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学会读图是第一步。遗憾的是,虽然不少教师很重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但是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只一味让学生自己去读图,这无形之中影响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效果。笔者通过读图“三策”,着力提升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实效,以便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图文时代。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其重点是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以真正读懂其中所隐藏的深意。而平面图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中最为普通的一种,是帮助学生沟通课堂与生活的重要桥梁。教师引导学生对平面图进行解读,不仅有利于学生从中习得读图技巧,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平面图就是地图,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因而选取的这一类非连续性文本应该是充满童趣的,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而不是非常专业的地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平面图,小组交流表达相关内容,以便激发他们交际的欲望。
针对教材中口语交际的“问路”与“指路”这一内容,如果仅凭学生语言叙述,往往会因为表达不清楚而导致交际失败。对此,最好的方式则是引导学生借助平面图进行表达。如结合图书馆的方位创设问题情境,即明明要去图书馆,不知怎么走。对此笔者先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做指路者,让学生说说怎样给问路人指路,接着出示相关平面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拍摄了路上相关标志物并通过多媒体在平面图上进行呈现。在交流中,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相应标志物进行指路,这样不仅具体形象,还能帮助问路人迅速找准方向。
案例中笔者对平面图的教学,不仅联系了学生生活,还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将相关生活体验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提高读图效率,笔者认为重点应是解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解读,重点是通过观察、提取平面图中的有关信息,使他们头脑里形成相关画面,继而进行口头表达。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效率,还能夯实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让学生学会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抽象的图的信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交际方法固然需要结合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指路方式,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必须告知其标志物,一定是比较显眼有特点的标志物,学生才能给予方向远近的叙述。这对于在现实中学会给他人准确指路非常重要。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统计图也非常常见。相比其他表示方式,统计图相对简明扼要,概括性强,能够非常精确地提供相关信息。对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迅速获取相关信息,为进一步深入图文阅读奠定基础。统计图种类繁多,比如条形、圆饼形、点形等,一般情况下学生接触的大多是条形统计图。在具体教学中,统计图将相对抽象的数字或者一些分散隐藏在文字中的数字进行集中呈现,帮助学生在对比中引发认知冲突,继而推促他们进行思考,为进一步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奠定基础。
比如针对《狼和鹿》一课中涉及鹿的几个数字,即“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由于这些数字是分散在文本之中,笔者通过相应问题提醒学生思考鹿的数量变化,他们虽然已经认识到鹿的数量变化归根到底是源于狼的数量变化,但这种认识更多是一种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思考,无法从深层次理解由于人类的“好心”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结果给生态带来灾难这一主题。因而在具体教学中,笔者直接通过条形统计图呈现相关数字,横轴为时间,竖轴为鹿的数量。通过条形统计图,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很快就认识到这一切都是源于人类的“好心”,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继而形成了一定的环保意识。
对话是阅读的基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也需要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解读图文。案例中,教师借助统计图,把相对分散的数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为重要的信息,为进一步解读文本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来说,通过统计图呈现的相关数字,其中狼和鹿的相关数量变化能够引起他们认知上的强烈震撼,学生在惊诧于数字巨大变化中也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针对统计图的运用,教师也可以呈现部分统计图,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去补充完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在教学中一提到实践,很多教师就会联想到综合实践活动,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阅读教学也有实践,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文本内容,结合文本内容创作图文,则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借助一定符号串联整个文本内容,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想象创作,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列表格。具体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刚接触文本,对文本内容还停留在一知半解上,那么要求他们创作则是不可取的。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组织他们进行创作,不仅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阅读实践问题,一举两得。
比如教学课后练习题,即“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时,大多数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大致说说这首诗的内容。从处理方式来看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是加深学生理解的一种常见方式,但是学生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感性上,还没有结合实际进行运用。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呈现相关信息,即星期六是晴天,而星期天有雨,大家都不想去西湖,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广告宣传画。大多数学生不仅按照自己的想象绘制了西湖风景图,还结合诗句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西湖晴雨的不同风景,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效果很好。
案例中,笔者组织学生创作广告宣传画,前提是要学生读懂诗句内容,读懂广告目标以及相应的设计意图。这里笔者提醒学生,广告宣传画的对象是学生,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应充满童趣,充满惊奇。不少观画者的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观画者的实际,尽可能把西湖有趣的一面呈现出来。笔者引导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不仅解决了阅读问题,还引导学生在理解中运用相关非连续性文本知识,继而对其进行整合,这样就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奠定了基础。
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应意识到其重点应帮助学生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理解。毕竟相比其他文本,非连续性文本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具有现实意义。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文本类型,采取不同对策,以便真正引导学生走进非连续性文本,走进图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