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志强,娄建玮,任培华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深化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职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是抓好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而课程建设又是专业群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核心素养理念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核心素养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通过关键素养的培养实现个人的成功和推进社会良好运行,目标指向了“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而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这些都与核心素养理念的内涵基本一致。因此,以核心素养理念推进和引领专业群课程设计理念、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等,对专业群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互联网+”、工业4.0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产业展现了产业内容创新化、技术更新快速化、能力要求复合化的特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具备较强的技术技能,同时要具备开放共享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技巧,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推进专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和理念。因此,电子信息专业群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定位在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改革,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自由发展,激发学生创造力,是专业群素质教育的具象化。然而,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忽视了有利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清晰
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相当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了SIYB、KAB等课程体系,仅仅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办一个企业”,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普遍存在功利性,倾向于采用经济效益评判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品格塑造的本质作用。
2.创新创业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大都远离第一课堂和专业教学,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孤岛化。许多高职院校以创新创业竞赛指导代替创新创业教育,或者只是开设了部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课程设置条块离散,尚未建立一个依次递进、有机衔接、有效融合、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引导,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形成。
4.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知行分离”的倾向,重书本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由于缺乏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培养失去基础。
潍坊职业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群以胜任力和创造力开发理论为依据,从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模型,并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构建了分段培养、能力递进的“通识培养+赋能训练+项目实践”三层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注重情景、体验的三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融会、综合创新思维的课程内容改革,解决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清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教育模式不科学等问题。
1.建立专业群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模型
胜任力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概念,指为完成某项工作所应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创造力结构理论是现代心理学领域中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它认为创造力绝非一种单一能力,而是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等要素的复合。高职教育是面向就业、面向职场的教育类型,属于胜任力理论的适用范畴,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是“创造”,也属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研究内容。因此,结合胜任力理论和创造力结构理论,并通过对50多家高职院校和电子信息类行业企业、200多名高职院校近三届毕业生、创业学生调研,建立了包含职业精神、创新创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5个维度和20项要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模型。依据该模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群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向,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2. 建立分段培养、能力递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根据核心素养模型,建立分段培养、能力递进的“通识培养+赋能训练+项目实践”三层次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问题。
(1)分层设计课程目标
第一层次通识培养以创新精神、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基于创新创造的思维体系;第二层赋能训练重点培养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培养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第三层项目实践重点围绕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针对有创业团队和成果的学生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企业家精神”以及运用创新创业原则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型创业者”。
(2)分类开发多元课程
图1 电子信息专业群大学生职业能力模型
以创新教育为主线,构建了以“创新思维”为代表的通识类课程、以创新教育模块嵌入专业课程为代表的模块嵌入式课程、以创新实践为代表的实践类课程,形成“通识培养+赋能训练+项目实践”分段递进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在第二课堂中从创新创业认知基础、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用。第一层通识培养增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创新思维》等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以每周开展一次创新创业大讲堂、每月开展一次企业家进校园、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学子母校行等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载体,塑造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文化生态,让学生认识创新创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第二层次赋能训练开设了专业实训项目、企业课题、交叉专业研修项目等模块嵌入类课程,并设立了分方向的学期综合实训项目作为创新创业实操类课程,以专业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建立以“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大赛为引领的第二课堂,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大赛的经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
第三层次项目实践开设法律咨询、创业投融资、企业管理、产品经理等中小微企业创业实务类课程,使学生掌握创办初创企业所具备的知识,并在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开展项目模拟实践和创业实践。
3. 实施融合创新思维的课程内容改革
将创新理念和知识融入课程内容,建立了工作过程和创新过程双驱动的课程内容分析机制,运用建构主义的图式理论,根据 “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突破-成果验证”四个阶段的创新思维过程,设计并使用了反思画板等5种创新思维工具,实施了包括问题(Problem)、设想(Ideate)、原型(Prototype)、测试(Test)四个阶段的PIPT教学模式改革,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基础的团队式、行动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学项目或某个时段、某个章节的完成就是一个创意设计或者创新创业的过程。
4.构建了注重情景、体验的三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创智启蒙+创新赋能+创新实践”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重点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
第一层注重创智启蒙、开拓视野。与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共建精益创新创业实训室,开展创新创业认知实训。全面开放共享专业群实习实训资源,与济南鸿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互联创新等5个工作室,由校企共同制定项目培训计划,企业派技术专家实施培训,参加培训学生的技能水平到达行业标准后,开始承担制作企业真实项目。
图2 以VR虚拟校园实训项目为例的课程设计
第二层创新赋能注重体验训练、培养能力。与山东火狐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智炎众益合等企业成立了VR虚拟现实、跨境电商等8个“四创(创意、创新、创造、创业)融合”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引入企业真实的平台和创新创意产品开发项目,真刀真枪演练,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层创新创业实践注重对接市场,创业实战。建成了集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投融资、成果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潍坊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中心,为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平台。一是推进虚拟情景式教学,模拟基于创新创业的环境,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二是依托学期项目综合实践项目、学生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5.建立健全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四协同”育人机制。成立由“校政行企”组成的电子信息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和“校行企”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施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四协同”育人机制,统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与潍坊创业大学等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智能制造、VR设计等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合作推进创新教育,合作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嵌入、企业创业项目引进、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与区域内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合作,输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1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个潍坊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泰山学者工作室等产学研平台合作,以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横向合作项目为载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创业项目。
构建适合高职特点的激励机制。制定《潍坊职业学院学分制改革办法》等13项配套制度引导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如在学生的学业管理和学分取得上,采用学分积累或转换的方式,对学生在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学分认定和转换,激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针对师资结构不合理和教学能力不强的问题,与行业企业共建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创业导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专项培训、组织教师赴企业挂职交流、开展境内外创业教育专项研修等,重点培训了16位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侧重开展创新创业基础教学和创新思维提升教学;企业导师重点辅导实训和大赛;依托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产业园区等平台,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重点帮扶项目开发和孵化、转化。
1. 理论创新: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模型
结合胜任力和创造力结构理论,经过调研与归纳分析,提出了契合产业需求、符合创新创业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模型,包含职业精神、创新创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5项要素和20个维度。该模型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出发点,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指南。根据该模型,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发流程。
2. 方法创新:基于核心素养模型,建立了课程体系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为指导,修订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以创新教育为主线,构建了“通识培养+创新赋能+项目实践”分段递进的创新教育课程;以创业教育为主线,从创新创业认知基础、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专业能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及创新能力;以三级大赛为引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3.实践创新:实现了创新思维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
根据创新思维形成的四个阶段,设计并使用了5种创新思维工具,实施了PIPT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创新思维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的方法论。开设了5轮验证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人才培养中进行了全面推广和深度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