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形态研究

2018-05-14 10:51罗薇丽谢劲松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形态

罗薇丽 谢劲松

【摘要】广西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保留着传统的生活风俗及习惯,人们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遵守着长久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极其鲜明的传统印记。通过研究广西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形态,为进一步保护并发展传统建筑文化,打造适合广西桂北地区的理性人居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桂北地区;村寨聚落;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广西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概述

位于广西北部的桂北地区地处东经109 ~111°,北纬25°~26°,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山环水抱、海拔较高、地势特殊险要、物产丰富、潮湿多雨,为广西先民自由地选择居住空间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历来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壮族、侗族、瑶族、苗族等各民族聚居在这片环境秀美、水源优质、土壤肥沃的土地上,按照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本着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创造了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村寨聚落,彰显出别具匠心的传统建筑空间。桂北地区人民深受风水学中“负阴抱阳”的影响,因而背山面水的山腰往往是桂北传统村寨聚落的优先选址之地,这里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水源丰富且地势优越。基于历史原因,不同民族的传统村寨聚落分布情况各异,壮族作为广西的土著民族,往往占据着山下较为肥沃的良田,侗族、苗族、瑶族这些少数民族则受到程度不一的压迫,不断向深山、高山处迁移,桂北的民间谚语“高山瑶,矮山苗,壮侗居山槽”基本反映了桂北地区不同民族传统村寨聚落的分布情况。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保留着传统的生活风俗及习惯,人们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遵守着长久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极其鲜明的传统印记。那些生动的传统空间及乡土建筑,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及桂北地区的乡土记忆,桂北地区地势险要,地域偏僻,历来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这使得传统村寨聚落保存较为完好,成为该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也为我们研究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资料。

二、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形态

(一) 聚落选址

广西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在选址上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充分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大自然,接近水源、耕地,并选择高山阳坡、地势高爽、依傍河谷的平坦地带等处,以达到生产、生活、安全、舒适的目的。基于桂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其聚落主要分为高山河谷类聚落和丘陵平地类聚落两大类。高山河谷类聚落的周边环境往往具有山势巍峨,河谷绵长,开门见山等特点,建筑物依山而建,坐落于崇山峻岭的山崖、山腰或陡坡上, 朝向东面或南面,以最大限度地争取日照、通风。最为典型的高山河谷类聚落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壮族十三寨。丘陵平地类聚落在桂北地区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壮族和侗族聚落,这类村寨聚落主要分布于山脚的缓坡上,周边环境往往具有依山、傍水、林田的特点,建筑朝向东南面、西南面或南面。

(二)村寨聚落空间布局

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的空间布局与地域特有的民族习惯、文化、礼制、风水观念等息息相关,承载着人们起居、祭拜、待客、休息、娱乐等各项日常活动,其内部空间以满足居民的功能需要为前提。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的居民对空间的需要包括居住场所、生产场所和公共场所。居住场所是构成村寨聚落的基本单位,是居民的居住空间,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主要以民居建筑作为载体,各建筑之间相互组合,构成村寨聚落平面的基本形态。生产场所是居民生产的空间,用于村寨生产的组织。生产是维系村寨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完整社会体系的基本要求,因而生产场所的布局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村寨的空间形态。广西桂北地区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其生产场所大多分布于离农田较近的村寨外缘地区,与生活区分开,毗邻自然,构成独立的功能空间,但也有少量混合在居住区的生产场所。公共场所是开放性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居民聚会议事、娱乐、活动、祭祀等重要场所,体现了村寨的凝聚力,一般位于村寨聚落平面形态的中心位置,以公共建筑作为载体,如鼓楼、歌台、庙宇、圩场、宗祠等,而在一些以血缘组织的村寨中,族长寨屋、祖宅等也是村寨的向心力所在。桂北传统村寨聚落的公共场所空间尺度较大,有的次序较为规范,如侗族村寨强调对称之美,鼓楼和戏台相对,形成较为规范整齐的矩形广场;也有的公共场所空间与居住空间相互呼应,自由布局。此外,桂北地区传统村寨聚落也不乏诸多布局各异的风雨桥、寨门等公共建筑,许多村寨建于山谷河畔,因而桥梁成为村寨与外部联系的重要设施。风雨桥是桂北侗寨较为常见的设施,可以说是侗寨的副中心,具有浓郁的侗寨风情。桂北地区人民建设村寨的初衷,是为防御匪患,往往在村寨的主要入口处设置寨门,现今的寨门在防御功能上有所淡化,而成为地域的标志和边界,起到加强村寨聚落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

(三)村寨聚落外部形态

特殊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造就了桂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村寨聚落,不同的村寨聚落在组合方式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多样化的外部形态,多为一个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广西桂北地区的传统村寨聚落大多建于山地丘陵地带,布局自由、错落有致,外部形态丰富多变,主要分为散点式、网络式等。散点式的外部形态多见于壮族、瑶族村寨,主要根据地形沿着坡地、河流任意布置,布局形态自由,不受形式限制,村寨规模较小,没有明显的村寨中心,村寨居民各自為阵、独立生产,共同享有区域内的生产场所,但村寨内部的联系及和谐性较弱。网络式的村寨聚落是桂北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形态,其特点是纵横交错、起伏变化,而不同村寨因地势、构成因素等存在差异,体现出格局不一的网络式形态,有树枝状、交织状、放射状等。树枝状、交织状多见于壮族村寨、瑶族村寨,如龙胜县金竹寨位于陡坡地段,道路沿着地形自下而上,纵向贯穿整个村寨,而民居建筑则坐落于道路两侧,多个“开”“合”的空间有序排列,形成一纵数横的树枝状结构系统,整个金竹寨外部形态属于较为典型的树枝状网络式形态。龙胜平安寨则是典型的交织状网络式形态,这个村寨建于两山之间的山坳处,民居依山而建,建筑朝向不一,错落有致,与梯田曲线相得益彰,寨内路网结构呈交织状,其空间结构形成多个条形,凸显出延绵有致、轮廓丰富的景观层次。放射状多见于侗族村寨,以鼓楼为中心,道路网以放射的形式向四周扩展,村寨的建筑群则呈现出向心式布局。侗族村寨聚落之所以呈现出放射状网络式形态,与其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社交礼信不无相关。例如,三江县马安寨就是典型的放射状网络式侗族村寨聚落,村寨中心鼓楼象征着侗族的“合款”,整个村寨建筑布局围绕鼓楼建造,分布于不同的等高线上,呈现出布局自由、层次各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等特点。村寨中心附近的地势最优,其民居建筑较为密集,随着距离的加大,地势逐渐减弱,民居建筑也逐渐稀疏,村寨的构成要素也逐渐松散,因而这一形态的村寨聚落具有较强的内聚向心力。

参考文献:

[1]杨永明,吴珂全,杨方舟.中国侗族鼓楼[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

[2]李长杰.桂北民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赵巧艳.侗族传统民居“象征符号”研究之三侗族传统民居的指涉性象征符号阐释[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5).

[4]赵冶,熊伟,谢小英.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以龙脊古壮寨为例[J].华中建筑,2012(2).

[5]杨丽萍.壮族栖居空间的变迁与文化传习机制的重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简介:罗薇丽(1981-),女,汉族,四川,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形态
解析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生态主义“伦理”—“道德”形态的逻辑进路
浅谈景观的空间形态语言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素数循序逐增现象与“素数黄金带”
谈文艺的型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