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戴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尝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先学后教”一改过去“满堂灌” “一言堂”“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模式,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学习理念指导教学。学生在教师提前编制导学案的情况下,依据教师的导学案问题进行复习内容,学习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其自主学习中的收获与问题。这样,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展示。本文认为“先学”的核心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为此,本文以小学六年级为例,论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有效实施。
一、设置差异问题,激发先学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学习能力在几年学习中基本稳定了。为了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编制不同层次的问题于同一份导学案,即在导学案中有不同层次的预习问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做好预习工作。利用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我还给学生开设预习指导示范课,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指导自学目标,突出主体地位
教师要求学生“先学”时,教师在导学案中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求,以此保证学生能加强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学生自学时根据教师编制的导学案自由预习,教师只需要抓住每一节的知识点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一课,我设计的预习导学案(节选)中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如下:
【导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能正确地计算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在观察、迁移、练习、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发展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难点是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作为教师给予學生的预习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能让学生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再根据教师的导学案中的学习过程内容进行有效地预习。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预习中留下的疑问认真听讲,使得学生学习能与教师教学同步,学习过程中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克服学生自学的盲目性。
三、精讲点拨内容,发挥主导作用
在“先学后教”模式下,并不是否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反而教师教学变得尤其重要。教师精要的、有明确指向的讲解是必要的,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升华和提高。在“教”的环节中,教师不能“一言堂”,需要师生互动,需要“群言堂”。此时,教师不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的团体学习效果。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展示的目的是: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指正;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追问,加以引导补充。
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归纳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对于学生来说,重点是要真正理解其内涵,我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于是我就问:“你认为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异口同声说到“乘积是1”,我追问“若和是1的两个数能不能互为倒数?”等我一说完,马上就有学生说:“不能!甚至连差是1的两个数也不能互为倒数!”紧接着还有学生说:“商为1的两个数也不能互为倒数!”当听到同学们对“结果1”的理解如此透彻,预习工作自然做得十分到位。当讨论到“互为”时,就引导如何理解“互为”?我此时以生活中“同学关系”“师徒关系”“父子关系”等加深理解。
教师“教”的过程中,是学生“先学”环节的延续与深化过程。对教师而言,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同时,还需要教师精问巧导、点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数学概念、数学知识得以有效地掌握。
四、展示教学,设置课堂作业,检测当堂知识
课堂中的“反馈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也是“先学后教”的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基于学生自学,又经过教师的有效点拨教学,教师此时的反馈练习往往不能那么随意。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要突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题目。学生做好课堂作业,巩固学习知识,形成数学能力,既达到教学目标,又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地提升教学实效。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一课的当堂检测样题如下:
15 + 29 × 310 44-72×512 54 × 18 ×16 + ×
⑴小红带10元钱去买牛奶,一瓶牛奶的价钱 元,她买了10瓶,还剩多少元?
⑵一个长方形桌面,长 米,宽 米;一个正方形桌面,边长为 米。哪个桌面大些?大多少?
⑶一张长方形白纸,长 米,宽是长的 。宽比长短多少米?
在展示中,教师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好学生吃好,让中差生吃饱,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在展示练习中,教师要加强同桌、小组之间的互评、互改、互讲的操作练习。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作业这种检测方式当堂过关,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让孩子喜欢上数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小结
“先学后教”不能以为只是学生自学罢了,其实教师的引导不容忽视。教师需要在认真把握班级学情基础之上,做好先前的设计导学案工作。教师跳出传统思维,更新教学观念,全面透彻了解教材,吃透教材,让学生在导学案的问题中结合自己的能力自主预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加以突出,逐步引导学生爱上数学,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