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选择资料才更高效

2018-04-10 01:28王耀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雨果石灰船长

王耀华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仅凭学生课后自觉,在当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似乎效果不大,因此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把课文教“厚”。很多教师也想到了这一点,并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资料拓展,但由于拓展缺乏相应的方法,导致其课堂看似“热闹”,效果却不太明显。对此笔者认为,资料拓展应有明确目的,懂得取舍,并在恰当的时机呈现,以便真正给阅读教学增添色彩。以下是笔者对拓展策略的思考。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拓展内容

当前课堂拓展效率低下,原因之一在于目标意识缺乏。对此教师首先要明确拓展的目标及其意义,明确拓展最终是为了推促课堂目标的达成。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课外资料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拓展:

1.围绕文本背景进行拓展

教材中的文本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样也包含着作者自身的情感。但由于作者所处年代、写作背景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因而单纯依靠文本语言引导学生感悟是不可取的,无法真正做到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文本主题挖掘相关写作背景,以便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如《虎门销烟》一课,仅凭文本内容学生无法充分感知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对此,教师可以围绕文本背景补充以下内容:吸食鸦片的危害及相关图片、当时鸦片贸易对清朝政府白银的掠夺、林则徐的生平、销烟后引发的鸦片战争等。正因为在资料整理中教师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对相关资料进行了选择,所以拓展做到了少而精。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主题,真正理解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还突出了拓展重点,提高了课堂效率,有效推促精彩课堂的生成。

2.围绕文本主题进行拓展

作者常常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对于教材文本来说,其文字的背后有时隐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故事散文也是如此。但仅凭文本语言引导学生品味,很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此教师需结合文本主题进行适当拓展,以便丰富学生的认识,为其情感对话奠定基础。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在轻松和活泼的语言文字中,作者给我们展示出一种天真与童趣,一种精神的自由。但这是萧红想要表达的真正主题吗?对此教师可以先适当拓展茅盾对该书的评价,即“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激起学生探究兴趣后给学生讲解萧红生平,即少年丧母,父亲暴戾,也只有在祖父那里才能享受到一定的快乐,最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这样自然而然就能让学生感知到,萧红这里并不仅仅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还有一种忧伤,淡淡的忧伤。

二、把握拓展定位,选择恰当时机

同样的材料,往往由于拓展的时机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从课堂教学流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导入,推进与总结三个环节。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如何发挥资料拓展的最大价值呢?其直接决定因素主要有两点:文本内容与拓展内容。如《石灰吟》,从主题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古诗,不仅需要学生对石灰进行了解,同样也要了解诗人于谦的个人生平。这些资料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该诗主题,推促学生与诗人进行深度对话。但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环节众多,如何提高拓展效率呢?笔者分别尝试了以下环节:

1.导入环节

在导入过程中,笔者没有直接讲解古诗的内容或背景,而是从生活出发,组织学生讨论石灰的用途,通过多媒体拓展石灰具体用途的资料,让学生在了解其广泛用途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对石灰的认知联系。引导学生对石灰用途的了解,不仅有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且在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为他们深入理解内容、感知情感奠定了基础。

2.推进环节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诗中的“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要流清白”等词语,借助多媒体逐一呈现石灰的制作过程。如结合“千锤万凿”呈现石灰采集过程的资料或视频,让学生感知艰辛;“要流清白”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过程等。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还配以生动语言,或者手势进行讲解,通过这种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资料拓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过程中逐步融入自己的情感,还能推促他们掌握相关知识,继而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总结环节

对于古典诗歌来说,咏物言志是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石灰吟》就是一个典型。但是仅凭文字,学生往往停留在对石灰这一层面的理解,无法与诗人进行对接。对此,笔者拓展了关于于谦的相关资料或生平。如他不屈服,敢于对抗外敌,这可以与“烈火焚烧”这一词语相对应;结果却被陷害,与“粉身碎骨”相对应;最终留名千古,正好对应了诗中的“要流清白”。这样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更好地推促了学生与诗人进行对话,并且在理解诗句主题的同时也读懂了于谦这个人,真正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环节、不同契机进行有效拓展,既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拓展的价值,同样也让整个课堂教学呈现一种“浓缩”,在把课文教“厚”的基础上也推促了课堂的精彩生成。

三、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拓展方式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拓展也应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从拓展的资料内容来看,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从拓展的方式来看,有课前下发给学生的,有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的,还有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寻机导入的,等等。方法有很多,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如针对低年级则需要采取活泼的方式进行呈现,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而针对高年级则可以采取相应文字资料的形式呈现,以便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如针对《船长》一课,笔者就曾选择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拓展:

1.课前整理资料下发

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雨果,笔者在课前对雨果相关的生平资料进行了整理,将其呈现在一张纸上,上面有雨果简要生平,主要集中在戏剧与小说这方面,在右上角还配了雨果的一张肖像图,在生平后面还重点推荐了雨果的两本书,并附以相关书籍照片。最后呈现的是一段话,即雨果对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抨击。这样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也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为学生进一步走近雨果,与雨果进行深度对话奠定了基础。

2.借助相关媒体呈现

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有很多学生对船长的做法表示不理解,认为明明可以逃生,为何要自杀。毕竟生命才是无价的,甚至有学生进行恶意揣测,是否船长在外借钱买船,结果船沉了,他破产了,自然要自杀。面对这种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言论,笔者没有急于反驳,而是通过多媒体补充了当时船长与轮船之间的关系,以及船长的义务与职责等。这样学生不仅正确理解了船长的做法,还对船长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通过这种拓展方式,不仅有助于推促学生与作者情感相融合,还能推促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为准确把握文本主题奠定了基础。

选择资料进行拓展,具体策略还有很多,这里笔者不再一一列举。但关键是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从文本需要出发,能够充分整合资料,并进行有效拓展,在帮助学生补充课外阅读资料的同时,也能推促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雨果石灰船长
电石灰改良膨胀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雨果剃发
不同有效成分的石灰消毒防病效果的比较试验
出发吧,船长
用石灰食盐水浸泡稻草喂牛好
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
雨果剃发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在公司的应用
丢失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