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雯
在我看来,班里的包XX安静得像空气,时常凝望、发呆,甚至可以拿着一片树叶玩耍很久,她似乎也不介意其他同学对她的“遗忘”。她行为举止正常,但是一见陌生人就胆怯退缩,不敢说话,躲在角落里。在学校里,她从来不主动与同学说话,也不与同学玩耍,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声音几乎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到,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好似“昙花一现”,要么简单地回答“是”“好的”,要么逃避。如何打开她紧闭的心门,帮助她走出自己的世界?我决定做一个“骗子”老师。
(一)成因分析
1.留守儿童“综合征”
据了解,包XX的父母均在外地工作,她平时就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年老体衰,生活方式单一,和她的交流不多,她也没有和外界交流的机会,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单一,失去了“多交往”的生活环境,客观条件上就压缩了她的活动天地,即使偶有交往,也是单一化的应付,这就造成了她怕交流、不会交流的窘境。
2.交往“断乳期”缺失
孩子最好的交往者就是父母,这种交往给孩子的慰藉及关爱会让他们产生交往的欲望。包XX的奶奶受年龄和性格的限制,和她几乎零交流,使她感觉没有爱的雨露滋润。父母们都忘记了巧妙地化解和帮助孩子理解他们不在身边的原因,因而孩子没有完整的情感“断乳期”。孩子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应该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分离的时候,没有合理的“心理断乳”,不仅会导致孩子的怨恨及孤独感,还会导致他们产生较强的排斥感。
(二)辅助措施
1.“骗”存在感
了解包XX的情况后,我知道要树立她的交往自信心,要让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对我很重要。我和她交流时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你,我怎么办?”让她知道,我很重视她,她对我很重要,帮助她树立交往的自信心和存在感。人认识及感知自己的行为表现时,需要丰富的活动做内因激活,在直观、立体的活动中,感受行为的存在和价值。针对这个特征,我时常把自己演绎为一个“需要帮助的可怜人”,让她帮帮我。上课的时候需要回答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她,我总是在她回答后补上一句“謝谢你帮我们解开了困惑”,哪怕我们真的没有听清她说什么,但是我也不想让她有“雪上加霜”的二次伤害。孩子就是孩子,需要借助“孩子气”打开她的心扉,孩子的辨识能力和触碰的环境是有限的,只能用简单的行为和语言表达。我把她带入到一个生动的情境中,使她正确地感受现实生活,让她知道 “喜欢或不喜欢”都要表达出来,激发了她的存在感,我觉得一切“欺骗”都有价值和意义。
2.“骗”好人缘
好人缘都是自己付出换回来的,因此,我教会她主动与人交往,明白“人帮我、我帮人”的简单交际策略。在其他学生眼中,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受欢迎的人”,但是这样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却主动帮助他们,这就给其他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闯入者”的机会。我曾不止一次对其他学生说,是包XX帮你们整理了书桌,尽管这是我提前安排她去做的,我想帮助她攒好人缘,改变她被排斥的不利局面。
我们时常说教育不能用“哄、吓、诈、骗”的极端手段,要真诚面对,但是我觉得善意的“谎言”能改变学生的世界。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单纯得像一杯清水和一张白纸,这些“骗术”能消除她心中的“隔膜与愤恨”,甚至让她觉得这世界一直没忘记自己。
我对每个学生都有最美的“预见”,学生何尝不是对我也有期许,我想当他们改变和进步的时候;当他们长大变得外向乐观的时候;当他们能应对复杂交往的时候,她一定能记住老师的“谎言”,但是她一定不会拆穿我的“骗局”,我愿死心塌地像石头铺在地上,垫起她张望的脚尖。
[1]张万敏.浅析家庭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0).
[2]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