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
【摘 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以及改善医院质量管理水平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00例入院患者进行研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发现,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一共255例,入徑率为31.88%。2018年4月至2018年5月,开始在本院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并同样随机选择800例患者纳入研究。活动开展之后,再次对临床路径的入径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统计活动实施前后的临床路径入径率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纳入研究的800例患者的临床入径率为31.88%(255/800),平均住院时间为(12.33±0.1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2053.12±12.15)元,品管圈活动开展之后,800例患者的临床入径率为89.38%(715/800),平均住院时间为(8.15±0.1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9412.02±10.25)元,对活动开展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均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提升医院的质量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院;质量管理;临床路径;入径率;品管圈活动
对于广大医院而言,其质量管理水平是医院发展中重要的话题之一。想要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是基础。近年来,众多医院开始实施临床路径,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减少其他资源的浪费,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与生活压力,并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1]。但是,在具体的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导致入径率低等情况的出现。为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本院尝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路径之中,提倡全员参与,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经实践与观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7年开始实施临床路径,医院设立由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以及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实施临床路径病种管理,并建立患者临床路径电子病历系统。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00例入院患者进行研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发现,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一共255例,入径率为31.88%。2018年4月至2018年5月,开始在本院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并同样随机选择800例患者纳入研究。活动开展之后,再次对临床路径的入径率等指标进行观察。
1.2 研究方法
品管圈模式实施前均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2018年4月至2018年5月,开始在本院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1)以问题为导向,由相关专业医务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确定小组圈名、圈徽,确立活动主题,组织成员开展圈。通过集体讨论,明确现存问题,并发掘相应的攻坚点、提出方策,并针对方策中的多个备选项逐一讨论、进行最佳方策追究。2)制定活动计划。开展现状调查,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分析患者未进入临床路径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措施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3)实施具体的活动。小组不同成员分工合作,结合具体的方案内容,设计科学、完善的临床路径,临床诊疗中有适合进入路径的患者但缺乏对应路径时,由接受培训的高年资医师创建新的路径。同时,积极启动临床路径,并制定标准化查检措施,严格控制入径情况。
1.3 观察指标
活动开展之后,再次对临床路径的入径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品管圈实施前后的临床路径入径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统计活动实施前后的临床路径入径率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完整的收集,并统一导入版本为SPSS 19.0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对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临床路径入径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P<0.05,则提示数据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之后,800例患者的临床入径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优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众多医院开始积极地开展临床路径,以更好地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入径率偏低等问题,影响到医院的质量管理水平。
为提高本院临床路径入径率,本院尝试开展品管圈活动。这一活动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促进工作效果的改善[2]。本组临床研究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提升医院的质量管理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临床入径率从活动前的31.88%显著提高到89.38%(715/800),同时,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这是因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专门的品管圈小组,可以发挥广大成员的智慧,共同对患者未进入临床路径的原因进行集体讨论。进而寻找可行的解决措施,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3-4]。最终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改善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综上,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提升医院的质量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丽红,黄振宇,王晓龙,等.床路径入径率及实施质量分析[J].中国病案,2017,18(09):33-36.
[2] Huddy J R,Weldon S M,Ralhan S,et al.Sequential simulation (SqS) of clinical pathways:a tool for public and patient engagement in point-of-care diagnostics[J].Bmj Open,2016,06(09):e011043-e11052.
[3] 隋宾艳,齐雪然.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历史费用测算方法:Bootstrapping的理论及其Excel实现[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01):24-27.
[4] 田怀谷,肖平,刘颜,等.某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C].2014中南六省(区)和港澳台三地医院院长高峰论坛论文集,2014:185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