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燕
适应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积极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在合作中获取知识,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大致结构是:激趣导入——制定目标——合作探究——反馈应用——总结拓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并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通过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中交流,学会协作与分享,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为例,阐述“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模式的构建,其具体操作程序如下表。
环节师生活动教例: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铺垫引导 ①旧知回顾,导入新课。②教师提供必要的探究素材(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目标的呈现等。) 回顾长方形的基本特征以及周长的概念;通过简单计算已经学习过的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给学生两根长5厘米的红色小棒和两根长4厘米的蓝色小棒。要求:①围成一个长方形;②指出所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并通过不同的方法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说出这样求的道理。小组合作探究 ①自主探究;②合作讨论;③教师参与学生活动过程,并调控整个进程,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用所给的小木棒围成的长方形,并结合图形在草稿本上写出求周长的基本方法;小组长组织组内的成员展开讨论,并交流计算的方法,说一说各自的想法。合作讨论的基本方式①可采用辩论式;②可以采用相互补充形式。最后将结论写出来。组际交流 ①由小组集体推荐代表本组展示学习成果,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师生共同总结与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在各小组交流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结论:①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求其四条边长的长度总和;②计算方法有:5+4+5+4=18(厘米);5×2+4×2=18(厘米);(5+4)×2=18(厘米)。以这样的认识活动为基础,再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三种不同的解法,比较哪一种解法更简便,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周长。最后形成基本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小组合作学习 ①学生独立练习;②组内相互检查、批改;③学生选择探究性练习,自主练习;④教师给予指导。 教师出示如下类型的练习题(第③为提高题):①基本训练。(求已知长方形长与宽的长方形的周长)②生活数学练习。(测量书本、练习封面、桌面的周长和教室的周长)③各自用尺子或三角板自行设计一些计算难度较大的图形,量出它们的长和宽,然后标出来,再进行计算。总结评价 ①小结与思考。(学习内容、过程与方法)②共同评价各小组学习情况。 总结评价:①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请比较长方形周长与三角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有何异同?②本节课表现最佳的合作小组是那一组呢?③本节课我们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积极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等入手,灵活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作是一个主动、积极、有意义的过程合作学习要有一定的价值,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有价值的合作学习活动,而不能随便什么学习内容都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比如问题解决方案比较简单,开展合作学习毫无价值,同时防止教师错误认为:学生围在一起讨论问题就是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制定有利于展开合作的目标结构,并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发挥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这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明确合作学习的主题,制定相应的合作规则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合作学习的主题,并对合作学习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合作的规则,并要求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内成员给予他们帮助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主动参与,并获得体验与感受。例如:苏教版教材中很多的数学探究与实践的学习素材,教师可以将之渗透于合作学习活动中,通过设置合作学习主题,并引导他们在合作学习前独立思考并整理思路,形成学习成果,然后再开展合作学习,鼓励每位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明确各个成员的任务,并防止组内分工的刻板化明确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在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后,积极合作分享,组内相互帮助,产生思维活动火花,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当然,防止组内分工的刻板化,过于机械式学习,而失去合作学习的机会。只有通过这样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和提高。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的合作学习,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