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之解读

2018-05-14 08:59袁宏梅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方法论

袁宏梅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是杨荫浏先生所著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一部书。本文从《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结构安排、内容设置、“后记”部分的解读以及“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运用几个方面试图对《史稿》作出一定的阐释与解读,并且认为杨荫浏先生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是我们青年研究者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关键词】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学术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有关中国音乐史研究的书籍也出现了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在中国音乐史上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甚至难以被超越,是学习中国音乐史的必读之书。最初阅读这本著作,感觉其内容超过了自己当时的知识水平,读起来有点费力,只是略读了一下。现已成为一名研究生,重新开始阅读这本书,认真理解其中的内涵,对《史稿》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

本人在认可《史稿》的学术价值的前提下,认为任何一部作品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史稿》也不例外。杨荫浏先生在写作《史稿》之时正处于建国后我国存在一些错误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社会环境中,造成了所谓的历史局限性,这一局限性使作者在思维分析中主观的揉入了“阶级斗争”的色彩,不过这些也是能够理解的,任何历史时期的作品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以下是本人对《史稿》的一些解读。

一、《史稿》的内容安排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八编,又分为三十六章,每一章节的下面又细分了几个本章节的相关问题。上册包括了前六编,下册是后两编,上册的历史跨度是远古至宋代,下册是元、明、清三代。书的主体内容的前后又分别为“几点说明”和“后记”。全书按照“编年体”结构的编排,通过目录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发展脉络,以及每个朝代涉及的重要音乐现象、优秀的音乐作家和音乐作品等。

《史稿》每一章的开头部分都是“概况”,用来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在第五编之前“概况”部分都是放在每一章节的开始部分,在第五编之后,则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放在每编的开始部分。“概况”主要是阐述本章所讲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从宏观上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政治制度、各阶层的状况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情形进行概述。这反映出作者受当时唯物史观的影响,将音乐史放在一种大文化的历史中来叙述,更加全面地阐释了该时期的音乐发展状况,同时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时期音乐的发展。在每一编的最后部分是“结语”,这一部分是对整篇的总结,作者的叙述有长有短,有的只有短短几行,有的却有几个大段,在这一部分可能还会讲述一些事项来加以解释,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该时期的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历程中的影响与发展。

二、大量的资料,丰富的内容

《史稿》中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并且运用了大量的资料,内容非常之丰富,是其他同类书籍无法比拟的,涉及到如历史学、考古学、音韵学等多个学科。相较其他同类书籍,如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郑祖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金文達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王允祈的《中国音乐史》等,单从目录上就可看出《史稿》在篇幅与内容上的不可比拟性。作者对于知识的探索与考究也是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的,如书中对“相和大曲”中“解”的分析,作者对它的解释不是仅仅解释为“章”,而是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得出“解”的六大音乐特点,还有《诸宫调》所曾描写过的内容汇总以及对唐燕乐二十八调的详细解析并做成表格呈现,反映出作者追求学问的深度。

从附录中可以看到,曲例索引84例,图片索引134例,真正做到了“有音乐的音乐史”。书中大量的谱例资料,无论是打谱解意的古谱还是搜集整理的民间音乐曲谱,作者都做了注释,体现出作者“曲调考证”和“逆向考察”的研究理论,即通过今天依然存活的传统音乐,去考擦、验证古代音乐。谱例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反映音乐的历史发展,是音乐史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图片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古代乐器的样貌、乐队和乐舞的形式、摹本、人物、曲谱等,这都有助于读者更直观、立体地了解古代音乐。

《史稿》中还有大量的整理汇总表格,分析何天承新律的音程关系表格、隋《七部乐》《九部乐》与唐《九部乐》《十部乐》对照表、隋唐《九、十部乐》所用乐器表、唐燕乐二十八调表、依宋仁宗《景祐乐髓新经》列八十四调表、南北曲字调配音表等,以及作者对《诗经》《楚辞》的分析,我们都知道在过去它们是“音乐作品”,但由于乐谱的失传,现在我们很难辨析它们的曲式结构,但作者认为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去分析它们曲式结构的理由,作者通过文字对它们作了非常细致的曲式分析。由此可见,作者拥有广阔并且深厚的知识量,并且对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还有作为一名学者苦心专研的态度,才能够将这大量的资料文献整理汇总,并进行深入解析,最后呈现给读者。

三、“后记”部分解读

(一)作者的反思

作者认为《史稿》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其主要原因是作者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不够深入和对古代音乐史料,特别是古代音乐本身,未能够过多地亲身接触和亲自体验加之对其理解不够渗透,这也体现出作者善于反思和作为一名学者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中西文化结合的理念

后记部分作者简单讲到了中乐与西乐的结合问题。王光祈先生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认为应当重视西方音乐,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发展中国音乐。由于杨荫浏先生曾系统地学习过西洋乐器和音乐理论,也接受过中国音乐教育,因而在中西方文化教育背景下,作者主张中西方结合的理论观点,认为可以参考西方的作曲理论,但不能依赖。作者以节奏为例,说用西方的节拍形式来解释中国音乐中的板眼,其实并不能准确地表达出中国在运用节奏方面的实际情形。这一观点也可从《史稿》中的谱例运用中得出结论,书中的谱例大多采用简谱进行记录,而没有使用中国的减字谱和工尺谱,对古琴曲《酒狂》也是减字谱和五线谱结合运用,可能作者也考虑到大多读者对于减字谱和工尺谱的认知要少于简谱和五线谱,这样做也是为了更好地让读者阅读和理解。

(三)实践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音乐史虽然属于理论,但理论认识也是来源于实践的。对待史料我们需要用实践不断地去检验和证实,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实践中获得新的材料,补充和充实史料。作者也反思自己太过依赖书本而未能亲身去实践体验。作者的这一观点,对于现代研究者也很重要,启示研究音乐史的后者,不能光依靠历史文献中的记录,而是要与活态相结合,亲自去实践,这也反映出作者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

(四)写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作者讲到“研究音乐史,今天的条件是好极了。”作者分析了当时写作的社会环境,解放之后,无论从社会政治还是研究團队的专业性方面,都更有利于音乐史的研究,但作者面对音乐史研究这样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学生。说明作者认为自己和研究团队还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研究。这也是作者一直秉承的谦虚、严谨的学术态度,启示后来的研究者要加倍努力,积极地看待我国音乐史研究的发展前景,作者对于研究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期望,是值得每一位研究者认真思考的,如何对待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工作。

四、“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方法论

近日读到项阳先生写的《接通的意义——传统·田野·历史》,提到音乐学界音乐史学与传统音乐相结合的“历史的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我认为和杨荫浏先生所提到音乐史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而是要进行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杨荫浏先生的写作中,也确实是这样去做的,还记得每一篇开始的“概况”,是对古代各朝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和项阳先生提到的“传统音乐接通历史,在各有侧重的视角下进行综合、立体的研究,从而把握真正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的方法论是一样的,只是之前没有这种学术理念的称谓。“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最早是由Rich-ard Widdess先生提出的,留美学者郑苏首次将这种学术理念介绍到中土。这也是解决中国古代音乐史“哑巴音乐史”的有效途径,将历史文献中记录的形态与当下传统的某些活态接通,在《史稿》中,作者引入了大量的曲谱,因此也被称为“有音乐的音乐史”。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研究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台北:台北乐韵出版社,1996.

[3]孔培培.杨荫浏著《中国音乐史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3(03):38-49.

[4]项阳.接通的意义——传统·田野·历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1):9-20,4.

[5]郑祖襄.一部仍具学术价值的“旧著”——谈杨荫浏先生的《中国音乐史纲》[J].中国音乐学,1999(04):21-29.

[6]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J].中国音乐学,2017 (01):5-9.

[7]梁茂春.杨荫浏采访录[J].中国音乐学,2014(02):9-25.

[8]田可文.百年历程:中国音乐史著作的撰写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04):127-136.

猜你喜欢
方法论
接诉即办改革的方法论价值
如何构建系统的方法体系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起源及发展探究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本科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法实施探析
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分析中国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数学方法论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