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辅导员在学风引领中的困境与可为性
——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2018-04-13 02:22
关键词:硕士生农业院校学风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目前,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在学风引领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传统观点认为硕士研究生辅导员主要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现已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实际上,无论从业已形成的大思政格局还是立德育人培养目标而言,淡化硕士生辅导员的学风引领职责,有悖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目标。

本文中辅导员指专、兼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在学风引领上有明显区别,需分别研究。在研究生教育从素质教育向核心素养教育转换背景下,发挥硕士生辅导员的学风引领作用十分必要:对本科生有示范作用,同时为博士阶段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农业院校学科大多涉农,具有较强专业性,如硕士生辅导员能够配合导师发挥学风引领作用,有利于提升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硕士生辅导员的学风引领作用研究始于2003年,此后国内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形成大量有借鉴价值的研究成果。国外高校没有研究生辅导员岗位,相关工作主要由导师承担,其他事务管理者仅在服务上配合。国内缺少此类专门研究,以研究生、辅导员和学术为主题有少量相关研究。

冯宝鹏等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目标和研究生群体成长成才动机出发,论证有效德育工作对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提出研究生德育工作与学术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强调德育工作与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共生、互动关系[1]。林文伟等提出“实施‘双引工程’,即‘导师师德引领’和‘专业学术引领’,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定探索和实效。但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有待明晰。”[2]强调导师除学术引领责任外还有德育引领责任。李天鹏等通过阐述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学术引领作用,诠释导师与学生间的导学关系,分析不同时期多样化培养对研究生的重要性,认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引领作用对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而从学术文化角度探讨研究生的学术引领无疑更具普遍意义。“学术文化呈现出典型部落性景观,地方性大学研究生主要是在各自学术部落内寻找价值归属感。”[4]此观点未区分大学学术引领的主体责任,侧重构建良好学术文化,形成健康学术部落,以此提升学生学术能力。崔龙涛认为,在引领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与医学生相似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使医学专业背景辅导员在学生中具有较高权威性与信任度,由此形成的学术共同体通过互动学习与思想引领形成更高层次的成长共同体[5]。

自2003年起出现很多专题研究,涉及研究生管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心理健康、学术道德、学风建设、辅导员角色定位、专业化发展、队伍建设等。尽管一些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学风建设的文章提及学风引领,但均未深入探讨,未见针对农业院校硕士生辅导员的学风引领能力研究,更加关注导师作用或从协助导师角度探讨。直至2005年“学术”才进入研究生辅导员研究视野,张绪教通过分析研究生思想状况及辅导员工作中存在问题,从人需要理解和沟通的共性及研究生年龄、知识和层次结构特性出发,提出辅导员要完成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功能,必须首先成为研究生政治、生活、学术的“知己”[6]。总体而论,研究生辅导员无论从角色定位还是专业发展上更多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服务、就业、心理等方面问题,而学术引领被认为是导师和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职责。这一观念有待更新,全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待形成。应把大思政工作理念贯穿教育始终,硕士研究生辅导员的学风引领能力与导师学术引领能力相辅相成,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笔者以东北农业大学的实践与探索为研究范本,进一步探析硕士生辅导员在学风引领中的困境与“可为性”。

一、硕士研究生应然性教育定位

相较其他国家,我国尽管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距研究生教育强国目标尚有很大差距。研究生教育定位应是教育链中的高级阶段,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是对本科毕业生中或具有本科学历并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者的教育[7]。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其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学生心理预期等均将发生变化,对农业院校而言,变化尤为明显。农业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较强科研能力,更需很强的动手能力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也正在迅速走上去精英化道路,逐渐变成大众化、多样化和普通化的教育层次;未来将只剩下博士研究生教育独拥精英教育之名。”[8]无论是否将研究生教育当做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部分,有一点需认定,即研究生群体在教育体系中的高端定位。同时,“去精英化”和“大众化”也不应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或学术能力标准降低的理由和发展趋势。应将硕士研究生定位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蓄水池或高级应用型人才,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应侧重于动手能力和成果转化。

农业院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要求是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评测因素,可概括为:(1)专业文献解读能力。能够读懂农业领域专著、论文集、报告等,并有独立见解。(2)外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能够较流畅地阅读农业专业领域外文专著、文集、论文等,理解其基本内容。(3)农业文献检索能力。通过检索找到所需文献,并能阅读和理解。(4)基本实验能力。能够掌握农业领域实验原理,熟练操作实验器材,并验证实验结果与数据准确性。(5)撰写论文。了解专业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掌握国内外研究前沿,知晓专业领域创新点。

以上均为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要求,根据研究能力性质可分为一般研究能力与创新研究能力要求[9]。博士研究能力突出表现为体系性,即从元能力到具体能力,再到具体实践应用和研究创新,是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维能力与具体细节透视能力的结合。而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要求相对较低。

二、农业院校硕士生辅导员在学风引领中的现实困境

由于农业院校硕士生的学术要求有以上特点,要求辅导员在学风引领中除常规学风建设外,还应具备一定学术视野并主动对接导师开展学术引领工作,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高校硕士生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一般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多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哲学、法律等人文学科专业背景。农业院校硕士生辅导员专业背景与此类似。在农业院校中,这种现状不利于硕士生辅导员发挥学风引领作用。不了解动物医学、电气工程、机械等基本实验、操作规程的辅导员难以实现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探讨和学术交流,无法实现与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对话,即使有思政教育背景“优势”却难以发挥学风引领作用。

硕士生辅导员学历上一般以硕士为主,辅之以本科背景的资深辅导员。尽管许多硕士生辅导员工作经验丰富,但因学历制约,在学术对话或学术探讨时力不从心。有些辅导员因能力欠缺和自信心不足产生回避心理,主要表现为积极开展文艺、德育等活动而不愿开展有效的学术引领。另一方面,学术能力不足弊端日趋凸显,对学术研究,如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关注较少,无法引领学生开展学习交流与探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

三、农业院校硕士生辅导员在学风引领中的可为性

基于以上困境,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开展一系列实践探索。主要体现在常规可为性和特殊可为性。

1.常规可为性。常规可为性指农业院校与其他院校硕士生辅导员均具有的学风引领能力。

(1)硕士生辅导员应在学术氛围和学风建设上积极作为。努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成为学生正确思想的引领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灌输到学生思想意识中,使之成为其行动指南[10]。同时,以学风促进素质提升,仅关注专业发展的研究生导师显然不具这种优势。

(2)以平台搭建为契机增强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东北农业大学近年来通过校院两级博硕论坛、校级“后稷讲坛”在硕士生学术引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电子技术竞赛、机械设计大赛、动物医学类技能大赛、挑战杯等开阔视野,提升研究能力。

(3)建立质量标准,评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般可分为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外部质量保障是外部组织行动,指质量保障组织或自身机构以外的其他组织评估该机构及其项目运作,以判断是否达到预定标准。内部质量保障是机构或项目施行的政策和机制,确保机构和项目达到预设目的,能够应用于高等教育总体或具体学科、职业标准[11]。具体而言,硕士研究生的外部质量控制由校外教育管理部门、学术型协会及其他第三方负责;内部质量控制通过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德育管理部门全方位引导实现。

(4)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农业院校硕士生辅导员的学风引领能力。东北农业大学通过组织部、招生就业、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师发展中心为硕士生辅导员提供学术研究平台,并以辅导员工作室为研究基地,促进硕士生辅导员学风引领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通过设立学业发展、创新创业、网络思政、实践创新等8个工作室,以科研团队项目管理方式和梯队式培养途径,增强硕士生辅导员研究能力,在推进具体工作同时,也在思维、理论、案例、方法等层面提升其学风引领水平。

2.特殊可为性。特殊可为性指农业院校硕士生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学风引领。东北农业大学工科学院硕士生有两年制应用型硕士,也有三年制学术型硕士。学生一般在参与导师项目过程中完成学术研究,第一年基本能够平衡学业与实验关系,第二年很多学生因项目或实习需要离开学校,第三年主要是完成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并准备升学和就业。在此背景下农业院校硕士生辅导员的特殊可为性关键在于:

(1)创新思维的碰撞与引领。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创新能力特征影响因素中,研究生学习参与度、导师学术指导和生活关怀最为重要。其中,课程参与度对创新能力影响较大。研究生课程学习方式和深度,是影响创新能力的关键。关注学生学习参与程度,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已成为保障和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杆[12]。硕士生辅导员可在方法论、创新能力与第二课堂上发挥引领作用。

(2)德育工作人文性与学科特性的融合。随着大学学科体系高度分化,知识选择与排斥过程将更加封闭,大学学科变革发展也将更加艰难[13]。德育工作的人文性与专业特性的融合是一种新的尝试。东北农业大学自2016年开始创新硕士辅导员工作交流机制,通过交流轮岗在学生管理上增强学科交叉融合。让硕士生辅导员交流到学科跨度较大学院,如将动物医学学院辅导员调入电气与信息学院、将电气与信息学院辅导员调入文法学院等。从硕士生学术引领角度而言,这种交流机制有利于打破“学术部落”格局。有利于多元学术视野形成。

(3)力推科技支农等专项实践活动。形成科技支农与学术研究互补理念,在科技支农专项活动中注重发挥硕士生作用,专项科技支农实践活动不仅是专业实践的有益补充,还能为学术研究提供项目来源、支撑和启发。很多硕士生的专项实践活动经长时间酝酿、实践和梳理,往往成为国家或省市参赛项目,经导师和辅导员指导转化为论文和课题。硕士生科技支农专项实践活动热情、规模等明显低于本科生,为农业院校硕士生辅导员发挥学风引领作用上留有发挥空间。

(4)拓宽硕士生辅导员选拔范围。自2016年起,东北农业大学调整和规范硕士生辅导员选拨范围,实行选任辅导员“三个三分之一”制,即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硕士毕业生、其他农业院校硕士毕业生及本校涉农学科硕士毕业生任辅导员的比例各占三分之一。这种安排可从源头上优化学缘结构与专业构成,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优势同时,突显农业院校专业特点,并在互补融合过程中跨越学术交流与学术引领中的专业“鸿沟”。

(5)促进硕士生学术成果转化。硕士生学术成果大多停留在报告、论文、专利证书中,只有个别学生有意识地参加各类创业竞赛。硕士生辅导员可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校友会平台、科技推广会及其他交流活动帮助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应用型硕士实现成果转化,以学术成果转化激发学术研究热情,进而推动学术创新。

研究生教育发展轨迹遵循“钟摆定律”,即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在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间运行,以实现动态平衡[14]。笔者认为,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辅导员的职责由管理职责、教育职责、党建职责和学风引领职责(包括学术道德、学风建设、专业化发展、科技支农等)组成。引导研究生积极开展针对“三农”问题的科研和支农工作,应抓住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契机,结合“三农”实际,做好农业院校研究生学风引领工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硕士生农业院校学风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地方农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策略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