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教学”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018-05-14 16:22邹幸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价值引领深度教学

邹幸

摘 要:“深度教学”强调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掌握。践行“深度教学”,用基于价值引领的整合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用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性教学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用基于高质量问题的思辨教学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用基于微课题的研究性教学导行学生的公共参与,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情意性思维,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价值引领;真实情境;高质量问题;微课题;核心素养

“深度教学”是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表面、表层、表演的局限性,主张通过知识的深度处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教学”并非要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而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的完整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掌握。[1]“深度教学”强调为理解而教,为思想和意义而教,为发展而教,使教学过程切实由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只有践行“深度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情意性思维,使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生根。

一、用基于价值引领的整合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当今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价值引领、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具体到培育“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要想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从情感和价值观层面认同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就必须克服课堂教学对知识的处理缺乏完整性和深刻性理解的弊端,改变仅仅以单一课时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模式,努力实施学科内的整合性教学。即以单元甚至整本教材文本为依托,立足某个核心概念或者主题,进行通盘设计,从事实到概念、到关系、再到综合;从知道到理解、到运用、再到体悟。[2]只有通过这样从“散装”到“集装”的整合性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从表象学习转向本质学习,真正体验、感悟、认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整合性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不能将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知识点本身,而要树立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特定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动力体系的深度教学目标。如在《政治生活》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始终将人民民主专政作为贯穿全册教材的教学主线,引领和渗透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参与”“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外交政策”等相关内容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及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逐步从情感和价值观上自觉认同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制度。

又如,基于價值引领的整合性教学要求,我们在进行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教学设计时,就不能割裂“寻觅社会的真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两课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孤立的“单课”教学,而应该整合单元知识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我们要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生产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立足于这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才能引领学生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正确理解和把握“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标准”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这样具备整体性、针对性、相关性和综合性的整合性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理论的基础上,自觉认同和确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正确价值观。

二、用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性教学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的结合,必须基于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科内容只有和真实而具体的情境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素养价值。[3]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不仅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脚手架,也应该是学生锻炼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舞台。具体到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它离不开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但是单纯法律知识的外在讲解和“灌输”不等于“法治意识”的自动养成。要提高学生“法治意识”这一核心素养,必须让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进行意义构建,从内在形成现代公民必备的法治意识。

在《经济生活》“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当时社会广泛关注的“高通反垄断案”作为情境,带领学生一起深入探讨:“为什么要对高通公司依据《反垄断法》展开反垄断调查?”“高通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行为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高通反垄断一案的最终处罚结果,对高通公司和中国手机制造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一系列基于真实情境的讨论探究中,学生不仅自主感知了《反垄断法》对于营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实现了法律知识和法律情感的内化,提高了法律素养。随后笔者又依据现实生活中受到普遍关注的淘宝网售卖假货的社会热点现象,继续带领学生讨论探究:“你在淘宝购物是否买到过假货?你是如何应对和处理的?”“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淘宝网假货泛滥的现象?”……同学们在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协作探究中,不仅领会了规范市场秩序的相关知识,“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也渗透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理念。

三、用基于高质量问题的思辨教学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

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中的“理性精神”,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这样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必须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形成。但是课堂教学中“高密度、低水平”的提问,只会使师生表面忙得不亦乐乎,学生思维的海洋却波澜不惊,停留在闲适的“浅滩”,无助于“理性精神”的培养。教师只有通过具有高阶思维导向的问题设计,才能让学生舒展思辨的翅膀,使之成为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和培养理性精神的催化剂。

高阶思维导向的问题设计要求问题必须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提出一些可选择、可争鸣、思辨色彩浓厚的综合性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有效空间,搭建思维碰撞的平台,使学生在争论中拓宽思维,在辨析中培养理性。如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发展中国足球产业,应该依靠市场调控还是必须加强政府管控”,引导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自主反思;在“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有人说《功夫熊猫》是一种外域文化侵略,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激发学生在不同观点的冲突中辩证思考;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一课教学中,我们又可以用“中美关系是否会陷入大国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引发学生在不同观点的对决中批判探究。而“理性精神”的核心素养则在思辨中得到成长,在反思中逐渐沉淀,在沉淀中最终养成。

四、用基于微课题的研究性教学导行学生的公共参与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之所以最后落脚于“公共参与”,是因为学生所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才能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知识和学习。因此,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

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微课题的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養的策略模式。如在《文化生活》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本地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惠山古镇”的微课题研究性学习,同学们“跳出书本”,走出校园,围绕“走进惠山古镇——感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镇焕新颜——从惠山古镇看文化创新”“寻古镇遗风——浅议对惠山古镇开发与保护的对立统一”“古镇‘叫卖声——惠山古镇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冲突”等主题展开了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将课上所感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转化为研究性学习的向导,形成了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使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落地生根。

笔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还带领学科兴趣小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各种微课题研究。如,结合规范市场秩序的知识,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小学零食安全现状”的研究;结合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哲理知识,开展了“浅谈生活中的木桶理论”的研究;结合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知识,开展了“从南海问题看国际岛屿争端”的研究。这些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指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的微课题研究性学习,有效培养了学生公共参与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提高了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离不开日常课堂教学的点滴渗透和显性落实。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把外在知识内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与使命,转变教学理念,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具备“深度教学”的特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6):50.

[2]朱开群.“深度学习”观映照下的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0):20.

[3]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7.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价值引领深度教学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