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梅
摘 要: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主要依托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把微课引入语文阅读课、作文指导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最大化地发挥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微课;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互联网+”教育新形态下的教学资源,已经更多地运用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通过微课来解答,让学生能直观有效地理解知识,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藉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尝试,主要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目的是植入微课,能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趣味识字,感受汉字神奇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识字教学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验,采用了各种方法与途径,让低年级的学生乐学、爱学、好学。例如,在教学“牧、雨、男、林、休”等生字时,我制作了一个微课片段,将这些字以简笔画或故事的形式一一进行展示。先是一个可爱的小牧童闪亮登场,顺势点出“牜”是牛的变形,“攵”是小手拿着长鞭、棍的意思,手拿着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意思。小牧童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农田里有一个男人在干活,由此出示“男”的演变,牧童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片树林里,因为“林”是由两个木字并排在一起构成的。“独木不成林”,有了两个木就表示有较多的树木,这就是“林”。牧童走累了,然后就靠在了一棵树下休息,就是“休”,即指人在木下休息。轰隆隆,天上下起了雨,密密的雨点渐渐演变成了象形字“雨”。这段微课,短小精炼,形象直观,重难点一目了然,学生看得非常投入,生字已牢牢记在他们的心中。另外,我们常常把字谜制成微课,降低猜谜的难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简单形象的微课设计,更加有效提高了課堂的教学质量。这也是识字教学重要的一个手段。
二、巧用微课,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巧妙使用微课课件,设计与教学主题或教学重点、难点等相关的内容与答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阅读兴趣呢?经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实践,有效答案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微课形式将课文中静态的文字演变成立体的、生动的形象,以此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微课展示的立体的动画、鲜活的形象、鲜明的色彩中,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顺利走进课文。以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的《黄河的主人》为例。新课导入时,可利用微课课件,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黄河波涛汹涌、险峡急流、一泻千里的气势;黄河船夫与黄河恶浪狂风搏斗的情景;黄河纤夫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往前拉着纤绳,喊出深沉有力、高亢悠长的号子;延安抗日演唱队演唱《黄河大合唱》时激荡人心、心潮澎湃的场景等,以此激发学生入情入境,开启学习《黄河颂》之门,并情不自禁地伴随《黄河大合唱》那雄壮激越的歌声,声情并茂地高声朗诵《黄河颂》。
三、激发思维,引导习作创作
在习作教学中,我常常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一些与习作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将学生带入情境,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热情。例如,教学“介绍自己学习的一项本领”这次习作时,我提前让家长悄悄提供了学生的一些日常生活图片,如骑自行车、扫地、洗衣服等,将这些图片制成了微课,再配上解说,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并深入学生内心,让他们感受到,在不经意间自己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同时,也勾起他们很多回忆,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言之有物了。又如,教学“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时,我了解到家乡的很多地方,有不少我们地方代表性的景点,如杨树博物馆、妈祖文化园、京杭大运河等,学生都去过,但是学生更多的是去玩耍,根本没有仔细观察,也没有深刻的印象。一提到写作,都感觉无话可说,不知如何动笔。于是,我制作了几个微课,对家乡的几个较近的、他们都去过的景点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帮助学生重温了当时游玩的过程,有了这些丰富多彩且直观的资料,打开了他们记忆的大门,再结合自己当时游玩的经历体验,自然下笔如有神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者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课堂的有效时机,如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学习、课后探究等环节,制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捕捉恰当的教学点,植入微课,让小学语文教学精彩纷呈,更好地促进和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惠平.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
[2]张丽梅.让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飞扬[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4).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