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德林
(1)自我控制能力差,易怒、易冲动。高年级聋生遇到一些小矛盾或不顺心的事,易反应过激,更甚者打人或者毁坏物品。
(2)意志力薄弱,易形成盲目骄傲或自卑两种极端心理。盲目骄傲者,自以为是,我行我素,难以听从劝告,也拒绝接受他人帮助;自卑者,教师、家人或同学一两句过重的话,都会导致其自卑自怜,轻者对人不理不睬,重者离校或离家出走。
(3)是非分辨能力低下。聋生受听力限制,无法正确判断善恶美丑、是非好坏,因此极易受社会不法分子——特别是聋人偷盗、抢劫团伙的引诱,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4)自主学习能力差。部分聋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善于请教或询问,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
(5)自私、自闭。部分聋生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或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他人沟通。
关于聋生心理波动和不健康的表现还有很多,我们特教学校的教师必须处处观察,时时留意,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解决。
1.重视家庭教育,开展家校合作
家庭是聋生生活的主要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其成长。为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我們有必要积极加强与家长合作,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和学校有关教师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让家长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校共同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序、和谐、文明的校园,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对聋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因此,对于学校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控制,努力杜绝,从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促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更大建树。
(1)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和谐校园。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创建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努力营造校园文明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
(2)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加强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培训。让全校所有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并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建立良好的班集体,融洽班级气氛。班级是聋生日常生活的大集体,在班集体中他们可以学会如何在大的环境中生活,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处理好关系。想要聋生既学会与人友善合作,又学会合理竞争,关键在于融洽的班级气氛。其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培养融洽的班级气氛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3.加强学生与社会沟通,帮助其融入社会生活
高年级的聋生即将走向社会,但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一些聋生对道德情感和是非感有不正确的理解,特别是受到社会聋人犯罪团伙的引诱,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滋长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气。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其的教育和引导,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及时发现他们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并适当引导教育,排除他们的烦恼、焦躁情绪,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不安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失落情绪,尽量满足他们生活及学习上的需要,使他们时刻保持舒畅快乐的心情,这样他们才能健康平等地步入社会。
以上是我在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在高年级聋生班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探索高年级聋生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实践,我班所有聋生的心理状况正逐渐走向健康与成熟,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逐步形成。
[1]徐美贞.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4):83-86.
[2]赵润平.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