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杰 吴 煜 沈金明 何邦剑 于建农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 杭州 310019
笔者采用药枕疗法结合三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肝肾亏虚证31例,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就诊的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9~65岁,平均52.16岁,病程3~8月,平均5.12月;观察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41~62岁,平均53.43岁,病程2~7.5月,平均5.29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1]:①有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一过性猝倒等症状,颈椎后伸或者侧弯时症状加重;②X线片示横突间隙狭窄,钩椎关节有骨刺形成。CT检查示双侧横突孔孔径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③造影检查可见椎动脉迂曲狭窄,局部细小甚至完全堵塞。
1.3 中医辨证标准: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属肝肾亏虚证。
2.1 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商品名:敏使朗,规格:6mg/片,生产厂家: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每次1片,每日3次,饭后口服。行颈椎持续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1次。以上治疗方法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2.2 观察组:采用中药药枕疗法,方剂组成:当归、羌活、独活、川芎、桂枝、赤芍、乳香、没药、丹参、防风各30g。将上方诸药粉碎呈细末后,搅拌均匀后装入尺寸为30cm×40cm大小枕芯袋内,供患者睡眠时使用,4周更换。内服三痹汤,方剂组成:川断、杜仲、防风、桂心、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甘草、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各15g,黄芪、川牛膝各30g。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以上治疗方法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3.1 疗效标准:治愈:头痛、眩晕等症状消失,相关体征正常,有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好转:头痛、眩晕等症状及体征减轻,有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改善;未愈:头痛、眩晕等症状未发生改变。
3.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动脉内径比较:治疗前对照组椎动脉内径平均值为2.84±0.36mm,观察组为2.79±0.47mm,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椎动脉内径平均值为2.91±0.41mm,观察组为4.16±0.52mm,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内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眩晕”范畴。因肝血不足,肾精亏损,脑窍失于濡养,致头晕、目眩、耳鸣等症。中药药枕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传统疗法,《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有药枕的处方。人的头颈之处经脉网罗密布,久卧药枕,可利用睡眠时头部的温度促使药物有效成分散发出来,缓慢持久地刺激经穴,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2]。笔者采用的中药药枕方剂中以活血通经及祛风止痛类药物为主,长期使用起到祛风活络、理气活血、消肿定痛、怡神醒脑的功效。三痹汤方中独活、细辛、秦艽、防风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杜仲、牛膝、肉桂心、生地黄补益肝肾;茯苓、人参、甘草、川芎、当归、芍药、生地黄补益气血;牛膝、川芎、当归活血通络。诸药合用,既可祛风散寒除湿,又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活血。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9.
[2]吴云健.中药药枕治疗颈椎病96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