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忠 曾永忠
摘要:厘清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探寻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积极措施。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多层次的个人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结果,它把相关因素划分为个体内部、人际影响、公共机构、社区和公共政策五级相互套叠的层面,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个体行为的变化。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结构分析入手,梳理出各层面各自具体、独特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有针对性地探寻各层面可实施的身体活动干预策略。
关键词:社会生态学理论;身体活动;干预策略
青少年體质健康状况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指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与缺乏体育锻炼有着密切关系。《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改善健康状况,关键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行为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影响因素制约着身体活动行为的产生和变化。干预其中的某个或某些构成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行为结果。有效身体活动干预策略的设计需要促进理论的指导。国内身体活动促进已有相关研究的干预设计大多没有从基本理论去分析和探讨干预措施的科学性,缺乏基于理论模型的多水平身体活动干预研究。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理论是当前较为系统科学的促进理论,本研究试图从该理论模型的分析入手,探寻科学有效的身体活动促进干预策略。
一、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简介
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的研究解释了身体活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经历了从关注个人内部因素到结合人际因素,再到综合环境因素的发展过程。[1]个人内部理论认为身体活动行为的根源主要在于个体的自我控制,人际理论认为身体活动行为是个人、社会和所处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生态模型是综合理论的代表,认为多层次的环境影响(比如社会、文化、法规)直接或间接对锻炼行为产生作用。[2]
社会生态学来源于系统理论有关人和环境的研究。社会生态学模型认为多层次的个人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结果。社会生态学模型把相关因素分为个体内部、人际影响、公共机构、社区和公共政策层面五级相互套叠的结构,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个体行为的变化。[3]个人内部层面的因素由知识、行为态度、自我概念这些表现个体特征的因素组成,人际层面的因素由社会支持系统和社区社交等因素组成,公共机构层面的因素由社会机构因素组成,社区层面的因素由机构间相互关系因素组成,公共政策层面的因素由各级管理部门的法规因素组成。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显示,只有通过个体和环境、政策层面的组合干预,才能实现身体活动行为的有效改变。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模型如图1所示。
传统的身体活动干预实验多采用干预个人内部因素的方法,忽略了环境的作用。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有五个层次的因素制约,干预设计应是一个多水平的促成系统,多水平的干预能够带来更有效、更稳定的行为结果。从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的结构和内容来看,身体活动的干预必然是多层次、多内容的系统行为。
二、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干预的主要内容分析
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学模型把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内部、人际影响、公共机构、社区和公共政策五个层面,各层面都有各自具体、独特的影响因素,它们共同作用于身体活动行为。明确各层面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身体活动的作用可以为实践干预内容的选择提供现实参考。
(一) 认知改变内容
传统身体活动促进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内部层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多反映个体对身体活动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包括健康(健身)知识、自我效能、乐趣、可感知障碍、动机、信念、态度等。个体掌握的健康知识越多,身体活动中愉悦感越多,积极身体活动的态度和动机就越强,越容易形成健身行为。[4]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研究证实也是行为改变的重要决定因素。[5]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所表达出来的成功地完成某任务以达到某一目的的期望或信念程度, 它强调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2)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人们能付出多大努力以及遇到因难时能坚持多久。(3)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4)自我效能感影响人的情绪反应。个体行为的成败结果,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和改变。[6]个体的自我效能越高,越有可能进行身体活动,且越有坚持性和执行力。
锻炼心理学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通过对个体这些认知和心理变量的干预可以促进影响其身体活动的参与,自我效能因素是其中的关键决定性因素。
(二) 人际支持内容
个体身体活动人际层面的因素由表现社会支持系统和社区社交等因素组成,主要包括家庭、朋友、教师/教练、身体活动同伴、社交圈等影响因素。人际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关系密切他人对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的促进或阻碍作用。社会支持是反映人际层次影响的重要维度,个人的社会支持一般来源于家人、同伴、朋友、教师的个体行为信息、工具、情感的支持,或来源于重要他人对个体行为的期望。
身体活动社会支持是个体自觉重要他人对其身体活动行为的支持程度。有学者研究指出高中女生的身体活动行为与父母、同伴、教师的支持正相关[7];诺曼(Norman)等人研究认为青少年身体活动与父母的支持和父母的直接帮助呈显著正相关。[8]比茨(Beets)等人研究认为社会支持中同伴和家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9]大量的研究证实社会支持是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决定因素。
(三) 组织/团体强化内容
机构(团体)是为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并完成各部门分工及其确定的工作任务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它们决定着个体可以得到的或需要的资源及服务,包括家庭、邻里组织、个体朋友圈、学校、工作单位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团体机构。个体身体活动组织机构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机构本身的文化特征、社会机构运作的规定和制度(正式和非正式)。它主要关注:组织机构的文化特征如何影响个体行为的变化,组织机构做出适应促进身体活动的变革的重要性,组织机构环境在促进身体活动计划推进中的重要性。
个体的一生中大量的时间都处于组织机构的环境当中,学校、工作单位都是社会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传递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组织机构的结构特征和运作特点对个体产生持续、稳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当个体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规范和标准时,组织环境会对该行为的维持提供强大的支持。机构团体组织管理运作的内部竞争、奖惩制度、行为监管等制度都可以用来干预团体内个体的行为方式。
在身体活动促进模型组织层面的干预研究中,对学校、工作单位等正式的机构研究较多,多呈现积极的行为结果;但是对于像邻里组织、个体朋友圈这类的非正式团体的研究略显不够,这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
(四)社区协作内容
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模型的第四层次为社区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社区是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特征的一组人群, 其共同特征以某种方式将其联系在一起, 并使之与其他人相区别。这些共同特征有可能来自人们居住的街区、人们参与的活动(如工作)、或人们之间的其他联系(如相同的信仰)。
社区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首先,社区是个体归属的面对面的初级团体组合而成的共同体,它是个体和社会发生关系的中间结构;其次,社区包含特定范围内团体机构间的相互关系;最后,社区是一个地理或政治的概念,是指一定地界内全体居民的权利政治实体。[10]社区的中间结构,即家庭、邻里团体、社交圈、志愿协会等团体,是社会认同和社会资源的重要来源,是更高层次社会标准和价值观与个体间联系的纽带,对二者都有重要的影响。缺乏中间结构层的支持,个体的行为改变难以实现。社区团体机构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各团体间相互协作,共同影响社区文化、当地相关政策和资源的分配。社区的权利政治实体属性影响身体活动计划的开展和实施。
社区层次的研究主要探讨了社区服务和社区建成环境对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11]社区对个体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各机构团体的协作关系及社区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社区服务和建成环境都是机构团体间协作关系的某种表现形式。
(五) 政策他律內容
公共政策处于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模型的最外层,它是指地方或国家制定的有关身体活动的法律法规。由于法规的强制性特点,它对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有关身体活动的政策法规对个体的身体活动行为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直达个体,也可以通过社区、机构团体间接影响个体的身体活动行为。公共政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包括行为约束、行为激励等直接影响,也包括资源分配、条件优化等间接影响。研究认为社区层次的中间结构是社会政策和个体联系的桥梁,它不但影响社会政策的出台,还影响着政策在个体的落实。
政策层面对个体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还不充分。已有的研究多探讨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政策通过学校怎么对学生身体活动产生影响。对个体身体活动产生影响的政策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教育和体育部门的政策,还应包括卫生部门、规划建设部门、环境管理部门等机构的相关法规。这些部门的政策协同发力才有可能形成有利于个体身体活动行为所需的最优政策支持。
三、各层面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干预策略探讨
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理论指出个体和他所处的社会及物理环境相互作用控制着个体的行为变化,这种影响表现出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只对其中的单个层面的干预实践难以达到理想化的效果,应调控多层面的影响因素。[12]契合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多水平干预设计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干预策略。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身体活动干预策略见表1。
个人层面主要采用健康知识教育、运动技能培训、提升运动心理倾向的活动实践等干预策略,促使个体身体活动知识(特别是身体活动效果)的提高,增强运动技能,通过特别设计的身体活动实践改善个体参与身体活动的自我效能、动机、态度、情绪反应等心理特征。
人际层面主要采用对关系密切他人进行有关社会支持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和把重要他人纳入干预计划的干预策略,促成家人、同伴、朋友、教师个人为个体的身体活动行为改变提供信息、工具、情感的支持和期望,改善个体的社交网络,形成积极的社会支持环境。
组织层面主要采用组织健身环境改善、组织健身奖励激励、团体健身活动竞赛、团体健身活动监管、团体身体活动反馈、组织健身目标设置、组织健身规范建立等干预策略。组织层面利用个体参与的组织(或团体)的影响干预个体的行为变化。这些组织团体范围包括家庭、邻里组织、个体朋友圈、学校、工作单位等正式或非正式团体。组织层面应选择其中个体最常参与的组织进行干预设计实施。
社区层面主要采用提升社区健身信息服务、完善社区健身设施、提供健身安全保障、创建社区健身文化氛围、建立社区健身标准规范等干预策略。社区干预瞄准社区身体活动标准规范、社区服务、社区各团体的协作进行设计,在社区身体活动环境改善的同时还应考虑社区身体活动规范等健身文化的培育,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干预设计。
政策层面主要采用政策法规的修订、政府部门间的协作、目标人群参与政策的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程度等干预策略。政策法规的强制性是个体行为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大身体活动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并依据法规的要求对组织机构、社区服务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身体活动行为不仅受个体内部认知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所处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个体的身体活动行为。这些因素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理论上说,包含所有的五个层次设计的干预实践能形成最有效的行为结果。但是,由于受实验规模和干预实践操作的限制,全面的干预实验难以操作实施。因此,一般认为要想取得理想的干预效果,在干预实践中至少要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面因素设计干预实验。[13]
四、研究结论
社会生态学理论对身体活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分类,强调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个体的随后行为,是以环境为导向的理论模式。这一模型改变了过往身体活动促进研究局限于个人内部和人际影响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方法,拓宽了研究范围,也更符合个体的社会化属性。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的分层设计,厘清了各层次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了干预实践各层次的主要内容,对干预实践的总目标起到了细分的作用,使各层次的分目标清晰明了。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的分层结构为多水平的干预设计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各层次干预内容和目标的区分指导和引领着干预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增强了干预策略的科学性。
社会生态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也带来了干预设计和实际操作的难题。社区层和政策层的干预实践需要强大的权利支持和资源支持,只有大项目的实验才有可能对这些层面进行干预设计,小项目的实验难以企及。但是在某一组织层面内或某一社区内叠加人际层和个人层的干预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设计把干预层面增加到三个或四个,相对于传统针对个人和(或)人际影响的设计,应更具有科学性,更能形成实际效果。社会生态学模型是当下身体活动研究的热点,该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还相当匮乏,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身体活动干预策略的实验检验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Nahas,M.V., Goldfine,B., Collins,M.A..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the Basis f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o Promote Active Lifestyles[J].Physical Educator.2003, 60:42-57.
[2][5]Welk,J.J..The Youth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Model: a Conceptual Bridg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J].Quest.1999, 51:5-23.
[3][13]Golden, S.D., & Earp, J.A.L.Social Ecological Approaches to Individuals and Their Contexts: Twenty Years of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s.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 2012,39(3): 364-372.
[4]De Bourdeaudhuij I,Sallis J.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Psychosocial Variables to the Explan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hree Population-Based Adult Samples[J]. Preventive Medicine, 2002, 34(2):279-288.
[5]司琦.鍛炼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86:99-102.
[7]Neumark,S.,Dianne,Story,Mary,Hanna,Peter J.,Tharp,Terri ,Rex, Jeanna..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 Cohort Study of Inactive Adolescent Girls[J].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2003, 157(8):803-810.
[8]Norman,A.,& Bente,W..Parental and Peer Influences on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olescents[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1992, 63(4):341-348.
[9]Beets,M.W.,Vogel, R., Forlaw, L., Pitetti, K.,& Cardinal, B.J..Social Support and Youth Physical Activity: The Role of Provider and Type[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006, 30(3):278-289.
[10]McLeroy K.R.,Bibeau D.,Steckler A.,Glanz K..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J].Health Educ Quart.1988, 15: 351-377.
[11]代俊,陈瀚,李菁,郑家鲲,林楠.社会生态学理论视域下影响青少年运动健康行为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3):35-41.
[12]Golden,S.D.,McLeroy,K.R.,Green,L.W.,Earp,J.A.,& Lieberman,L.D..Upending the Social Ecological Model to Guide Health Promotion Efforts Toward Policy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J].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2015,42(1 Su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