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新常态发展的必然,它可以将学习材料以更加真实地模拟展现给幼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信息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变化使得学前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该文以山东省15地市的163所幼儿园470名幼儿教师为样本,通过电话、网络、问卷等方式展开调查。根据调查分析其现状,提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对策,努力实现山东省学前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学前教育;信息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供给侧改革,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在教育领域中,在“互联网+教育”新常态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学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学前儿童是祖国事业发展的接班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幼儿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但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信息素养,要熟练掌握多种教育技术融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互动、交流和评价,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幼儿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一)“互联网+教育”新常态的概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互联网+”,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助力供给侧改革,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新常态即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教育机构和教师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教育的各个阶段,改造原有的教育方式,促使其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人人可学、实时可学、处处可学的终身教育理念得以实现”。信息技术带来的这场教育变革,幼儿教师必须敏锐地感知并努力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勇敢面对。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教育”引领幼儿教师学前教育发展新常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教师、孩子和地点相对固定,教师占主导地位,孩子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不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也脱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互联网+教育”新常态下,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客户端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兴起,不断重构学习的过程和体验。让教师和孩子可不必局限于时空的限制,无论你身处发达的城市,还是偏僻的乡村,只要你身边有互联网络、依托大数据平台,有电子终端,即能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教师不仅可以借助互联网,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计,创建生动、活泼、有趣的高效课堂,而且可以通过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培训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认知需求,培养和挖掘儿童的兴趣爱好,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师生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2.“互联网+教育”重塑幼儿教师角色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表现为对教师的绝对服从,教师的角色被严格限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终身学习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不是为学生燃尽生命的‘蜡烛,而是点亮学生心灯的‘启蒙者;教师不是放任学生自发生长的‘牧羊人,而是用人类文明使学生成人的‘养正者;教师不是学生成长路线与模式的‘规定者,而是学生才情、智慧、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助成者”。“互联网+教育”加速了教育教学变革,幼儿教师要想实现人生价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承担起社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努力进行角色转换,由知识灌输者转变成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由传统教学的墨守成规者转变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合作者,由考试分数决定论者转变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3.“互联网+教育”助推幼儿教师提高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是教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起着顶梁柱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互联网+教育”让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结构的构成因素更加丰富,信息技术知识教学迁移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数字化交往能力、数字化教学评价能力、数字化协作能力、促进儿童数字化发展的能力等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数字教师的核心能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是指使用工具、资源、程序和系统负责任地获取和评价任何一种媒体的信息,以及使用信息解決问题、进行清楚的交流、做出信息决策、建构知识、开发产品和系统的能力”。2014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本文中学前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则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和自我专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及整合能力。具体来说,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1.信息素养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儿童智力潜能的早期开发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幼儿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游戏互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社会、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增进才能、强壮体魄,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这要求幼儿教师要不断自我更新,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和理论,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为一体的信息素养。这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将推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找到教学所需要的资源,本身就需要幼儿教师要有信息检索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要尽可能懂得互联网、计算机教学为主的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使用;能够设计基本的课件课程脚本、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要能结合新教材,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生动、形象的新教材要求的课件。
3.教学设计能力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小,但是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这要求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效果,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合理组织起来,更具有动感和趣味性,以便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山东省是教育强省,截至2016年末,全省共有17个地级市,以下分为13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54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和56个县,乡镇级行政单位1826个。山东全省共有独立设置幼儿园18853所,入园幼儿105.34万人,在园幼儿275.1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4.86%。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全省共有幼儿园教职工24.3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6.42万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10.57万人,占总数的64.41%。
1.调查对象
为了了解山东省学前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发展现状,2017年笔者以山东省(不含菏泽市和枣庄市)15地市的163所幼儿园为调查样本,所抽取的幼儿园分布在城市、农村,涵盖公办、民办幼儿园,确保调查对象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调查问卷发放500份,回收481份,回收率96.2%,其中有效问卷470份,有效率97.7%。
2.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是开展调查的重要前提。调查问卷的质量决定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进而决定是否具有可推广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提高问卷结构和题目的科学性。笔者向有关专家和幼儿教师咨询,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最终问卷分为5个维度31个问题,具体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单位基本情况和教师信息素养三部分。涉及的题型主要是以单选、多选为主,其中封闭式题目30个,开放式题目1个。个人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任教学科、教龄、学历;幼儿园基本信息包含幼儿园位置、性质。调查问题分为教学软硬件2题,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操作隋况6题,利用互联网教学互动隋况6题,多媒体设备使用情况4题,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隋况4题。
3.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的方式。采用无记名的方式,问卷筛选之后使用Excel2007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
(二)结果分析
1.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1)从教师性别上来看,在本次调查的470名幼儿教师中,共有男教师52人,占调查教师总人数的11.1%,共有女教师418人,占调查教师总人数的88.9%,男教师与女教师的比例基本与当地各幼儿园男女的比例基本一致,显示出男教师的稀缺性依然没有改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入的原因,也有观念和职业满足感较低的问题。
(2)从年龄分布上看,幼儿园老师还是以年轻人为主,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了70%以上,46岁以上的仅占总人数的4.5%,这体现了幼儿园老师流动性比较高、年轻化的特点。
(3)从单位性质上看,公办幼儿园总数占到了71.1%,民办的幼儿园总数占28.9%,这一比例与山东省目前幼儿园现状基本一致,即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幼儿园为补充,公办及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达到总数的70%。教师学历及单位信息如下表所示。
(4)从教师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占到了总人数的71.7%,这反映了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幼儿教师总体教育水平较高,这与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有密切的关系。
(5)从教师教龄分布来看,工作五年以下的占到了总数的41.9%,这与幼儿园老师现实情况吻合,反映了幼儿园老师普遍工资收入不高,社会职业认同感较低,教师流动性较大。
2.教师工作单位情况
(1)从工作单位地址看,随着新农村建設的逐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幼儿园占63%,在数量上超过了农村幼儿园,农村幼儿园正逐步减少,农村幼儿园仅占37%。
(2)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情况
从回收上来的问卷调查看,城市幼儿园开通互联网比例较高。我们通过百度搜索发现,他们都有自己专门的网站,信息更新发布比较及时,建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和专职技术人员,配备了电脑、投影仪、录像机等设备,农村幼儿园设备较差。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扫描仪、摄像机的配置率为42.1%,能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71.1%。
3.教师个人信息素养统计
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基本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技能,这是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1)教师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比较好,能熟练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具备一定的搜索、归类整理资源的能力,但对整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处理软件操作上的能力非常薄弱,使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的机会相对较少,操作不够熟练的较多,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比例如下页图1所示。
(2)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互动方面,多数幼儿教师能利用互联网关注学前教育最新动向,并且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能利用摄像机随时捕捉幼儿的精彩瞬间,并及时上传至网站上,让家长在第一时间分享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在同幼儿家长沟通交流方面,绝大多数教师能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即时与儿童家长保持联系,开展教学活动,并且能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向家长推送网上好的学前教育网站或信息。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互动情况比例如图2所示。
(3)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效果调查中,有53.2%人表示教育技术对教学有很大效果,有38.1%人表示教育技术对教学有效果,只有8.7%的人表示教育技术对教学提升没有多大帮助。
(4)在影响教育技术使用因素方面,有高达67.4%的人表示愿意使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但是缺少相关设备,这表明幼儿教师还是愿意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只是受条件影响;12%的教师认为利用教育技术不适合所教课程,麻烦又耽误时间;8.1%的教师是因为想使用设备但不会使用相关设备;还有12.5%的老师选择另有原因。该结果反映出三方面信息:一是目前幼儿园软硬件设备缺乏,制约了信息技术的运用;二是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三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误区,需要及时纠正。
(5)在统计哪门学科适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60%的幼儿教师选择是科学,12%的老师选择是艺术和语言,而提到其他学科的则很少。
(6)在幼儿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0%老师表示愿意参加相关培训,不愿意的仅占10%。
(7)在培训次数方面,从统计中可以看出,至少参加一次培训的人数最多,有236人参加过培训,占总数的50.2%;有107人参加过两次培训,占总人数的22.8%;有56人参加过3次培训,占总人数的12%;有52人参加过4次及以上的人,占总人数的11%。另外还有19名幼儿教师在上岗前未参加过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占总人数的4%。
(8)在培训内容方面,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在实际培训中,理论讲解的太多,上机操作的时间很短,他们希望增加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和新媒体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这些都是日常教学中非常实用的,希望能增加这些方面的培训内容。以上内容的选择比例都超过了50%。教师对参加培训内容的选择如图3所示。
(9)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您还有哪些意见。部分调查的老师反应农村幼儿园面临的实际困难,硬件条件不具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编制少,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抽出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到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制作;领导不重视等。
(三)结论与问题
通过本次調查问卷统计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山东省学前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办公软硬件有待加强
山东省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三,教育总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也不能否认,山东省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计算机基本操作、上网搜索、归类整理操作水平总体上比较好,熟练操作的人比例都超过了50%,但是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音视频整合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和电子白板、投影仪等使用能力欠缺,熟练操作的人比例都未超过25%。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高达67.4%的人非常愿意使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但是受教学条件限制、数字化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很多教学活动无法实施,能配齐电子白板、投影仪的比例未超过半数,办公软硬件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
2.信息技术培训缺乏,内容陈旧
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培训需求愿望十分强烈,有超过90%的教师希望参加教育技术培训,以期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培训内容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是受访教师选择较多的选项,比例都超过了60%,但实际上政府和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较少,问卷调查中有超过50%仅参加了一次教育技术培训,且培训内容陈旧,培训形式仍以集中讲授为主,脱离教学实际需要,对技术应用的认识还停留在教学辅助手段层面。对于将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基于技术的自主学习设计、交流与评价、学习行为分析等方面并不熟悉,只闻其声未谋其面,或者是仅一面之交。
3.学前师资队伍不稳定,制度不完善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教师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70%以上,工龄5年以下的占到了42%,根据部分幼儿园长反应,幼儿教师流动性很频繁,幼儿园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教师,有些教师嫌工资待遇比较低,每月扣除需缴纳的各种保险费用后,工资仅为三千多元,难以维持生活,工作不到半年就跳槽到其他行业,给他们的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另外,学前教师职业上升空间有限,待遇无法保障也是制约学前教师发展的问题。在人们的观念中,“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需要向孩子传授高深的知识,孩子没有升学压力,这就造成了家长乃至社会对幼儿教师产生轻视”,人们无意中把幼儿教师排斥在教师队伍之外,在职业、学术、专业上的权利也很有限,得不到相关制度上的保障,职业认同感较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常态,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的要求,学前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适时改变,主动适应,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针对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㈠坚持理念先行,提高“互联网+教育”的认识
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国家从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2017年1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实中,由于社会、教师、幼儿家长等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提升缓慢,离真正的信息化教学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想要促进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断发展与提升,必须坚持理念先行,强化信息意识,促进教学理念转变。首先,园长要提高自身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教师更新理念,从心理上接受和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将“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在学校范围内广泛推广和应用,使之为广大教师接受;其次,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学习,提升个人探究和应用能力,才能够确保自己始终能够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最后,学校应大力宣传,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们“走出去”,亲身感受信息化教学的魅力,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进而从行动上自觉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二)以问题为导向,借助“互联网+教育”精准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当前政府对学前教育不可谓不重视,从财政到政策都向学前教育倾斜,并且出台了一些发展规划。目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根在乡村,“乡村幼儿园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城市幼儿园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不是乡村幼儿園本身不想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因为政府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将财政资金都给了城市幼儿园,造成了很多乡村幼儿园想发展但是缺少资金”。所以要抓住这问题所在,精准调研,精准扶贫,将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幼儿园,将资金用到实处,同时政府应该制定配套的跟进政策,多进行调查,查看资金到位后乡村幼儿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为他们配足配齐电脑、电视、投影仪、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幼儿园网络覆盖率,为接入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保障,让互联网真正互联互通,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环境。借助于“平台+教育”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和普及应用,让农村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学前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也可通过教育部正在建设中的“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让他们能随时进行教育教学经验和工作的交流,提升广大学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
(三)试点引领,创新培养模式,满足幼儿教师个性化学习需要
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来源复杂,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专业理论匮乏,专业技能尤其是教育技术薄弱。所以“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因人、因地制宜,不仅要关注培训内容本身,还要实现真正的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信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加强培训前的需求了解和培训后的跟踪随访力度,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想方设法为幼儿教师创造参加培训的机会,选派老师参加“国培计划” “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
在培训形式上力求多样,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幼儿园教师培训方式主要有园外集中培训、园本培训、网络研修培训和园长培训等方式。这几种培训方式各有特点和利弊,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应在现有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创新培养模式。“互联网+”不再是传统的、基于Internet的互联网,而是加入了移动网络、物联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超能”网络,它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随着对教师学习研究的深入,它在教师培训领域也大有可为,可以从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过程、培训评价等各个方面形成智能诊断、评估与指导体系,支持大规模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传统网络研修学习只能收集在线数据,虽然学习的人可以在不同场景转换,学习的数据则会出现断流。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信息系统逐渐可以通过传感技术自动获取自然和实物信源,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对外部物体的直接控制,这就使得数据的采集不再局限于在线情境,还可以对教学实境中的数据进行自然采集、真实记录教师网上学习情况,专业人员可开发适合移动学习的教师培训APP,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教师网上学习过程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根据学习者的学科、学段、学习轨迹、学习风格与能力现状等动态调整课程推送内容,为学习者推荐最适合其能力水平且最需要的学习内容,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四)打破传统培训管理瓶颈,创新和重塑动力机制
传统的培训管理模式下,培训体系是封闭且自上而下传递的,只有被政府认可授权的机构才能够提供培训课程(项目)。在这种模式下,各方在追求培训质量方面动力不足。对于培训提供方而言,进入认可范围的机构,因缺乏竞争,不仅在内容上同质化严重,而且“很多平台依然机械的复制线下模式,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延续性,尤其是基于用户使用的场景问题,多数都是伪需求伪场景,这让内容生产和应用场景产生了偏差”。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指定的学习内容往往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意愿。对于政府而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其目的就是要为教育变革准备高质量的师资,而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无法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必须于打破传统教师培训的管理瓶颈,让幼儿教师参与到培训管理中,创新和重塑新的动力机制。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讨论、分享、评价培训内容,优秀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培训和管理中,分享学习收获和体验,而培训机构通过向幼儿教师购买服务、资源,依照老师的需求和特征来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赢得幼儿教师的青睐,从而形成质量、收益、效益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幼儿教师主动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
政府要指定宏观政策,加强工作指导,指定标准规范,完善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和生均拨款制度,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办公信息化环境。各地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从制度层面规定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年终考核等的必要条件,列入学前教育教师和园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教育技术。通过定期举办示范课评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观摩比赛和优秀课件征集等活动,公开表彰优秀的教育技术应用案例,增强老师提升信息素养的紧迫感,形成良好教育技术应用氛围。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和示范校等举措,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
(六)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本,为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育办公环境
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的办园主体还是政府主导,民办幼儿园无论在资金上还是人员配备上与公办幼儿园还是有不少差距。所以,政府除了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确保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正常发放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通过政策、财税优惠、师资援建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元投人,协同推进,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大力支持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城乡结合部和两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提高幼儿园软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既满足了家长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要,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形成家长、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齐抓共管的良好风气。
山东省学前教育发展属全国前列,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普遍较高。同时,也应该正视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乡村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足、教学软硬件设施有待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这就要求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做好调查研究与顶层设计,让政府的相关政策及投入资金真正落地生根,使欠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借助于“互联网+教育”新常态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学前教育一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