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大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应予关注[1]。1954年,G.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面对问题情景时,个人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惯常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处境,产生的暂时心理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2]。布洛克普认为,心理危机个体可能在人格类型上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如缺乏自信、过分内向、过于依赖他人等[3]。19世纪80年代后,心理危机概念逐渐拓展,心理危机体系逐步发展,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被纳入心理危机研究范畴,学者提出应构建识别、预防、干预体系。2000年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李国建提出心理危机预警体系[4];马建青等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提出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管理,需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协作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形成心理危机预警机制[5]。马喜亭、李卫华等分析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心理与身体、行为与情感方面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预警信号,并根据严重程度将危机干预对象分为具有潜在心理危机、已出现心理危机、已实施极端行为三类[6]。理论发展推动体系与机制形成,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心理健康被日益重视。高校因其特殊社会属性与育人的社会责任,与学校生活的集群性和群体构成同质性,发生在学校的心理危机往往传播性更强。本文深入剖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高校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教育预防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心理学家布拉莫将危机划分为正常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存在性危机三类。依据危机类型,梳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如下:
发展性心理危机是指在大学阶段发生涉及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心理危机。正常发展性危机往往与角色冲突相关。
1.个体与自我产生冲突引发心理危机。个体与自我产生冲突通常因角色转换产生的不适引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角色转化,如由高中生变为大学生,由大学生变为社会人等。大学生在身份转换过程中,不能适应社会赋予新角色的意义与期待,产生焦虑甚至抵触心理。另一种是因无法协调同一时期多重角色而引起的冲突,如恋爱中的学生干部,同时具备学生、学生干部、恋人等多重身份,在满足不同角色期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疲累、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从而引发心理危机。
2.个体与他人产生冲突引发危机。个体与他人产生冲突引发危机,通常由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际困难、失恋或情感问题、心理支持系统缺陷引起[7]。大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常会导致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本身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但如越轨事件被公开或受到处罚,则可能诱发心理危机[8]。个体成长过程中,往往需多方面心理支持系统,当心理支持系统缺乏,日积月累,会超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引发心理危机[9]。
境遇性心理危机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区别境遇性心理危机和其他心理危机的关键,是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大生活事件本人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10]。境遇性危机通常由情境或环境突然变化引起。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自然选择或形成适于其成长、发展的动态平衡环境,面临突发事件时,平衡环境被打破,以往处理问题方法及惯常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矛盾,产生暂时心理困扰,从而导致心理危机。
存在性心理危机是人生重要而根本问题(人生目的、意义、价值、责任等)的出现导致个人内心冲突和焦虑[11]。往往由个体对社会价值认知与社会价值存在冲突引起。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三观会不断改变、重塑,在考量与评估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个人价值实现与否过程中,困难、挫折等均会造成心理冲击,而负面信息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怀疑、困顿心理。当大学生认知与现实产生落差时,可能引发心理危机。
了解大学生困惑,寻找问题同一性,将问题分类,对普遍性问题和困扰开展集体辅导与答疑解惑;将学生按问题产生原因分类,有针对性辅导不同类别学生,使辅导更有针对性;一对一探寻和辅导特殊问题,寻找问题症结及解决问题关键点,使每一名即将或已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均能得到及时关注与危机干预。
对未来的恐惧来自于未知,学校生活每一阶段均充满未知,大学生常面临突发状况和挑战。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制定“大学时间轴”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各阶段任务及完成途径、遇到问题如何寻求帮助等,帮助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降低学生初入大学时的陌生感、上升期的迷茫感及毕业时的失落感。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大学时间轴,并不会限制学生自由发展,且能使其迅速融入大学生活。
建立以心理咨询中心为基础的专业化检测体系。新生心理普查这一大学生心理状态预判方式已为多数高校采纳,根据入学时的心理检测结果,辅以后续调查、谈话,迅速准确判定学生心理异常原因,进而给予相应心理疏导。将心理检测与心理辅导普及化,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使学生能够及时有效接受专业心理辅导,实现自我疏导、自我开解。
建立以班主任、辅导员为基础的监测体系。班主任、辅导员能够直接接触并指导学生,更易掌握学生日常行为和心理变化。首先,通过专业化培养,使辅导员具备一定心理学专业素质,利用工作便利及时监测学生群体思想变化,并给与必要指导与帮助,是心理危机干预最直接手段;其次,建立多元化辅导员监管平台,随着新媒体普及,建立多方位交流、沟通平台可更有效、便捷地了解学生最新动态。如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状态、QQ空间更新与留言等,既可与学生增进沟通了解,又可随时掌握其思想行动方向,同时可传递正能量。最后,建立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沟通交流平台,使双方能够互通有无,将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得到的专业指导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使辅导员能够在专业指导基础上加强学生思想、心理方面教育。同时,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也需专业心理机构的指导与建议,建立良好沟通平台,能更有效监管心理危机,并及时矫正或治疗。
建立以学生干部、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反馈体系。处于同一时期、面临相同问题的群体更易产生共同心理,彼此间交流也更顺畅。在当代大学生情感支持网络中,非亲属作用大于亲属,而同学在非亲属关系中占较高比例[12]。应建立学生干部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行为活动、心理变化。首先要增强学生干部责任意识,纠正“汇报就是打小报告”的偏见,使其认识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其次,培训学生干部处理简单心理问题,如调解同学间矛盾、帮助后进生找回信心等,为后续问题解决争取时间。最后,加强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教育。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目的是在心理危机发生前进行必要有效干预,阻止恶性事件发生。准确衡量自身价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形成融洽社会氛围,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1.科学的三观教育。大学阶段是三观迅速形成和改变的时期。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同学群体等变化给大学生带来很大冲击,参与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较早接触社会,开放言论和自由思想碰撞也为大学生重新认识社会带来新体验。这种宽松开放的环境也为大学生三观教育带来一定难度和挑战。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与大学生特点,三观教育更应尊重大学生个性,克服消极不良思想。从实际出发,联系当前时代特征,以生动事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不同认知层面、价值取向、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完善自我认知教育。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自我认识大致经历三阶段“我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是-我什么都不是”,三阶段对应的时期分别是:初入大学时,对所有事情感到新奇、迷茫,对学长和教师讨论的事情闻所未闻,因此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随着年龄增长,经历逐渐丰富,新奇感降低,倦怠感上升,产生“我什么都懂,不需要别人帮助和指导”心理,即大学生自我感觉“什么都是”阶段;大学毕业,面临就业或升学,遇到阻力或困难时,许多同学觉得大学时期知识储备不足,面对用人单位要求、竞争激烈的考研,又会产生“什么都不是”心理。如何改变大学生求学期间阶段性认知变化,使其客观评价自我,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理应激。
3.加强挫折教育。大学生在家中备受呵护,缺少承受挫折和抵抗压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压力与挫折无处不在:成绩不佳、竞选失败、就业压力等会让毫无准备的大学生陷入心理危机,产生不良后果。通过情景演绎、模拟招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挫折与压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其危机预判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在挫折教育同时辅以学习或职业规划教育,明确自身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注重人际交往教育。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均是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均希望生活在良好人际关系氛围中。健康人际关系能够提供丰富社会支持资源,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社会支持系统可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危机[13]。
大学生生活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圈子中,包括寝室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其中,寝室关系最为大学生关注,问题出现最为频繁。通过开展“文明寝室”评比、“班级风采展示”等活动,加强寝室、班级同学间互动,增强团队意识,建立彼此间信任、真诚关系,相互支持、鼓励,将大学生人际关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处理自身与他人间的矛盾,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5.重视情绪情感管理教育。心理危机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情绪失控,从而导致行为失控。因此,重视并加强大学生情绪情感管理教育是避免心理危机的最后关卡。情绪与情感常表现出因果关系,往往由于情感受挫,导致情绪失控,产生不良后果。如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失恋事实,产生激动情绪,采取过激行为。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可使学生了解情感变化状态、情感与情绪相关性、情绪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特点,通过有效调控手段,在极端情感状态下主动寻求帮助,或通过积极正面自我调节,将情绪稳定在可控范围内,培养适度情绪反应能力和较强抗干扰能力,避免忧伤、苦闷、急躁等消极情绪。积极关注学生情绪情感问题,适时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培养其准确知觉、理解、表达情绪的能力,善于以积极健康情绪直面问题。
6.危机通识教育。很多学生对心理危机认识不准确,甚至存在误解,如认为心理危机是精神疾病,正常人不会陷入心理危机等。通过危机认知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危机成因和表现,明确对任何人而言,均可能在外来强烈和持久刺激下陷入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可识别,也可预防和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治,需各方共同努力。危机通识教育要使大学生学会“三助”,即自助、求助、助人。学会自助,即自觉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抵御心理危机侵扰;学会求助,面对心理困扰时,及时向外界或专业心理机构求助,尽快解决问题;学会助人,掌握一定危机识别知识,及时对周围陷入心理危机的同学给予支持和帮助,必要时可诉诸专业机构。
对前途的担忧和学习压力也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来源之一。针对当前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特点,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学科优势和特点为基础,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平台,最大限度复制模拟创业过程与创业需求,让大学生了解自身能力与实践的差距,及时弥补不足,缩小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间差距,缓解就业压力和恐惧心理,降低心理危机几率。
1.学生自身认识不足。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并无明确认识,往往将心理或情绪异常归咎为“心情不好”,任由不良情绪发展,缺少及时寻求帮助的意识和行动。许多学生抵触心理咨询,拒绝咨询专业机构,或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病症,甚至选择网络推荐的药物治疗,增加心理危机隐蔽性,不利于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
2.家长不予主动配合。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危机干预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家长不愿承认子女存在心理问题,对诊疗抱有抵触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对心理危机严重性认识不足,将心理问题等同于“耍脾气”“矫情”。二是部分家长虽认识到心理问题严重性,但因“爱面子”,往往不能正视子女心理问题或疾病,甚至加以隐瞒。家长不支持、不配合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8]。
3.高校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不足。目前高校配备的专业心理教师与在校生比例严重失衡。随着学习、工作、家庭、人际交往等因素造成的压力与困惑越来越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越来越大,而学校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或情感问题后未能得到及时专业解答或安抚,有时咨询要等候多日,影响心理危机干预时效性,为后续工作带来困难。
第一,构建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工作落脚点。积极调动并发挥学生干部能动作用,建立班级内互检、互助关系,拓展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与院级心理教育辅导的内涵与外延,构建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覆盖、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升[14]。第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心理素质培养。二者应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教育始终。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应渗透在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15]。高校应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充分参与,通过自我学习、自我领悟、自我认识等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在课程中应将学生作为真正教育主体,对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感悟与体验予以理解与尊重[16]。如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以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创新与实践,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产出过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环节,以拼搏进取、积极向上、阳光文明、努力创新姿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与专业需求差距,契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大学生潜能,全面提升素质[17]。第三,利用MOOC等网络教育手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最重要方法,当前各高校均存在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单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缺少持续性等问题[18]。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形成科学、合理、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MOOC具有大规模、开放、易操作、成本低、可重复等特点,可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引起的突发或恶性事件。但大学生思想行为宜疏不宜堵,选择合适的疏导方法,从大学生思想层面上教育与引导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方法。同时,国家及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如制订相关政策推进大学生就业,以人性化方式解决贫困大学生求学问题等,有效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