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贝贝 徐春杰 曹毅
摘 要:运用访谈和调查问卷对健身爱好者的运动锻炼过程及运动动机、成就动机水平和孤独感进行调查研究,以健身房的会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经常参与健身的人成就动机水平比较高及孤独感水平较低的现状,且追求成功成就动机倾向的健身爱好者有更低的孤独感;有孤独感倾向的人群会在健身动机中体现意图增加社会交往。健身不仅能增强体质,更有益心理健康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关键词:健身爱好者 运动动机 成就动机 孤独感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b)-0198-02
面对日渐增长的竞争压力,人们追求卓越、追求成功的意识越来越明显,但随之而来的孤独感萦绕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中。追求成功的动机本身会驱使我们将我们乐意做的事情趋向完美,但是孤独感及其产生的心理问题确是我们要避之。研究发现长期适宜的体育锻炼能改善人的孤独感,且随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增加,孤独感水平降低[1]。而身体锻炼量与成就动机成正相关,追求成功的动机对锻炼行为有正向预测[2]。规律合理的健身可以培养良好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和余暇时间,可以增强体质、对心理健康也有促进作用。不同的锻炼动机会产生不同的锻炼行为,根据Cox提出的运动动机分类:增加社会交往,增强体质,消遣寻求刺激,丰富审美情趣,排除消极情绪,磨练意志六个方面[3]。查阅文献发现,对于锻炼行为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较多,插入锻炼动机和个人成就动机的研究则很少,本研究考虑到锻炼动机有可能会有排除消极情绪和增加社会交往,故而有了将运动动机,成就动机和孤独感相联系研究的出发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开封市健身房会员为研究对象,共调查120位会员。会员年龄为全年龄(16~65岁),被试来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度。问卷收回118份,有效问卷112份,收回率为93.33%,符合研究需要。
1.2 研究方法
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健身爱好者的锻炼过程及运动动机、成就动机水平和孤独感开展研究。问卷法为主要方法,采用谈话式提问目的是为问卷法收集到的数据提供有力地佐证。
1.3 测量工具
AMS成就动机量表由叶仁敏等译制并修订。有研究表明,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追求成功的动机分量表)和0.84(避免失败的动机分量表),未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将两分量表所属各题目得分相加得到分量表总分,追求成功的分数与避免失败的分数相减得到最终成就动机分数。成就动机分数≥0则为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0则为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UCLA孤独感问卷(中文修订版),主要是用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的测量[4]。共 20道题,采用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感知到的孤独感越强烈,该量表一致性系数为0.94,重测信度为0.62。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锻炼行为与动机
描述统计中发现,每周健身次数1~2次占比6.3%,3~4次42%,5次以上51.7%。大多健身爱好者能够保证至少两天锻炼一次。每次锻炼持续时间30min以内的3.6%,30~60min的30.4%,1~2h的53.5%,2h以上的12.5%。符合大多数人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健身活动。运动动机统计结果显示,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消除心理疲劳,排除消极情绪以及增加社会交往的选择人数居多,分别有100人,42人,38人,41人,33人。
2.2 健身爱好者的成就动机与孤独感
2.2.1 锻炼行为与成就动机和孤独感
健身爱好者的成就动机分数均值达到了8.43,且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人数占总数的72.3%,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占比27.7%。并随健身参与时间延长成就动机分数越高(F=3.013,sig=0.043<0.05),随着每周健身次数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F=2.445,sig=0.1>0.05),且无显著性别差异(t=-1.27,sig=0.21>0.05)。
由孤独感水平的描述统计,中间水平以下的人数占比60.7%,说明健身爱好者的孤独感总体水平较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健身参与时间延长,孤独感分数降低(F=2.553,sig=0.061>0.05),差异边缘显著;随着每周健身次数增加孤独感降低(F=6.352,sig=0.002<0.05),且无显著的性别差异(t=-1.37,sig=0.175>0.05)。运动动机中选择了增加社会交往的健身爱好者,比没选择的有更高的孤独感分数(t=2.884,sig=0.005<0.05)。
2.2.2 成就动机与孤独感关系
用成就动机倾向分为两组,求不同成就动机水平下孤独感是否有显著差异,追求成功的动机孤独感分数(41.58)低于避免失败的动机的孤独感分数(36.40),差异显著(t=2.497,sig=0.014<0.05)。
3 讨论和结论
人们对于身体锻炼的动机大多出于增进身心健康,每周健身频率,每次健身時间等运动习惯上保持良好。调查人群中大部分人保持在每次1小时左右的锻炼时间,有研究显示,锻炼时间在30~120min之间最有利于增强体质,最有利于保持积极情绪,缓解孤独感。锻炼行为与成就动机有关联,成就动机越高的人健身时间更长,每周健身频率越高。锻炼行为会对人的孤独感的影响,表现在随健身参与时间延长,每周健身次数增加,孤独感降低。同时动机与孤独感之间有一定关系,追求成功成就动机倾向的健身爱好者的孤独感低于避免失败倾向的健身爱好者。在访谈中我们也得到了佐证,多数人表达了对自己身体的关注比身边没有参加健身的朋友多,有很多被试有每年体检的习惯;另外生活中大多数健身爱好者乐观开朗,交友甚广,且力争上游,对工作的自我评价都是极高的。有研究发现相比久坐不动的老年人,参与健身的老年人孤独感更低,孤独感在体育锻炼改善老年人幸福感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5]。佐证了本研究中的健身行为与孤独感关系的结论。此外经常参与健身的爱好者有成就动机水平比较高及孤独感水平比较低的现状,且追求成功成就动机倾向的健身爱好者有更低的孤独感及更好的人际关系;有孤独感倾向的人群会在健身动机中体现意图增加社会交往。健身不仅能增强体质,更有益心理健康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参考文献
[1] 安华平,李辉,魏红权.孤独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2):32-33,61.
[2] 王茹新,胡瑜.大学生的身体锻炼及其与成就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2):72-76.
[3]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4-36.
[4] 叶仁敏,KuntA.Hagtvet.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2):14-16.
[5] 陈爱国,殷恒婵,颜军.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