不用说学生积极参与和有效互动了,出现“你问与不问,问题还在那里”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提问如何“适切”?教师可围绕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这一主题,改进提问设计,只有目的性强、富有启发性、注重逻辑性、突出针对性,同时又考虑适切性的提问,才能激发并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认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和共同富裕;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好制度。
三、活动探究应引发学生生活关切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教师甲围绕“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篇章:
【历史篇】
在《森林之子——珞巴族》的视频中,78岁亚蒙老人介绍说:在旧西藏,珞巴族被划分为多个部落,散居在深山密林之中,过着人畜混居的生活,温饱是最大的难题,没有衣服穿,只能用狩猎得来的动物皮毛御寒。民主改革后,推翻了农奴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在党和政府以及兄弟民族的关怀下,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屋,整洁干净的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户,出门可以乘车,不愁吃穿。
思考:(1)材料中珞巴族群众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2)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现实篇】
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3000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全国人大代表一人。按我国人口比例,平均44.64萬人中才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国境内只有3100余人的珞巴族也有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思考:(1)民族平等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2)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实践篇】
(1)去清真餐馆就餐,请不要带_____。 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_________。
(2)假如我校把你们班设为新疆班,你准备怎么帮助新疆同学?
前期分析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前提,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环境分析等。这三个篇章围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以我国人数最少的珞巴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线,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以及中学生为巩固民族关系做贡献三个知识点。故事生动,材料丰富,主题清晰,但流畅设计的背后仍然发现有学生游离教学。
仔细思量,笔者发现教学活动设计的前期分析比较缺乏,尤其对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的分析不足。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一是珞巴族人民从受压迫、受剥削到今天成为国家和社会主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巨变,对于当下中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陌生感。二是徐州本地就有47个少数民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各民族相处的故事,比如街上有新疆大叔卖切糕,你会不会去买?若发生冲突应如何解决?如果教师选择一些引发学生关注自己身边故事的话题探究,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各民族交流、交往的事例来进行教学,学生一定会有问题要问,有观点要表达。这对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加强对国家认同、制度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将起到积极作用。
探究如何“走心”?探究活动的实质在于精选话题,通过若干情境材料,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相关情感体验的过程性学习。民族团结活动探究的“走心”,主要表现在教师应精选多民族日常交往的故事或者基于学生对民族问题关切的内容来进行议题教学、体验教学和情感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达成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美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践反思[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