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芳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勇于探索,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纵观当前的小语课堂,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现象寥寥无几。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顾着把知识点讲完,一味地赶进度,还要安排时间练习、复习、考试等加以巩固,根本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提问的时间,学生疲于应付,这就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也逐渐淡薄。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找准提问的切入点(问点)让学生提问(让问),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实际,针对这一问题举例谈三点做法,仅为抛砖引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应该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质疑设问,再通过阅读思考,最终自己释疑解难,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让问”的契机,让学生有更多提问的机会。
教学伊始,学生尚未进入学习的情境。这时,如果能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及时的梳理和整合,那么对于整堂课的教学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在板书完题目,让学生齐读之后,我这样“让问”: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课题中的“我”是指谁?
生:“我”长得怎么样?
生:“我”为什么感到自豪?
师: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就能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提问,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中心,从而为进一步阅读、交流打好基础。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些问题,学生努力想要弄明白却又不能自己解决,努力想要表达却又不知如何去说,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是“让问”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提问,让学生在“愤”“悱”处释然。
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原因:一是樟树外形蓬蓬勃勃,二是樟树本身具有一种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此时,学生仍意犹未尽,特别是课文第5自然段对石榴树的描写,以及第6自然段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的原因似懂非懂,于是我这样“让问”: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课文题目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可第5自然段为什么要描写石榴树?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你的问题也正是我的困惑之处。(师故意装作疑惑)是不是作者写跑题了?(生微笑着摇摇头)那究竟有何目的呢?
生:我觉得,作者是想拿石榴树跟樟树进行比较,突出樟树香气的可贵之处。
师:有道理!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手法,叫作对比。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手法,能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樟树又不是什么稀罕的植物,随处可见。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前合影留念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有深度。宋庆龄故居的两课樟树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又赋予了它们怎样的情感?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来谈谈吗?
生:我觉得这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人们喜爱这两棵樟树其实就是喜爱宋庆龄。
师:为什么说这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呢?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生:因为宋庆龄一身正气,永葆革命的青春和活力与樟树的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是一样的。
师:作者写这两棵樟树,其实是在写谁?
生:宋庆龄。
师:这种手法叫借物喻人。
学生在本课的重点、难点处产生了疑惑,如果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反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思维处于僵化状态。而这时如果能引导学生质疑,再通过讨论、交流,以及搜集的资料来解释心中的疑惑,学生的思维就会处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时,教师再进行巧妙点拨,不断追问,就能轻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时课文中前后有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由此设计问题,可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学生也乐于共同探究。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课文内容本身的种种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来设问,引导学生深入钻研,也许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如《水》中第4自然段描写母亲将一勺水浇淋“我们”全身的感觉,“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照理说,一勺水从头顶浇下来,也就是那么几秒钟的时间,一定很短、很快,瞬间就浇完了。但是,作者的描述却让人感觉到一勺水浇下来,是那样慢,时间是那样长。文章看似矛盾,因此我抓住契机,及时“让问”:
师:同学们,读到这一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水倾注而下的速度应该是很快的,可是作者为什么说是“缓缓地滑过”呢?我感觉矛盾了。
生:还有,作者说一勺水“像一条小溪”,我感觉也是矛盾的,一勺水的量不可能有那么大。
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炎炎夏日,这一勺水给他们带来的舒服感觉。
师:你们也经常洗澡,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生:没有。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因为作者的家乡严重缺水,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洗一次澡的,所以才会有那样的感觉。
师:这看似矛盾的地方正是作者用词的高明之处。
笔者引导学生在文章看似矛盾处大胆质疑,抓住关键词句反复琢磨、品味,让学生悟出作者用词的精妙,而且帮助学生习得了这样的描写方法,为今后习作所用,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语文教师,应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有充分的耐心,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只有在不断的试图提出问题、克服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