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
【摘要】音乐课程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音乐素养、艺术鉴赏及审美能力的高低产生巨大影响。合唱教学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借助对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不仅可让学生体会音乐课程的魅力,而且可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并且可增强学生的共处意识与合作精神,有利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从激发学生合唱兴趣、传授学生演唱技巧、重视节奏与音准练习、搭建平台以展示才华四个方面,就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期让合唱之花在高中音乐课堂上灿烂盛开。
【关键词】高中音乐;合唱教学;合唱技巧;训练方法
【中图分類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合唱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合作意识、演唱能力、共处意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但是,当前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模式过于陈旧,难以激起学生的合唱兴趣,阻碍了学生合唱水平的提升,有悖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高效课堂。因此,要想显著提高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效果,就需要音乐教师在全面了解当前合唱教学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便为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新契机。由此可见,透彻研究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策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借助聆听,激发学生合唱兴趣
(一)引导学生聆听经典的合唱作品
合唱是音乐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合唱队员聆听到的从身边相同声部发出的声音,和其聆听到的从遥远声部传出的声音,在声音效果方面有显著差异性。因此,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之后,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合唱作品推动学生音乐知识面的扩大,使得他们都能感知到音乐的表现力,从而最大限度激发高中生的合唱兴趣。比如,在学习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中《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各种经典的《野玫瑰》《放牛班的春天》等国际经典合唱作品,用来熏陶与感染学生,以便激起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兴趣。当学生被合唱效果所感染之后,教师就可趁机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一音乐作品的合唱教学中,这就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做好了铺垫。
(二)激励学生在对比聆听中感知魅力
合唱是一种个性化的音乐形式,自然与其他演唱方式在和声、音量及音色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同一首音乐作品差异化的演唱模式做比较,使得学生对合唱和其他演唱模式在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真切感知到合唱的超强表现力与感染力。比如,在学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教材中《我爱你,中国》的时候,教师应先给学生播放独唱版本,让他们体会优美的旋律,接着聆听合唱版本。学生通过对独唱版本与合唱版本的比较,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两种演唱方式在音效、力度与音色方面具有很大不同,从而体会到合唱方式具有的强大感染力,这就可激起学生更高的合唱兴趣。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应用对比教学法,使得学生深刻感知合唱魅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就可使得他们能产生更高的学习合唱知识的兴趣。
二、传授技巧,提高学生合唱自信
本文在研究中发现,高中生歌唱能力的高低对他们参与合唱活动积极性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合唱兴趣,就需要给他们传授一些合唱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合唱自信心,最终为合唱教学质量的优化奠定基础。
(一)吸气技巧
合唱者的吸气要求是双肩放松,而吸气时的要求是用鼻、口同时吸气,并且应获得将气吸至肺底部的强烈感觉。另一方面,还需要演唱者在实际的吸气中应确保柔和、轻巧、平稳、自然,且没有气息声。需要注意的是,合唱中的深吸气与强吸气不同,应确保腹部有弹性与张力,不可过浅,也不可过满;吸气的时候腹部肌肉要朝小腹中心收拢。由于高中生普遍具有不喜欢重复与机械的心理特点,而对有趣、新奇的事物十分感兴趣,但合唱中对声音的训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合唱训练中,音乐教师应富于变化、生动活泼的的教学形式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合唱兴趣。比如,站式吸气训练。这一吸气方法需要演唱者保持深呼吸、全身放松,分别按照“1和2”吸气、“3和4”呼气、“5和6”吸气、“7和8”呼气的模式进行反复训练。在该训练活动中,应做到变化平稳、循环反复,在下松、上提、松紧、快慢、长短等方面做到适度、自然。再比如,闻花吸气训练,也就是借助“闻花香”的意念进行吸气练习。在训练活动中需要演唱者轻柔、自然地吸气,体会到横膈下降、两肋扩展的感觉。比如,湖南文艺出版出版的高中音乐教材中《辽阔的草原》就属于长调音乐,在实际的合唱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吸气时的气息技巧训练,使得学生在反复演唱中逐渐把握吸气技巧。
(二)二声部技巧
在高中合唱教学中二声部训练处于关键地位,同时也是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接触二声部的最初阶段,会因为训练时间过长、形式单一等原因,极易出现厌烦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借助强化合唱技巧的实践与提炼,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通常来讲,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开展听力训练。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聆听主旋律具有唯一性的歌曲时,就易于掌握其声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其稍加训练就能学会演唱了。比如,在学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教材中《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合唱教学中,教师可给让学生反复聆听,指导他们在聆听过程中把一些听不清或者短时间无法听到的内容挑出来,用钢琴弹一声部,用嘴巴唱二声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在旋律上一声部和二声部的区别,从而在听觉上加强认知,这就给他们演唱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条件。
三、加强练习,增强学生合唱能力
(一)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作品的骨架。从某个层面上来讲,区别音乐的关键标志就是节奏。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合唱节奏中的结音与起音是最易于出现节奏不准的地方。所以,学生在合唱训练之前,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基本节奏方面的训练。高中音乐教学中训练学生音乐节奏的训练,应该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逐渐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教学实践表明,对高中生进行节奏训练,可激起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基本节奏之后,就可借鉴《青年友谊圆舞曲》的二声部训练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节奏训练模式,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还可使得学生真切感觉到节奏方面的鲜明对比,从而将作品形象标准地展示出来,否则极易“走形”。
(二)音准训练
在音准训练中,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训练演唱者的固定音高。当演唱者有了一定的单音基础之后,就可进一步学习C大调音阶了,接着学习三度和声横向与纵向练习,由浅入深、增加难度。一般來讲,慢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音准练习方式。比如,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中《乡间小路》开头部门的节奏较为缓慢,而歌曲的节奏是逐渐加快的,音量也有所增强。该类作品的合唱对学生来讲具有很大挑战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划拍唱谱,在学生解决了唱谱音准问题之后,可开展填词演唱。
四、建设平台,激励学生展示才华
高中音乐合唱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教学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需要他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观众。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形式,闭门造车就等同于作茧自缚。同样的,合唱也需要演唱者能够尽可能多地和听众交流,才能逐渐增强自身的表演能力与心理素质,从而使得他们都能产生强烈的到舞台表演的愿望。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艺术节(社区或街道艺术节)、元旦晚会等大型集会上进行合唱表演,使得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激起他们更高的合唱兴趣与积极性。
总之,合唱是一种集体表现的艺术形式,自身具有十分丰富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可给听众带来美和高雅的享受。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明确合唱教学的价值,从而大胆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等有针对性地创新与设计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都能体会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并感知到合唱活动的乐趣,最终使得合唱之花在高中音乐课堂上灿烂盛开。
参考文献:
[1]张保鑫.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合唱教学多元化发展探讨[J].时代教育,2017(24):99.
[2]张艳.谈高中音乐特色教育模式中的校园合唱队建设[J].高考,2017(30):288.
[3]戴水平.高中音乐课堂模式中合唱教学的意义[J].新课程(中学),2017(5):147.
[4]张立业.高中合唱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J].戏剧之家,2016(23):224.
[5]顾喜叶.让歌声更美妙 让人生更精彩——高中歌唱模块教学之我见[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5(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