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材内涵,创新绘本教学

2018-05-14 12:23张海燕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

摘 要:小学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本文从小学教材的内涵出发,讨论了体现教材精神的绘本研发,并提出了融合教材内涵的创新绘本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教材内涵;小学英语绘本;结合原则;教学途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英语教材既包含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指导思想,贯彻了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落实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设计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本文在讨论小学英语教材编排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基于教材的小学英语绘本编排特点,并结合具体教学进行说明。

小学英语教材的内涵

各版本小学英语教材从整体到分册、单元和板块等大体相同,均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的理念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要求。单元教学以话题为框架,以任务为目标,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现以译林版小学《英语》编排体例和呈现方式为例,具体阐释小学英语教材的内涵。

1. 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培养语用意识

课文学习(Story time)、语法学习(Grammar time)和趣味操练(Fun time)等语言学习板块以及趣味阅读(Cartoon time)和综合语言实践项目(Project)等语言实践活动板块,提供了情景真实、语言地道自然、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凸显了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

课文学习板块,通过情景对话、短文等语篇,呈现语言知识,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语法学习板块,通过归纳与比较练习,分层设计,循序渐进。趣味操练板块,设计了游戏、表演、绘画、手工、模仿、调查等互动性、趣味性和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语言学习实践活动。

趣味阅读板块,通过小老鼠Bobby和小猫Sam等卡通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综合语言实践项目,通过环环相扣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和合作等环节,运用四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发挥创造力,展示学习成果。

2. 渗透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培养自主意识

字母学习(Letter time)、语音学习(Sound time)、歌曲演唱(Song time)和歌谣诵读(Rhyme time)等趣味学习板块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学法指导(Learning tips)板块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复习检测(Checkout time)板块对单元整体学习进行检测,自我评价(Ticking time)板块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评价。

字母学习和语音学习板块,通过形象的字母学习和简短押韵的歌谣,帮助学生从音和形两方面熟练掌握26个字母,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初步了解基本语音规律。歌曲演唱和歌谣诵读板块,通过唱歌曲、诵歌谣,激發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巩固所学,提高听说能力。

学法指导板块,通过简要的提示和说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复习检测板块,根据相关单元词语、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等方面的学习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等多样化的测试,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并检测学习情况。自我评价板块,通过自我检测,让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

3. 拓宽文化知识和国际视野,培养国际意识

小学《英语》能够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培养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国际视野。低年段和中年段的教材重在让学生大致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高年级段的教材通过文化知识(Culture time)板块和课文学习板块的教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板块通过照片、图片和简要的文字说明,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课文学习板块,通过故事、剧本、寓言等形式,如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金发姑娘和三只熊》)、Cinderella(《灰姑娘》)、The kings new clothes(《皇帝的新衣》)、The lion and the mouse(《狮子和老鼠》)等一些经典故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培养学生国际意识。

体现教材精神的绘本编写

绘本是小学英语重要的课程资源。一本好的绘本,就像一部电影短片,有台词,还有镜头、灯光、布景的运用(吴念阳,2013)。绘本有一定情节,融合了视觉与文字两种模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适合小学生将视觉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语言。绘本中的图片和文字能帮助学生扩展理解力、想象力和思考力,感受自然美妙的英文韵律,了解英美文化,发展听、说、读、写和玩演视听能力,提升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张海燕,2017)。笔者以团队自主研发的“跟上兔子”系列绘本为例,阐释绘本编写体现教材精神的三点做法。

1. 融合教材理念,拓展延伸教材内容

小学英语开设的起始年级多数为三年级,而绘本的编写,必须符合小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围绕小学英语教材话题、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要求。绘本编写需要制定整体框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保证绘本内容具有整体性、渐进性的特点。绘本从编写框架到具体内容尽量与教材的单元教学对接,拓展延伸教材内容。绘本各板块功能也应该与教材保持一致,包括读前的预习任务,读中的图文互动以及读后丰富的练习设计。练习设计会渗透对语音、词汇、话题等的训练(张海燕,2016)。

如绘本How Beautiful是以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Colours”为内容,通过大量包含颜色句型的复现,隐含着环保意识的教育,寓教于乐,而非简单的说教。通过在特定语境、特定话题中的词汇及相关语义复现,让学生进行有效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又如绘本Can I Play with You、Little Zoe Looking for Mum分别体现了教材相关单元“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等主题,而绘本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对西方国家的节日进行了背景知识的补充和强化。上述绘本的主题与教材话题契合,贴近教材,但又有不同于教材中的新意。

2. 沿袭教材风格,培养多元识读意识

小学《英语》编排简洁明快,图文并茂,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而绘本沿袭了教材的风格,文字和画面均简明清晰,清新活泼,赏心悦目。正文部分与背景图片,文字、彩图与词汇框等对比明显。教材中,色彩、图像与文字交互的多模态动态阅读过程代替了枯燥乏味的静态文字阅读,图像、视频和音频等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带来如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特殊的版式设计,如大写、加粗、斜体、有色字体等特殊字体以及双引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能强化学生的多模态识读意识(张海燕,2016)。

如绘本Home Is Best以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Family”,Project 1 My family and friends以及四年级上册Unit 5“Our new home”为内容编写,沿袭了教材的歌谣编写风格,通过儿歌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还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教材相关单元中“Home is best. ”的内涵。

3. 坚持评价多样,深入策略指导功能

绘本的评价部分并非简单的是非判断题,也并非是选择题。“跟上兔子”绘本中的练习评价,打破了“对”还是“错”这种非此即彼的评价模式,代之以多元化的评价。如绘本Fun in the Sea中Read and draw部分,要求学生根据短文提示画出动物。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喜欢画画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设计,在将语言学习和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做的机会。

借鉴小学《英语》教材学法指导板块,绘本增设了“阅读策略指导”板块,采用循环上升的办法,如在五年级的绘本中分散出现了特殊疑问句的句型,六年级的绘本 “阅读策略指导”板块则系统复习了所有的特殊疑问句。

绘本和教材教学的融合

绘本和教材单元教学的结合途径很多,笔者以单元教学和项目教学为例进行阐释。

1. 融合单元教学

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圍绕圣诞这一主题,以Mike一家为例,介绍了“buy presents for family and friends”“buy a Christmas tree”“eat a turkey”等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主要活动。圣诞节作为英美国家最重要的节日,有着很多有趣的传统和故事,如可爱的圣诞老人、红鼻子驯鹿鲁道夫、孩子们在床前挂长筒袜等待礼物等。由于教材篇幅有限,需要教师选择语言材料作为补充和拓展。

作为该单元的课外拓展阅读,绘本 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讲述了小兔子Vicky捡到一包圣诞老人无意掉下的圣诞礼物并决定把礼物派送到应得的主人手里的故事。在天寒地冻的平安夜,一份份地派送完所有礼物后,Vicky累到蜷缩进礼物袋,睡在了雪地里。后来Vicky的爸爸妈妈找到了Vicky。在温暖的壁炉前,Vicky意识到家人和朋友才是最好的圣诞礼物。她的朋友们也认为,有Vicky这样勇敢的朋友才是最好的圣诞礼物。该绘本的主题与教材“At Christmas”单元联系紧密。而故事的寓意“给予比索取更幸福”和“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最好的礼物”也易于被五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接受。

该绘本的教学目标:(1)通过整体感知、细读文本等方式,正确地理解故事大意;(2)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借助图片和上下文等,能够理解一些生词、词组的意思,如deliver, by accident等;(3)读完故事后,能够有自己的所思所得,并尝试用英语表达。

2. 融合项目教学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Project 1 Being a good student围绕“如何成为一名好学生”展开项目讨论。项目话题的意义并不在于给“good student”下定义,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Try to be better.”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综合语言实践项目板块不同于单元设计,没有整篇的文本输入。为了能够升华项目主题,增加英语阅读输入,我们可以引入“跟上兔子”系列绘本中的A Big Basketball Fan。这篇绘本描述了一个不擅长篮球的篮球迷Jack,他十分努力地练习篮球技巧却始终不能加入篮球队,沮丧之际发现自己擅长画画,于是他通过画画参加喜爱的篮球活动,惊喜地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和认可,成了篮球队不可缺少的一员。该绘本突出了“try”的精神,示范和引领学生思考“How to try to be better?”。同时,绘本中语言的综合表达也有助于学生在完成综合语言实践项目板块学习后,提升英语写作能力。

该绘本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够整体感知理解Jack这个超级篮球迷的故事;(2)借助图片、音频、上下文等,学生能够理解try his luck,give him a big hand,recruit new members,basketball genius,improve his drawing skills,highly popular等短语的意思;(3)通过看图预测、合作阅读等方式,学生能够尝试运用一些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并通过流程图的制作,准确理清故事脉络;(4)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边读边思,强化“We can try to be better.”这一认识;(5)在分享故事收获的同时,能够分享自己的特长以及自己“Try to be better.”的计划。

对于教师,绘本教学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帮助学生看懂故事情节,而是能够通过教学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收获,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绘本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让学生边读边思,形成读后结合生活的思考。绘本教学作为教材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源于教材但不拘囿于教材,对深化教材内涵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吴念阳. 2013. 外国中小学教育中绘本的运用[J]. 外国中小学教育, (5): 14-20

张海燕. 2016. 小学英语多模态绘本开发概谈[J]. 江苏教育, (17): 42-44

张海燕. 2017.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 江苏:译林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
大学体育实施“趣透”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途径探索
当前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研究
谈语文教学中的互动
探究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
多管齐下,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提高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效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