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要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数学课堂的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如果有发言,也是班里的几个尖子生,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尝试从运用数学语言这个角度,提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数学语言;课堂参与;积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总目标要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会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数学课堂的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如果有发言,也是班里的几个尖子生,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老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没有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没有想办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的数学语言没有得到训练,没有信心回答问题。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用好数学语言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尝试从运用数学语言这个角度,提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几点建议:
一、善用数学情境语言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觉得数学学习的内容与自己距离较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不高。第一,如果老师能用贴近生活的数学情景语言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说,“现在,请你和老师一起去商场逛一逛(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商品,它们都有各自的价格,你会读哪个商品的价格,你想试一试吗?”这样的语言一出,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老师这样的语言首先尊重了学生,请学生和老师一起逛商场;其次,逛商场买东西这样的生活经历学生都有过,学生觉得很熟悉,也感兴趣;最后,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先让学生试着读读商品的价格,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之心,很多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第二,如果老师能用贴近学生喜欢的人物语言设计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比如:在一年级学习《探索规律》时,我就设计了以《喜洋洋过圣诞》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以角色的语言特征配以数学的问题,让学生分角色讨论解决问题,第一个活动就是喜洋洋要装扮房间,挂彩灯,喜洋洋一出场就以人物的声音抛出问题,彩灯装了一半你能帮忙吗?美洋洋、沸洋洋、懒洋洋都来了,他们能帮忙解决吗?选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帮帮喜洋洋,让学生以角色的语言参与到讨论中,让学生沉浸在喜欢的人物活动中,最终完成课上的学习任务。
二、巧用神秘语言设计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
学生都有爱挑战之心,在课堂中,如果老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巧妙的问题并以神秘的语言抛出问题,一定能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复习体积》时,刚一上课,老师就拿出一张A4纸,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大部分同学都会说:“看到了一张白色的A4纸”。接下来老师会说:“我怎么看到了一个立体图形?有同学也看到了吗?”老师用神秘的语言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的精神头和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同学开始思考,有的同学开始摇头否定,有的同学开始问:“可以动手折一折吗?”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想要马上验证一下,接下来同学们都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和讨论中,通过老师开课时巧用神秘的语言设计数学问题,促进了学生参与数学思考的积极性,进而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为后面体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三、用恰当的数学评价语言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课堂评价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是师生经验交流情感沟通的手段,语言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个体潜能,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语言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恰当地运用课堂语言评价,建立支持性的课堂氛围。
(一)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语言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就容易把潜在的情感转移到数学内容的学习上,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认识方向》时,我先是问学生:“孩子们在生活中你已经会辨认哪个方向了?你是如何辨认的?”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完老师的问题后,我及时表扬说:“你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是会在生活中学习的小老师,在接下来的课堂中看看谁还能用你的生活经验解决课堂问题!”马上就能看到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想要证明给老师看他的生活知識也不少。
(二)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评价,让学生会倾听,交流
在课堂上学生会倾听,解读交流的能力是不可少的,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通过语言评价强化训练,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有效教学所必须的条件。有时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学生还是各顾各,犹如一盘散沙,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后,你的意见还是你的意见,我的意见还是我的意见。究其原因是没有倾听,不会倾听。一些同学不能静静的听同学与教师说什么,而总是举着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样的课堂效率是低的。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要有意识的培养的。而课堂语言评价在这里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个别学生有时会走神,但这样的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我就会及时表扬如:“你今天听课很认真,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出了他的不足,这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有时我在讲课过程中故意出错,如我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写一个连加算式4+4+4+4+4+4+4时,故意写成4+4+4+4+4+4当有同学发现时错误时,我会及时表扬说:“你真会观察,听的真认真,看谁还会有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并且让学生说一说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应该怎样做!
(三)課堂教学中,语言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来不一样长。说明差异是现实的,教师的语言评价不应该是分出等级的“尺子”而应该是激发前进的动力。我记得我在教学《利用余数规律探索规律》时,让学生探索1、2、3、1、2、3……这组数中第23个数是几?这23个数的和是多少?问题刚一提出,我就发现平时不爱举手发言而且成绩较差的一个同学举手了,我想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就点了他的名字,可是,他站起来支吾了半天说出了一个不相关的想法。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一下脸红了,我过去摸着他的头说:“没关系,今天你能勇敢的大胆发言,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你高兴,你已经有了自相的想法非常好,相信经过认真思考你可以回答的很棒。我们可以用哪种方法来找到第23个数?………经过我的启发点拨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看着他激动的神情,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他脸上充满了自信的微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喜欢提问那些学习成绩好地孩子,而忽视了对一些学困生的鼓励和指导,当我们有意识的去关注他们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具备许多优点。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生参与课堂的信心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急得满头是汗,心里想表达的话说不出来。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差。如果学生的数学语言得不到训练提高,这会直接打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参与课堂的信心,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一)老师示范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讲 “杨树有42棵,柳树比杨树少21棵,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这样的两步应用题时,要让学生用综合法说思路,老师首先要做好示范,“知道杨树有42棵,柳树比杨树少21棵,就能求出柳树有多少棵,用42-21=21棵,再把杨树和柳树的棵树合起来就是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二)及时引导、纠正
在课堂上倾听学生发言时,当他们说得不规范,不完整,不正确时,老师要适时加以引导、纠正,再让学生完整地说一遍。
比如,在学习《认识几分之一》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还存在二分之一?
生:把一个西瓜分成2份,每份就是二分之一
师:我不太同意你的说法,你能说清楚些,告诉大家把一个西瓜怎样分吗?是随便分成2份吗?
生:平均分
师:为什么要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份才一样。
师:那每份是谁的二分之一?
生:是西瓜的二分之一。
师:你能刚才自己的话再完整说一遍吗?
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
通过这样的引导、追问,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认真思考,把语言说规范的好习惯。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时,例1是这样的:“图书馆的连环画有
450本,一年级已经借走100本。二年级借80本连环画。这时还剩下多少本连环画?”对于这样的题,学生列算式没有什么困难,关键是说清思路。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用450-100=350(本),350-80=270(本)
师:那450-100=350求出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剩下的多少本?
师:是最后剩下的多少本吗?还是?
生:是一年级借走后剩下的本数。
师:你是知道哪两个信息求出的一年级借走后剩下的本数?
生:我知道原来图书馆有450本,一年级借走100本。
师:现在把刚才说的连起来说一遍,知道什么,求出什么
生:我知道原来图书馆有450本,一年级借走100本。求出一年级借走后剩下的本数。
师:真棒!350-80=270(本)求出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最后剩下的本数。
师:这是又知道哪个信息求出的?
生:又知道二年级借走80本。
师:那你能不能把这道题的思路完整地说一遍。知道什么求出什么,又知道什么,求出什么。
生:我知道原来图书馆有450本,一年级借走100本。求出一年级借走后剩下的本数。(师:算式是)用450-100=350。又知道二年级借走80本,就用350-80=270(本)。
师:你真棒!完整清楚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路。谁还能像他一样说一说?
关于“解决问题”这类题,最重要的是理清数量关系,如果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说明思维非常清晰。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只会说算式,到慢慢地学会表达,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得到这样的表达机会,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不断发展,数学素养也得以提升。
(三)学生示范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除了会模仿老师,还会模仿其他同学,因此,当学生汇报交流时,如果问题稍难,就先让班中表达能力最强的学生回答,给其他学生做好示范。这样,有的学生本来自己不会说的,可能听到别人的回答,他就想试一试,从而增强其他学生参与课堂的信心。
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用正方形纸折出二分之一,并涂色,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折的,为什么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当学生汇报时,就让班中表达能力最好的学生回答,学生边折边说,“我这样把这张纸对折,就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那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随后,老师鼓励到:“他说的很完整,很准确,谁还能像他一样说说自己的想法?”结果,刚开始不敢举手的学生,也开始踊跃发言,而且表达的效果也不错。
(四)小组、同桌交流
数学课堂需要学生的全员参与,如果每个学生都在大家面前展示交流是不太可能的,那就需要小组、同桌交流这种小范围的方式。在老师、优秀生做了示范之后,大部分学生应该都知道怎么表达。这时候让小组或者同桌之间都交流自己的想法,就扩大了课堂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数学语言的训练,就算有一些学生不会,也能得到同组或同桌的指导。
比如,在学习人民币单位换算时,1元5角=()角,在几个学生示范之后,可让同桌之间练习叙述:因为1元=10角,10角加上5角等于15角,所以1元5角=15角。简单的三句话,同桌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基本都会叙述,也掌握了类似这样的单位换算时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
[2]吴正宪、张秋爽、李惠玲.《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