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摘要〕 近年来,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内涵、必要性、可能性、路径机制等展开了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作为人类活动基础的日常生活,其合法性地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巩固,其有效性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检验;日常生活可以为日常生活化提供深厚的土壤和动力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引领日常生活。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内涵需要进一步阐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清,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路径研究则需要进一步细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化;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5-0020-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仅仅依靠非日常生活领域的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日常生活转化。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 〔2 〕在这之后,学者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内涵、可能性、必要性、遭遇的现实困境与原因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展开了论述。总体来看,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日常生活及日常生活化的内涵
(一)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1.西方哲学中的日常生活。在对“日常生活”的探究中,胡塞尔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口号,对于理解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他看来,科学“危机”导致了片面的理性和客观性对人的统治,而克服科学危机的出路在于“回归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的意义基础” 〔3 〕。胡塞尔虽然没有对日常生活概念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他强调了生活世界对于科学世界的意义及其基础性地位,生活世界为科学世界提供价值与意义。
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理论批判之父”——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列斐伏尔视野中的日常生活是纷繁复杂且“异化”的,他认为日常生活是在“獨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性活动”之外的“剩余物”与“鸡零狗碎” 〔4 〕;同时,他又强调日常生活的价值在于: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生存的各种关系在日常生活这个“平面”整合;他的理论带有浓重的批判与反思色彩,他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运用到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审视当中,在他看来,日常生活已经全面异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赫勒主要集中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内在地包含着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现实反思,以达到重塑日常生活的目的。在赫勒看来,“人”是改变日常生活的根本力量,是日常生活存在的意义,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可以通过“人”的“人道化”来实现。
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学界理解“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借鉴,但是在中国社会的场域下,在吸收其合理内容的前提下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反思,特别需要立足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现实实践。西方日常生活理论内容广泛,各个理论家的观点有诸多相似性与共同点:他们都主张日常生活的先在性,认为人与日常生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都关注日常生活中人的存在与人的发展,充满着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怀;都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主张对人的关注。虽然他们对人的理解可能不同,但是他们都看到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基础性意义以及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他们的观点所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即虽然都看到了日常生活的异化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阻碍,但是并没有提出如何超越、摒弃这种状态的现实路径。
2.在批判继承西方日常生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衣俊卿提出日常生活世界由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等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构成。孟迎辉、邓泉国在此基础上提出日常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认为“日常生活不仅仅是维持个体生命存在的日常物质资料的获取和消费活动,在更本质的意义上是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密切相关” 〔5 〕。从这个层面上看,维持个体生命的再生产活动只是日常生活的基础,在更高的层面上,日常生活是指在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统一中不断创造社会实践意义的过程,旨在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
3.对马克思经典文本中日常生活思想的挖掘。学者们普遍看到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日常生活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王福民认为,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是相对于社会结构和国家而言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包括自身生命繁衍的再生产活动)” 〔6 〕。首先,实践性是马克思视野下日常生活的本质特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 〕。实践不仅塑造日常生活,也同时塑造着人自身,在实践中人与日常生活不断生成与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日常生活绝非一成不变,而是处在动态的变化当中。日常生活同时具有生成性特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日常生活的根本价值取向。其次,马克思视野下的日常生活也同样充满着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以及发展命运的关注。与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看到了现实的人及实践对于人的重要性。日常生活是现实的人的世界,是现实的人的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本质不断展开。现实性、实践性、生成性是马克思视野下日常生活的主要特征,且三者相互印证。
(二)对“日常生活化”的界定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内涵的不同解读,内在包含着对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与实现路径的思考。
1.“转向说”。有学者认为,日常生活化是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转化,集中表现在宣传领域、宣传方法上的转化。这一观点是基于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而提出的,宣传的重点在于非日常生活。这种只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层面而与人民群众生活相脱节的观点,并不能涵盖其全部内涵。
2.“丰富说”。有学者认为,“日常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方面。日常生活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其内在地包含着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中国精神。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日常生活作为最基础的社会存在,对作为社会上层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发挥其引领日常生活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对日常生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即当前日常生活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美好生活”。邱仁富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有物质方面的追求,更有精神方面的追求,这种精神追求需要价值引领。”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正是要发挥其对于日常生活的引领作用,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过程说”。彭秀雪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价值理论从抽象转向具体现实的过程”,是“引导和规范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实践活动”,也是“以日常生活为基本场域的活动” 〔9 〕。这一理解着重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实践性与过程性。
以上研究表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需要把握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需要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促进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必须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扎根于日常生活世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层面来看,日常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需要人们从认知上把握其内涵,更需要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身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生活化”培育的弊端逐渐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非日常生活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对人们形成认知认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为培育目标,则必须在日常生活领域发力。日常生活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活,在人之外一切都是无。就目前来看,国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真正与人发生关系的不是太多,大多数存在于人的生活之外。虽然各种各样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关的标语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但是大多数仍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交叉。要想摆脱这种困境,使人们看到标语便能够产生思考与共鸣,至少在宣传层面需要进行话语转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可能性
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能够实现的目标?对其原因需要从学理上进行阐释。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使其具有感召力。钱从明指出,“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导地位;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出其价值引领、内在灵魂的重要属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体现出其共同的价值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客观真理性,是其被民众接受、认可、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是日常生活中实现民众对其认同的前提条件”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其本身的吸引力、魅力使其具有感染力与感召力。
2.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寓所”。首先,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观念层面的东西,来源于日常生活存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法性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巩固,其合法性与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相挂钩。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在于促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而日常生活实践是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检验人们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优劣的最好方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遭遇的困境、原因及实现路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遭遇的困境、原因及实现路径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題。学者们普遍指出,理论与生活本身存在间距、两者的契合度不强是当前存在困境的重要原因,而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弱化和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因此,探索其实现路径也成为该领域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一)困境:理论与生活本身存在间距
理论本身是一种宏观的存在,它属于非日常生活,所以在日常生活领域与普通群众的社会心理或者意识存在一定的间距。吴翠丽认为:“核心价值观在嵌入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诸多困境:理论的长远性、凝练性、普遍性分别与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经验性、情境性相冲突。” 〔11 〕徐雪野也认为:“理论的普遍性与日常生活的情境性之间存在矛盾,理论的凝练性与日常生活的经验性之间存在隔阂,理论的长远性与日常生活的实用性之间存在冲突。” 〔12 〕
(二)原因: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权威性
吴学琴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西方文化大量入侵,带来了中西文化碰撞和人们价值观的变迁,加之日渐丰裕的物质生活带来了物欲化的生活观,以及媒体作用下的消费主义对人们心灵的控制,这些都从现实层面上冲击和消解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认同。” 〔13 〕从这个方面来说,学界不仅要思考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日常生活的靠近与转化,而且需要关注并反思、批判以及改造现代日常生活,从而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日常生活状态。
(三)路径:把握日常生活特性及以大众文化为中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可能路径,在此问题上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
1.把握日常生活特征。有学者指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需要把握日常生活中思维与实践的重复性、熟悉性特征。朱晨静根据日常生活图式的特点,在遵循日常认同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经常化、具象化、文化化、制度化” 〔14 〕。日常生活中思维与实践的重复性造成了价值观的重复性,从更深层次来说,重复的是日常生活中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常生活实践方法,并在这种方法指引下重复进行着日常生活的某种规定性行为,体现特定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价值取向。因此,把握日常生活需要着重把握日常生活中价值观的特点。
2.以大众文化为中介。大众文化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关注迎合人们追求的世俗化、个人化倾向,从而获得大众的认同,取得其合法性地位,其传播方式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契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研究展望
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向日常生活转化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在理论层面仍然存在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内涵需要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日常生活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是学界重点关注的层面,日常生活的价值逐渐凸显;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日常生活发展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清,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基本依据。在理论层面,需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日常生活本质进行把握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借鉴生活德育论等相关基础理论,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在实践层面,要立足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重点研究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所呈现的时代特征以及日常生活中价值观生成的特点,从而把握两者的内在联系。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路径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本身就立足于微观层面,而日常生活中要素的多样化以及复杂化决定了实现培育目标的手段与路径选择的精细化。宏观层面的论述只能作为实现日常生活化的指导,其可操作性不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需要找准切入点,以点促面,逐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并引领日常生活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56.
〔4〕吴 宁.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3-
165.
〔5〕孟迎辉,邓泉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2015(1):64-68.
〔6〕王福民.论马克思哲学的日常生活维度及其当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8(5):28-3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8〕邱仁富.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EB/OL〕.(2018-03-13).http://www.cssn.cn/zt/zt_mjjt/2018lh/mjklh/
201803/t20180313_3874137.shtml.
〔9〕彭秀雪.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10〕钱从明.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11〕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1):37-40.
〔12〕徐雪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J〕.知与行,2016(8):28-32.
〔13〕吴学琴.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6.
〔14〕朱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日常生活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140-144.
责任编辑 周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