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昉
摘 要 诸多因素制约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这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师资与学生方面的原因。探索一种适合推广的简便易行的“三一复合”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的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又能让教师愉快教学、有效教学,让久已失去的成就感重回课堂。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三一复合模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3-0066-02
1 前言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高速更新是前所未有的,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是各行业都需要的基础操作和基本劳动素养,当他们走入职场之后,新环境要求他们能迅速就实际劳动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和升级,以更快适应岗位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急需改变现有常规的教学模式,寻找一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以达成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最终目标。
近年来,国内一直在尝试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创新”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实践中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然而这些尝试多数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本文试图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对学生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课堂教学的三大步骤提升为三大能力的培养。
2 “三一复合”模式的概念界定
三一复合教学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师生双向互动为中心,以发展教学空间和加大实践活动力度为手段,培养出具备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所谓“三”,即三大能力的培养。
1)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教育只可能是教授一些现有的基础的知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员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同的地方。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解,一节课下来,学生能记住的所剩无几。而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自学、掌握应用、主动提升,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合作探究能力。所谓“独木不成林”,无论什么个体,进入社会都必然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培养的合作精神、协同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与协同能力也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问和难点,优生加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使他们互相提高;同时,学生对自己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这也打破了传统教学沉闷的課堂气氛,学生也不会对课堂学习感觉到枯燥乏味,反而能激发学习兴趣。
3)拓展创新能力。时代在呼唤创新型人才,只会照猫画虎、生搬硬套的不是人才,而是会呼吸的“工具”。课内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创设情境与头脑风暴等方法,形成创新意识、创新实践与创新效果的良好循环。
所谓“一”,即所有教学手段都围绕一个目标:高效课堂的实现,让学生学有所得。
所谓“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拘一格,可以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打破传统常规的评价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创新。
3 “三一复合”模式的理论依据及设计背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教授而得到的,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代替的主体,借助教师或他人的帮助,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中,利用各式学习资源,通过人际协同合作,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以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能够激发学生最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潜能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一切非智能因素,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合作交流。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教学的是最终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企业需求,培养出具备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
今天的学生多是伴随着数字技术长大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被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各种各样的数字工具包围着,这些构成他们学习与工作的环境。这让他们期盼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更多的个体学习机会,甚至更多地运用各种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对于教师来说,以往在教室环境中近距离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的方法,已无法深入了解学生。因此,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4 “三一”能力的培养
成就感是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缺乏的东西。学生对于学习往往是被动的,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想法使其主动投入学习中去。这需要职业院校的教师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观念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职业院校的学习方式和背景与中学时代应试型的学习方式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激发成就的动机,通过挑战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来不断战胜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作用是予以指导而不是传授,并给予学生好的评价,让这些评价成为学生愉悦的精神享受,让学生在不断完成预设目标的进程中提升自我认知的水平,达到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已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从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为中心,按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组织教材,建构实验实习基地,以生产和工作过程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这些顺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使模块式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之一。
所谓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模型或图式。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它是一种范例,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同时,它又有可复制性,能够供人们借鉴和参照,反映了技术社会人们的一种新理念。本文将要研究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训模式与空间的关系,以及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训空间的合理模式。采用国际先进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将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教学的形式具体化,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入手,在课程观、教学观、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是构建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如果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进入职场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那么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则是让学生早一步建立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自“洋思模式”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帮助、充分交流、沟通协作,以团队的智慧共同探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既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又增长了团队成员间的感情。另外,小组间的评比和竞赛又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与竞争意识。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小组中的成员为团队所做的贡献并不均衡,有时甚至会出现整个团队只靠一两个能力较强的成员完成任务的状况。针对这样的现象,作为小组活动引导者,教师除了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不断跟进观察各小组的活动进程,还需要公平公正地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但要有结果的评价,还要有过程的评价;不但要有团队整体的评价,还要有团队间个体的评价。只有公平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小组的合作探究成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职业教育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因此,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创新能力来源于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为此,职业院校应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及教法研究,不断更新知识库,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并完善实践教学的多元化建设,积極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活动,提供技术与经济上的支持,在校内形成良好积极的创新氛围。
5 “三一复合”模式的实际应用
为了探究对“三一复合”模式应用的可行性,自2015年以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这一课题设立了试点班级,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实训课及专业理论课这三大类型的课程入手,对比该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在不同人数班级中教学的有效性。在学校现有条件下,一些计算机类课程在课堂中引入“互联网+”概念,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操作实务课程就以现实生活中的大型会议安排为情境,让学生在网络上订酒店、安排食宿、制定会议日程;计算机(网络方向)专业的应用写作教程模拟某大型网络公司年会的场景,让学生大到写会议方案、小到制作邀请函,提早感受职场中的氛围。同时,课余时间在各系部各专业的积极配合下,展开各种校际竞赛与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从兴趣中寻找创新的切入点。实验实训部门陆续投入资金设立仿真实验室。为了打破旧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还出台《我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纲要(草案)》。课题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摸索前行,也不断推陈出新,精品课程、创新型课例不断推出,构建出一个复合型教学模式的雏形。
6 多重复合模式的采用
教学模式各有所长,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科学的。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各种资源,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设立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以及建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只要是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让师生在课堂上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维的互动网络,培养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就是最适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董奇.借力“互联网+”创新教师教育模式[J].辽宁教育,2015(12X):30-31.
[2]米晓明,刘燕,秦建波.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100-101.
[3]赵瑞社.谈创新教育形势下的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M]//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