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科技期刊语言加工与润色问题及建议

2018-04-13 02:22:50
关键词:冠词润色主语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21)

一、英文科技期刊做好语言加工和润色的重要性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研信息与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同时,英语已越来越普遍地作为工作语言运用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语言”[1]。在此背景下,英文科技期刊对促进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传播科技文化理念、提升科研成果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加强科学界话语权均具有重要作用,其发展也受到期刊管理部门重点关注和学术界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数量、学术影响力、品牌显示度等方面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快速增长。1980年至2013年间,平均每年创办7本英文科技期刊,截至2013年,由相关机构主办并取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的英文科技期刊有244种[3]。2013年国家六部委推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随着项目推进,英文科技期刊增长率再次提升到新高度。据相关统计数据,2014年至2017年每年新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数量依次为18、9、19、30;截至2017年英文科技期刊已有336种[4-6]。根据汤森路透(现为科睿唯安)《期刊引用报告》(JCR)每年公布具有影响因子和学科分区的期刊数据分析,2003年至2017年中国英文刊由208种增至431种,其中位于学科Q1区(前25%)的期刊由13种增至40种[6]。可见,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数量及国际影响力上均已大幅提升。

英文科技期刊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者调查显示,我国英语学术期刊中的英语语言偏误比例远高于差错比例,科技期刊的英语语言状况并不乐观,英文科技期刊的英语语言质量有待提高[7-9]。作为承载学术思想的书面文本,学术论文语言质量势必影响学术思想的传播和表达。语言质量对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英文科技期刊如在语言质量把握上不过关、在文字表达上把握不准确,其刊载论文表达的学术思想会大打折扣,且易导致国际化误读甚至歪曲,致使科研学术成果在国际化推广过程中受阻。语言质量不应成为我国英文学术期刊走向国际的“绊脚石”。对大多数中国作者而言,用英语写作并非易事,论文中普遍存在语法句法、词语搭配等文字表达方面问题。因此,必须重视英文科技期刊语言加工及润色工作,严把英语语言质量关。为此,学者关注科技期刊的英语语言加工,如名词单复数使用[10]、中英文摘要一致性[11]、专有名词加工[12]等研究。笔者结合英文稿件编辑工作,分析整理英文科技期刊在英语语言加工和润色过程中常见问题,为做好英文科技期刊语言加工和润色工作,提升期刊语言质量提供参考。

二、英文科技期刊语言加工润色问题

英文科技期刊稿件中常出现冠词使用、一致性、代词指代、碎句与粘连句、修饰语使用、连接词使用、否定范围、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混用等问题。

(一)冠词使用问题

英语与汉语属不同语系,在语言思维方式和行文方式、词类系统和构词结构、用词倾向和词序乃至句法结构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汉语无冠词、多量词,英文有冠词、少量词,这是英语与汉语在词类系统上的典型差异,很多国内作者及母语非英语的国外作者易在冠词使用方面出错。

英语中冠词分为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不定冠词有a和an两种形式,定冠词即the。一般而言,不定冠词表述泛指,与“one”同源,用于单数可数名词,定冠词则表述特指;第一次出现时通常用不定冠词,再次出现时加定冠词;抽象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不用不定冠词,一般也不用定冠词。需注意下列几种易出错情况:其一,抽象名词一般为不可数名词,但当某些抽象名词表示“分析一下、计算一下、了解一下;作一下研究、作一下考查、作一下比较”等含义时,通常前面用不定冠词,如“The statement follows at once by an easy calculation.”(简单计算一下就能立即得到这一论点。)某些不可数名词前习惯用不定冠词,如“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that…”(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其二,为避免重复,两个并列名词前若使用相同冠词,可保留第一个冠词而省去后面的冠词。如the order and symbol of a distribution(分布的阶和符号),省略了symbol前的冠词the。当并列名词前冠词不同时则不能省略,如a deficit or an excess不能省略成a deficit or excess。并列名词词组也可省略在后的相同冠词,名词词组中其他相同部分也可同时省略,但要注意被保留的名词须改用复数。如the inner factor and the outer factor off,可将第二个the和前一个factor省去,同时把后一个factor改复数,即the inner and outer factors off,但不宜缩略成the inner and outer factor off,保证省略不会引起歧义。其三,定冠词the可置于姓氏前表示归属,表达“由……提出的……”“由……发现的……”等意思,如the Gauss theorem(高斯定理)。此外,不加the而在姓氏后加’s,也可表达同样意思。但同时使用the和’s则是错误的。如the Peterson’s problem表达不恰当,可删去’s,改为the Peterson problem,或删去the,改为Peterson’s problem。其四,不定冠词用a还是an取决于后一名词读音的第一个音素是否为元音,而非该名词首字母。如an isomorphic map是正确的,但an uniqueness base要改为a uniqueness base。“使用a还是an”的问题在形容首字母缩略词、缩写词和专有名词中经常出现。如an×n-matrix要改为ann×n-matrix。其五,冠词一般位于名词及该名词前置修饰语前,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冠词会出现在名词的前置修饰语后,如“all/both/half+the+名词”及“such+a/an(+形容词)+单数名词”结构中。据此,the all terms are positive应改为all the terms are positive,a such map改为such a map。此外要注意,固定搭配中出现的冠词,如带有定冠词的the same as、the rest of,带不定冠词的in a position to等。

(二)主谓一致问题

主谓一致,即谓语动词和主语人称和数量一致。主谓不一致问题易导致误解和阅读不顺畅。经常出现问题的是并列词语作主语的情形,即复合主语主谓一致问题。其一,由and连接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主语,谓语动词一般采用复数,但当复合主语的实际意义为单数时,谓语用单数。当并列单数名词前有every、each或no时,谓语动词通常用单数。如“Conversely,every left cell and every right cell arises in this way.”其二,由 or、either …or、neither… nor、not only…but(also)、not…but连接的复合主语,通常谓语动词和相邻词语一致。如“Here eithercorc0is equal to 0.”其三,存在句“there be”“there exist”句型中,主语为复合主语时,谓语动词一般与靠近的主语一致(遵循就近原则)。如“there is an F-morphism and two elements inF(Q)fulfilling the equality above.”也有观点认为此情况可根据复合主语的单复数确定谓语动词使用单数还是复数(遵循意义一致原则)。如“There exist a subgroupBof Aut(G)and an isomorphismi:G/B→Gsuch thatBacts freely onG.”查阅国外一些知名英文学术期刊,发现两种用法均存在。稿件加工时可尊重作者写作风格,但同一篇文章里应保持一致。其四,带有as well as、rather than、more than、together with 等插入语时,插入语不影响主谓关系。如“This together with the equality above completes the proof.”

(三)代词指代问题

使用代词替代前文出现过的事物,可避免重复、精简行文。但若代词指代不明确,易导致读者误解,编校时应特别留意。如“The Waldschmidt constant of the ideal of a finite set of points inPNcan be used to study its geometry.”句中its指代模糊,具体代替的是ideal还是a finite set或PN?究竟是要研究哪种几何结构(geometry)?根据上下文判断,its指代ideal。据此修改“The Waldschmidt constant of an ideal of a finite set of points inPN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ideal’s geometry.”又如“Moreover,the Castelnuovo-Mumford regularity of all ordinary powers of defining ideal of quasi-star configurations is determined.In particular,it is showed that all of them have linear resolution.”前一句中主语Castelnuovo-Mumford regularity(Castelnuovo-Mumford正则性)不是复数概念,而后一句出现复数形式的代词them,读来令人费解。根据上下文梳理句意,发现them指代前句中的ordinary powers。为免歧义,不应使用代词them,修改为“Moreover,the Castelnuovo-Mumford regularity of all ordinary powers of defining ideal….In particular,it is showed that all of these ordinary powers have linear resolution.”

(四)碎句与粘连句问题

碎句和粘连句是编校中常见错误句型,两者均会对读者阅读造成障碍。碎句(也称不完整句)是不完整句子。发现碎句后,一般可观察前句或后句,依据具体情况修改。如“Given α inT(V).We write kerα and ranα for the kernel and the range ofα,respectively.”前一句中缺主语,是碎句。结合后一句发现,应合并为“Given α inT(V),we write kerα and ranα for the kernel and the range ofα,respectively.”再如:“If(G,T1)is aθ-pair forP1.Then there exists a proper normal subgroupKofGsuch that(K,T1)is a maximalθ-pair forP1.”这里“If(G,T1)is aθpair forP1.”是碎句,应与后一句合并为“If…then…”句式,即改为“If(G,T1)is aθ-pair forP1,then there exists a proper normal subgroupKofGsuch that(K,T1)is a maximalθ-pair forP1.”也可不合并,而把碎句“If… is…”单独改为完整句“Let…be …”,修改为“Let(G,T1)be aθ-pair forP1.Then there exists…”相反,粘连句指两个句子连在一起,中间缺少适当标点和连词。如“LetT1=R2×…×Rsthen it can be easily checked thatT1=(P1)G.”其实是两个句子,可分开表达,改为:“LetT1=R2×…×Rs.Then it can be easily checked thatT1=(P1)G.”或把前句句点改为分号:“LetT1=R2×…×Rs;then….”也可加入连词 and,修改为“LetT1=R2×…×Rs,and then…”又如“Note thatDN<B,we can easily see thatA=Bis isomorphic to a subgroup of a homomorphic image ofCN=DN.”两个独立句连在一起,中间用逗号分隔,也是粘连句。可加入连词and连接两个句子,改为“Note thatDN<B,and we can…”或把前句句点改为分号。另可把Note改为Noting,使前半句变为现在分词短语,即“Noting thatDN<B,we can easily see that…”

(五)修饰语使用问题

修饰语使用中常见问题包括修饰语错位、悬垂修饰语两类。修饰语应尽量靠近修饰对象,若修饰语与修饰对象间插入其他成分,可能引起误解,形成修饰语错位。如“The maximal vectorvγis nonzero whereγis in the setPsatisfying N+·vγ=0.”分词短语“satisfying…”紧跟在“the setP”后,似乎是修饰集合P,但作者原意是修饰主语the maximal vectorvγ,可改为“The maximal vectorvγsatisfying N+·vγ=0 is nonzero,whereγis in the setP.”(把“satisfying…”提前)悬垂修饰语,指句子中短语(包括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和介词短语)与句子主语无联系,即短语逻辑主语与主句不一致。悬垂修饰问题更多发生在句子开头。这类错句会破坏语句连贯性,引起读者误解。如“Checking the subgroups ofA,it has no subgroup with orderq.”句中主语是it,指代A(在文中指代数里的群)。而句子开头的分词短语“Checking the subgroups ofA”意思为“检查A的所有子群”,其逻辑主语显然并非句子主语(群A)。可修改为“Checking the subgroups ofA,we see that it has no subgroup with orderq.”让“我们”来检查这一动作,这时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和句子逻辑主语一致。

(六)连接词使用问题

连接词如使用不当,会导致阅读障碍。在连接词使用方面,需留意的问题包括:一是连接词多余。在一些固定表达方式中随意添加连接词,形成多余连接词,破坏原有句式。如“Since the residue field ofO’coincides with k,then the degree ofK’ overKcoincide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amification index ofO’overO.”句中sinc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表示“因为”,逗号后是主句,then多余,应删去。二是连接词选择欠妥。如“ThenUsatisfies a permutation identity if and only ifUforms a normal band ife=1.”句中已有if and only if(当且仅当),后面又出现if,读来不顺畅,后一if可改为when。三是therefore、however、moreover等连接副词如位于句首,其后要用逗号隔开,如“Therefore,we may assume thatDis infinite.”另外,不能用连接副词代替连词,如“This element belongs toJ(A)sinces(aa’-1)=1,hence the classcx,adoes not depend on our choice ofa.”其中错把连接副词hence当连词,造成句子粘连。可修改为“This element belongs toJ(A)sinces(aa’-1)=1;hence,the classcx,adoes not depend on our choice ofa.”(hence前的逗号改分号,hence后加逗号分隔。)

(七)否定范围问题

否定的使用中要注意否定范围,有全部否定和部分否定之分,特别要留意all、both、every、each等词与not连用形成部分否定(表示“并非都”)的情形。如“Of course,any functionkdoes not define a multiplier onC.”句中any和not构成部分否定,意为“并非任意一个函数k都在C上定义乘子”。但联系上下文并与作者沟通后确认,作者实际要表达“任意一个函数k都没有在C上定义乘子”,即“没有一个函数k在C上定义乘子”,故应改为全部否定“Of course,no functionkdefines a multiplier onC.”

(八)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混用问题

在向世界性语言演变过程中,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差别正快速消失[13]。在使用正式文体的学术期刊中,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间差别不大,但仍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拼写方面。同一篇文章中应保持一种风格,避免将英式、美式英语混用。如center、color、focused、specilize是美式英语拼法,centre、colour、focussed、specialise是英式英语拼法。很多作者在写作中没有注意到美式与英式英语的区别,用词较随意,造成一定拼写混乱,编辑加工时应予以纠正统一。

三、提高英文科技期刊语言加工和润色水平的建议

语言质量关系到期刊出版质量。英文科技期刊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必须把好语言关。保证英文科技期刊的语言质量,编辑要有足够专业知识储备及英语语言知识,要具备甄别英语语言正误的能力,同时具备较高英语书写和修改水平,这样才能完成稿件语言加工和润色。根据调查,相当一部分英文期刊编辑的英文书面表达能力薄弱,不能胜任语言编辑及加工润色工作[14]。因此,英文科技期刊要提升语言质量,首先要提升英文编辑队伍英语语言文字能力。

(一)组织丰富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

目前,科技期刊英文编辑的业务学习基本为分散式,多依靠编辑部内部师徒式“传帮带”。这种传统编辑职业继续教育方式有一定局限性。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大多非英语专业出身,在英语语言知识尤其是科技英语写作水平上还需提高。《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七条要求:“出版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积不少于72小时,由此作为出版职业资格等级、责任编辑注册的依据。”系统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应成为科技期刊英文编辑提高语言编校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从现有各类编辑业务培训来看,针对英文编辑专业化的培训很少。总体而言,建议在以下方面加强针对英文编辑的业务培训。

首先,增加英文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机会。我国目前英文编辑培训很少,且较分散。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每年仅举办一次“科技期刊英文编辑培训”且名额有限,另有一些由其他省级单位或其与国外出版商合办的培训。随着英文学术期刊发展,英文编辑队伍不断壮大,英文编校业务专业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有关部门应组织更多英文编辑继续教育培训,为英文编辑提高编辑能力提供更多机会。其次,丰富英文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现有英文编辑继续教育课程内容较单一陈旧,多数停留在英文标题、摘要及参考文献讲解上,已无法满足国际化、信息化发展形势下不同学科英文编辑的工作需要。从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实际工作需要考虑,培训内容应扩展为三方面:一是英语语言培训。包括讲解基本语法和词法句法、科技英语写作特点,并针对期刊所属学科加强专业学科英语培训,以提高英文编辑语言加工润色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二是编辑业务培训。英文编辑应具备一定编辑业务能力,培训需融入编校知识和技能、组稿策划技巧,与专家、作者的交流技巧,以及期刊管理与营销等方面知识。三是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期刊所属专业范围,应为英文编辑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使编辑在语言编校时能从学科角度分辨语言错误,避免因缺乏相应专业知识而发生错修和错改。再次,业务培训方式要多样化。现有英文编辑业务培训多是统一集中授课,不利于编辑互动,且很多编辑无法脱产学习。除集中授课外,还应采用灵活方式培训,如网络授课,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沙龙讨论、会议交流,增加编辑间互动;考察参观,实际了解其他期刊的经验方法。

(二)多途径提升编辑能力

要做好语言加工润色工作,科技期刊英文编辑应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素养及专业素养。因此,科技期刊英文编辑应注重学习和积累,利用多种途径提升能力。第一,加强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科技英语文体特色及期刊所属专业的学科英语写作知识。阅读有关英语语法知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和编辑专著,掌握必要英语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第二,经常阅读原版英文科技文献,向国外优秀期刊同行学习。大量阅读原版英文科技文献,是熟练掌握英文科技写作语言使用技巧及行文规范、提高英文语言编辑水平的有效途径。国际知名刊物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如文章标题简洁精准、摘要撰写专业、行文逻辑性和连贯性高、专业术语规范表达。一些知名国际刊物还会评选优秀论文。科技期刊英文编辑可选择相关专业国际知名刊物阅读,积累词汇、句式、搭配、时态等恰当表达方式。第三,建立编辑业务档案,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提高。保存修改过的稿件,及时整理编辑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建立编辑业务档案。定期重新审阅,有意识地加以对比,认真反思、仔细揣摩,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语言加工能力。第四,向审稿人和作者学习。精通英语的审稿人往往会对稿件表达提出意见,可学习审稿人在审查报告中提及的语言表达问题和修改建议。同时,编辑也要向英文写作水平较高、论文语言质量好的作者学习。第五,合理使用工具书和网络,关注科技语言新变化。随着科技发展,新专业词汇不断涌现。编辑需注意查阅最新版字典工具书、掌握常用网络搜索工具,利用工具书和网络检查核对陌生词汇。第六,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专业会议,注重交流学习。走出去参加业务培训,及时了解最新英文科技期刊编校知识和规范;与同行交流编辑经验,向资深编辑学习经验;参加专业会议,了解学科动态和热点,针对性地了解掌握新动态新热点问题的相关英文表述。

(三)建立多层次语言质量检查机制

提高我国英文学术期刊语言质量,督促学术期刊做好编辑加工润色工作,还应在编辑部和期刊社、行业协会和学会、地方及国家主管部门多层面建立语言质量监督检查机制。首先是编辑部或期刊社内部自查机制。编辑部和期刊社应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以保证刊物的编辑与出版质量,还要定期组织期刊自检自查,分析刊物英语语言质量情况并制定完善对策。其次,可依托行业内专家学者力量,对行业内英文学术期刊及涉及英文著录项的学术期刊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英语语言与编校质量检查工作,梳理本行业学术期刊在英语语言编校方面的问题。再次,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作为地方主管部门,每年年检时应把被审期刊的英文语言和编辑质量纳入审查范围。最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国家主管部门,有必要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英文学术期刊语言编校质量检查。语言质量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期刊主办单位,促使期刊重视语言质量管控。

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发展迅速,但与日本、韩国等相比,英文学术期刊在学术期刊中占比较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下,包括英文科技期刊在内的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必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此,英文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加强英语语言知识及科技英语的学习,认真做好语言加工和润色工作。同时,期刊社及各级管理部门需共同努力,确保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化发展上不因语言质量受阻。

猜你喜欢
冠词润色主语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冠词(一)
润色让作文更有文采
有无冠词 意义大不同
图说
删繁就简更向好 润色增彩方显美
冠词讲与练
冠词缺失与中介语句法损伤研究
盘点高考中的特殊句式(二)
青苹果(2014年2期)2014-04-29 20: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