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喜晓
【摘要】本文旨在对《阳关三叠》这一首古诗词作品进行文化背景、演唱实践作分析,并在演唱实践當中对该曲的演唱技巧作详细的探讨。最后总结对该作品的分析,探寻演唱古诗词作品对声乐教学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阳关三叠;文化背景;演唱探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阳关三叠》的文化背景解读
(一)诗的由来
《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该曲内容来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此诗为王维晚年所作。王维的晚年正值唐玄宗执政的中后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很多戍守边关的士兵到了服役年限仍然不能归乡,直至客死异乡。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维的朋友元二被朝廷任命去安西,王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挚友的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
(二)《阳关三叠》琴曲的由来
有一说法《阳关三叠》出自梨园乐工,也有一说法《阳关三叠》谱曲者是王维,这些说法已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阳关三叠》是创作于唐代的一首琴歌。琴歌是以古琴为伴奏,边演唱边弹奏古琴的形式,以抒情为主,也有叙事的功能。该曲最早期的曲谱记载于《浙音释字琴谱》,在传唱的变化过程中出现了30多个版本。
(三)何为三叠
“三叠”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种曲式结构,它是在主部分“一叠”的基础之上,按照一叠的整体框架,在框架内对音乐自由、即兴、反复、变奏的一种音乐结构。叠奏与西方固定的曲式结构不同,但是与西方的“变奏”形式有所类似。《阳关三叠》中的二叠与三叠,在一叠的框架结构中自由即兴地抒发音乐情感,形成了“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感。
二、《阳关三叠》的演唱实践分析
(一)演唱的情
原诗开篇中的短短四句道出了诗人对挚友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离别的场景和对挚友出使阳关的担心,借由对时空的描写,营造出了挚友间感人的惜别氛围。一叠,是对故事场景的描写,在歌唱中要做到连贯自然,让情感自然地宣泄,略带伤感;二叠,在前面四句加入了装饰音,装饰音的加入给咬字带来了语重心长的感觉;三叠,节奏逐渐变得密集,特别是“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每个字唱满一个八分音符,表现出了铿锵有力的感觉,“无穷”的拉宽将情绪铺开,歌曲感情在这里形成了最饱满的宣泄。总体来说,这三叠的情感关系可以看作是“弱—中强—强—弱(尾声)”的关系。
(二)演唱的气息
气息是歌曲演唱的动力,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才能将声音调整到与歌曲内涵相匹配的音色。首先,歌曲的整体速度是缓慢的。在演唱缓慢的歌曲时,要保持气息与深度的均匀。“保持”的意思是让气息一直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带动演唱者的声音,这样才能营造出吟诗的感觉;其次,要通过调整气息把握好歌曲演唱力度。演唱时,情绪的高潮需要用深而沉的气息将声音唱得坚实有力。情绪平缓的句子则要控制气息,将气息均匀呼出,用小而结实的声音将弱的力度表现出来。
(三)演唱当中的音色
音色是塑造演唱情感的关键,是演唱音乐作品时的情感基调。《阳关三叠》要求音色要比较凄凉忧伤,略带深沉。以歌曲的第三叠“载弛因,载弛因,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举例。这两个长句是全曲的高潮所在,旋律级进环绕式的进行,力度强弱交替,特别是“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这句音乐以八分音符的节奏级进上行,将音乐情感推向最高潮。但是,音色要基于音乐的情感基调,尽管旋律往高处走,声音不能变得大而刺耳,而是在原有的音色上增加声音的力度,保持情感基调。
三、总结
古诗词作品讲究平平仄仄的韵律之美,这与音乐当中的旋律和节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演唱古诗词作品时,演唱者需体会古人的心境,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才能体会出作品内在丰富细腻的情感。在演唱时要找出吟诵的感觉,体会古人的心境。总之,演绎好一首古诗词作品需要一定的艺术功底。在声乐技巧方面,要做到沉而不僵的呼吸支持、灵活的咬字、演唱腔体的充分打开;在作品处理方面,要做到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了解诗词的结构、合理地安排好歌曲的情感分布。只有做到了这些基本方面,才能演绎出一首有艺术水准的歌曲。
参考文献
[1]赵伟晶.悠悠琴歌清微淡远——有感于琴歌《阳关三叠》的演唱与教学[J].文教资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