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依据及解决需厘清的几个问题

2018-05-14 16:22胡贞福毛华玮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2期

胡贞福 毛华玮

摘 要: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找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症结,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民生短板问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依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短板;战略安排

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关系全局,是历史性的,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

一、基于我国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方位,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判断

五年来,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局面。一方面,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据统计,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比2012年增加4255元,年均名义增长7.4%;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明显上升。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20%~30%)。[1]从现在到2020年,将迎来精准脱贫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1]经济增量逐年递增,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

基于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科学判断。之前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建立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大背景下,这一矛盾可以称为“发展前”的矛盾。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但发展又不平衡、不充分;另一方面人民生活不再只满足于物质文化方面,人民生活需求更多元、高层次,社会主要矛盾也自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可以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解为“发展后”的矛盾。当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其中一个“明确”,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用“十四项坚持”作为基本方略进行具体谋划,其中一项“坚持”,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出现两个“中心”,看似矛盾,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行动的先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發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只有死路一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要破除“GDP焦虑症”,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创新引领、补齐短板、区域协调、绿色发展等,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厘清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用发展回应人民的期待。

(二)找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症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3.2万字篇幅,为什么没有提及中国未来GDP翻番的目标?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变了,未来要着力解决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

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过去的五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57.35%。[1]但是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县域经济发展仍然不足;城乡要素资源仍然不均衡,要素从农村单向流向城镇的趋势明显;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城乡二元结构弊端仍然存在;等等。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早在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李克强总理提出“胡焕庸线怎么突破”的问题后,曾引起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有研究认为,胡焕庸线和准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有限度的阶段性变动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两侧人口分布变动取决于两侧人民生活环境、水平、质量、保障四方面的差别程度,而这种差别由两侧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共同决定。[2]可见,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的、长期的,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分享现代化,需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三是结构不平衡。包括我国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都有待优化和完善。特别是地区、城乡、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仍需提高,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不同步的压力仍然较大,怎样正确处理好“国强”与“民富”的关系,实现“藏富于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重道远。

当前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发展方式还是规模速度型,依法治国有待充分推进,精神文明有待充分提升,社会事业有待充分发展,“蓝天保卫战”还很艰巨,体制机制有待充分改革,等等。

“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比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产生的基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充分,在整个社会资源过度向城市倾斜的制度安排下,引发和放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平衡”会反过来加剧“不充分”。比如教育医疗资源大幅向城市倾斜,本来薄弱的农村地区会更加困难。[3]

(三)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民生短板问题

在十九大报告中,“民生”二字先后提及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民生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围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部署安排一批“民生工程”,为民排忧解困。

以学前教育和住房为例,近期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解决发展中的民生短板问题密集出台相关政策。

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学前教育,不仅有利推动“二孩政策”落地,更是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隨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国每年新增人口预计约1800万。若干年后,政府将面临人民群众压力山大的学前教育需求。政府不仅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更应从现实层面跟进,预警学前教育资源盈缺状况。据笔者统计,2017年我国31个省级(没含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民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30个对2017年的幼儿园或学前教育工作作出部署(当然也不是说还有一个省不重视),其中有12个省级人民政府提出了具体的数量化要求,以此深入贯彻国家四部委2017年4月推出的“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2017年9月1日,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传出重大利好信息,民办教育将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通过保基本、兜底线,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的同时,推动学前教育提质升级。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每天有上千名网友提出自己有关民生问题的疑虑和意见、建议。其中,住房等10个问题最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这些实打实的“干货”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应,将房子定位于“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7年11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召开部分省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部署近期房地产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今后楼市调控重心可能由限购、限价、限售、限贷等短期行政性调控,转向由中央政府统一部署的长期性和基础性制度,比如加快推进房地产税、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等,将有助于有“刚需”的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住有所居”。

当然,民生问题的解决,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行动上聊以塞责,或者搞“寅吃卯粮”“政绩工程”都会栽跟头。

(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

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变化的特征。过去几十年,针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优先解决温饱、短缺问题,实现“从无到有”的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从有到好”“从好到优”的跨越。

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从现在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用三年多的时间,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收好官;不只是总量和平均水平,涉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须举全党全国之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安排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4]

参考文献:

[1]第一财经APP·宏观.统计局:2016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30.1% 接近富足标准.[BD/OL].(2017-06-16).http://www.yicai.com/news/5301202.html.

[2]尹文耀,尹星星,颜 卉.从六十五年发展看胡焕庸线[J].中国人口科学,2016(1):40.

[3]辛鸣.新时代呼唤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N].人民日报,2017-10-30(17).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