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2018-05-14 11:47曹荣军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目标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构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模式等组成要素。文章论述了统一与差异协调共进的课程目标实施方法、基础与综合均衡共生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共融的课程实施过程方略,力求运用各种课程要素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耦合,获得最佳的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结构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作者简介]曹荣军(1971- ),男,江苏泰兴人,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江苏泰兴 2254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第三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基于专业群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ZZ10,项目主持人:曹荣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5-0103-04

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结构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构应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模式等组成要素。结构决定功能,课程结构的优化,就是力求运用各种课程要素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耦合,促进课程内部有序性和序变能力的增强,获得最佳课程教学效果。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构优化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课程目标:统一与差异协调共进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背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达成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09年版)所确立的课程教学目标,从整合的角度涵盖了计算机学科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需要。但是,各专业培养目标、学生个体智能、职业岗位需求差异和社会的多元发展需求,决定了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若过分强调课程目标的统一性,将导致课程实践陷入“知识本位”“学生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泥沼。在统一的基础上凸显差异,在差异中求统一,做到统一与差异协调共进,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优化的重要策略。

1.统一基础上的差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是根据我国教育宗旨和中等职业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总目标对全体中职学生来说是统一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作为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具象目标时存在着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专业的职业面向上。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本课程目标时,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和迁移性特点,对专业进行集群化思考,分析专业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的毕业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目标维度确定本课程目标的任务指标,梳理出所有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公共任务指标和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特定任务指标。另一方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所指向的教育对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体的智能类型上,学生智能类型差异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已得到充分体现,如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旅游服务、教育等类别的专业,数理逻辑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类别的专业,视觉空间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土木水利、文学艺术等类别的专业,身体运动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等类别的专业,自然观察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农林牧渔、资源环境等类别的专业,等等。依据同一专业群内学生智能类型的相似性,在课程目标职业岗位群特定任务指标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梳理出学生应具备的群内公共任务指标点,以及针对学生个体智能类型差异应具备的群内特定任务指标点,充分体现各个专业的特色和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

2.差异性上的统一。虽然专业培养目标、学生个体智能、职业岗位需求差异和社会多元发展需求的客观实际,给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的统一实施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统一规定的标准,在差异中求得统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众多差异统一到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上来。可将梳理好的课程目标任务指标进一步细化,确定具体的课程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其实质是建立起课程目标与学生毕业能力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可采用矩阵形式来表达课程单元、任务指标点、具体教学要求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任务指标点主要包括知识点和技能点两个方面,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对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操作”“熟练操作”两个层次,知识点和技能点可连成课程内容直接表达的逻辑主线,而蕴含在知识点和技能点之中的精神、价值、方法以及文化和生活意义是渗透的暗线,对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着眼于学生的毕业能力要求,在正确处理好知识、技能与素养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恰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矩阵。在具体构建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矩阵时,可将差异集中起来统一处理,既能一目了然地解决好学生毕业能力要求与课程任务指标点之间的支撑关系,又能为分析每个课程单元对达到毕业能力要求的贡献和研究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通过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矩阵,可以方便地分析各个单元知识点、技能点之间是互补深化关系还是简单重复关系,从而为重组与优化课程内容提供依据,为规范与创新課程实施提供尺度,让教师教得明明白白、学生学得清清楚楚,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细化与综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基础与综合均衡共生

课程教学大纲指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使用、因特网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和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等内容;职业模块主要包括文字录入训练、个人计算机组装、办公室(家庭)网络组建、宣传手册制作、统计报表制作、电子相册制作、DV制作、产品介绍演示文稿制作和个人网络空间构建等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均衡共生的理想状态是由课程单元、模式、环境“三要素”的组合关系决定的,是“三要素”最优化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括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单元,该课程的模式是“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环境是高度信息化的。如何将“三要素”产生最优化的相互作用,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构优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必修与选修均衡。依据课程目标中所有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公共任务指标和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特定任务指标,可分别确定课程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单元的课程管理方式、相应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时安排。显然,基础模块单元是学生完整人格形成和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性内容,应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共同需要,具有公共必修的性质;职业模块单元是基于不同专业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需求的综合性内容,应能够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具有限定选修的性质。基础模块单元可根据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境和一般实际工作任务确定主题式的课程内容,围绕主题构建的课程内容脉络则必须体现计算机学科的逻辑体系。职业模块单元可根据职业人使用计算机的过程、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特定的职业情境确定项目式的课程内容,围绕项目构建的课程内容脉络则必须体现导向性职业的工作过程。两个单元的学时安排应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建议学时的要求执行。所谓均衡,理论上讲是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单元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和相应的学时安排,体现协调性。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结构是否均衡主要取决于选修内容所占的比重。若选修的内容太少,会导致课程教育封闭、僵化,难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选修的内容太多,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取。需要指出的是,必修单元和选修单元并不是主次关系或主从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仅仅是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因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解除“平等主义”与“能力主义”的对立,追求必修与选修相均衡的理想状态。

2.广与专共生。主题式的课程内容在学科知识面上要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领域要广,以便达成课程“宽基础”培养的目的。对照课程目标公共任务指标的达标标准,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上找到学习起点,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生活实际,对学生所学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纵向发掘和横向编选,选择恰当的学习情境与主题,力求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将知识点与技能点切片通过一定的主轴串联起来,采用结果驱动和信息化仿真训练的设计方式,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共同探讨。项目式的课程内容在面向特定的服务领域方面要灵活,专门针对不同专业群的特点定向进行职业模块内容开发,以便实现学生“活模块”选择的初衷。依据课程目标,不同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特定任务指标,立足学生职业需求和企业工作实际,创设综合应用计算机的信息化工作环境,以学生顶岗实习流程和岗位转换过程为主线,将计算机综合训练项目串联起来,每个计算机综合训练项目可按照岗位工作的开展顺序设置若干个计算机应用子任务,将基础模块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切片采用任务引领和项目训练的设计方式,在接近真实的专业应用场景中合理重组并促其价值升华,增强课程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以及组织方式的科学性。

三、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共融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09年版)在教学方法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模块的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我们所提出的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共融策略,并非将理论与实践简单叠加,更不是用一方去消解另一方。共融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中,能够同时受到理论和实践的指引,使得人文與科学协调发展。长期的教育实践表明,理论与实践相融则利、相离则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两者相通相融,就可能使学生在人文与科学上相通相融,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浑然一体,成长为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人。

1.一体化融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理论抽象若不实践则难以理解、技术含量高若不训练则难以掌握、操作成分多若不使用则难以讲授的特点,很容易被大家误认为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决定了理论和实践之间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结果驱动和任务引领方式致使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师生“做中教、做中学”成为教学常态。课程内容模块化的组织结构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便于开展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方式;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将各个知识点与技能点分解到实践任务中,在有计划的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又可用理论知识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融合还包含课程教学环境的一体化,通常较为经济的做法是在计算机房安装诸如“极域电子教室”等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软件和信息化仿真训练软件,实现屏幕广播、学生演练、网络直播、远程命令、分组讨论、语音对话、随堂检测、屏幕录制、文件分发等功能,使师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融合进行,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从起初陌生到慢慢熟悉,从生硬模仿到熟练自如,从而打破知识本位的禁锢,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参照职业工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计算机学习框架,避免过于追求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或单一操作技能训练的娴熟度,转而更多关注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所包含的批判性思考、负责任的态度与合作、安全的意识。

2.共融性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是一个知行合一、立心铸魂的过程,是坚持文化自信、锤炼“工匠精神”的过程,是课程具体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知是引导,行是归宿,课程实施必须潜在地体现人文关怀与科技关怀精神,强调课程知识与技能同社会生活实践相融合。从理论层面来讲,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编选课程主题内容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计算机文化相融合,在实施训练项目时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内涵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实践能力、信息社会责任等课程核心素养指标相融合,在学习评价时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等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等职业素养相融合。从实践层面来讲,课程实施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承文化,既要传递技术又要弘扬精神。如在计算机硬件配置与软件安装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在输入法练习和电脑作品赏析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计算机原理解析和二进制应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在网页访问浏览和电子邮件收发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意识,在计算机病毒防护和文件操作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在办公软件应用和多媒体制作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在网络信息检索和网络商品交易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在自主学习和自主创作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数字化实践能力,等等。逐步养成学生在工作中应具备的文件分类管理、数据重复备份、信息安全防范等职业行为习惯,提升学生追求职业理想的层次,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实践的观点改造世界,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满足学生主动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荣军.基于专业群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24).

[2]黄甫余.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晋德.准确理解和推行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J].云南教育,2002(10).

猜你喜欢
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目标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试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与类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