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朋志 王永志
摘 要:本文从职业指导、做学合一、职业道德培养这三个方面梳理了相关民国职教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开展职业教育实训仍有积极指导意义,研究和梳理民国职教思想为继承和发展职业教育思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例证。
关键词:民国职教思想 职业教育 实训
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职业教育为我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它植根于那个战火纷飞、西方列强入侵的时代,诸如黄炎培、庄泽宣、张謇等爱国实业家和思想家秉承实业救国,大力发展实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和发展丰富的职教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因此,以史为鉴,梳理和整理有代表性的民国职教思想,对我们今天利用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教育实训有指导作用。
1 职业指导
黄炎培认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天赋能力,职业教育有利于谋求人和职业的完美组合[1]。
庄泽宣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1925年,他在清华学校利用职业指导理论开展清华学校职业指导实践活动,并写了《职业指导实施》一书[2]。王志莘主张根据人的知识技能和禀赋进行职业指导,他翻译了哈佛大学《职业能力测试表》,该表从智力、体力、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试,以判断某职业是否与本人相符合,这种在入学初期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3]。
顾树森积极引进西方职业指导以构建中国职业指导理论。顾树森是我国最早认识到职业指导在西方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教育家之一,早在1917年,人们对职业教育心存疑惑之时,他就在《德美英法四国职业教育之实况》中开始宣传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的发展状况[4]。
从上述职教思想可以看出,这些职教思想家学习西方先进的职教理论,结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注重人的发展,注重职业状况和兴趣、发展的统一。
2 做学合一
黄炎培[5]主张:“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刘湛恩[6]针对当时重理论轻实习的教育模式批评道:“我国的职业学校终日读书,绝少实习,纵然 实习,亦多属敷衍了事。”陶行知[7]也强调教学做合一,他认为“事怎样做便怎么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
章益[8]认为:“大家不把职校当作职业准备之所,亦因为职校的课程和实际职业的需要相差太远。无论农工商科,所学会的本领全是些书本知识,遇到实际问题,不免茫无头绪。”实业家张謇[9]说:“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业之竞争也。农工商业之竞争,学问之竞争,实践责任合群阅历能力之竞争也。皆我学生应知应行之事也。”因此,他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地兴办专门教育的实习场所,以陶冶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以上职教思想都强调做学合一、知行合一、手脑并用。
3 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他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他认为培养的人要适应职业环境,切合职业界的需要等[10]。黄炎培[11-12]认为:“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诸君须知,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诸君既知,人不可无业矣。更当知任何职业,必须积小为大,先轻后重。吾敢断言,今之当大任者,即昔日服微末之务而不以为小者也。吾更敢有断言,今之不屑服微末之务者,即他日并微末之务而不得者也。”张謇指出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他说 “一国之立,必有其本。本何在?在道德。”“科学者艺之事,艺非德行,体薄而不立。德行非艺,用狭而不行,不立不行则才不足,而人之恃以为生者不周,顾求其足与周,乃中学以上至大学分科之事,若初高小校所必须养成惟德与行。盖卒西校业而不升学,为农,为工,为商循旧有之习惯技能亦足谋社会生活。惟不德不行,为人所不齿,即社会所不容,故德行为重而艺次之,若中学以上,则为大学分科之备,故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非德行不行[13-14]。”以上职教思想充分肯定了职业道德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因为职业道德乃做人之本,立业之本。
4 现实意义和启示
4.1 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教育当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当以学生为本[14]。学生本身的禀赋、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长处不同,当前职业教育基本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能適应艰苦工作环境的能力; (2)职业教育的实操基本课程较一般课程难度大;(3)较强的动手能力。如无论是理工科的各种机械、模拟软件的使用,还是文科类职业的技能培养,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以适应社会职业市场的技术要求。这些要求较高,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和适合本专业,所以,在选择该专业时就应当接受有效的职业指导,再决定自己是否选择该专业,从而避免不喜欢专业,逃避实训等情况发生。即使学生选了不太适应的专业也需要对其实行全过程的职业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发展,如有的学生喜欢实验室工作,可以引导他(她)往软件使用和数据分析方面发展;有的对工艺操作感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向从事工艺操作方向发展,总之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充分利用其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能够做到“敬业乐群”和“裕国利民”。
4.2 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在强调“专业技能”提高时,我们可能忽视了职业道德培养,这将会直接导致敬业精神差、责任心不强等不好的后果,当前社会上部分人对职业教育有偏见,总以为“学而优则仕”,学生就业就是在“体面”的办公室办公,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在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部分学生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合作意识、缺乏集体观念,所以,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促使其爱岗敬业。
4.3 做学合一、手脑并用
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言,“工匠精神”和专精尖的技能操作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来讲,有些专业(例如工科的一些具有危险性操作的专业)职业教育实训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有些企业就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实训,所以我们可以依托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做学合一:(1)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加强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2)从思想上对专业实训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进行反复强调做学合一、手脑并用的重要性。(3)从课程上开发一系列理实一体课程,加大毕业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等纯实践课程的比例。(4)基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了开放式管理,利用课余时间对本专业感兴趣并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开放,实训效果良好。以上做法深刻地体现了上述这些职业教育家的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做学合一思想。尽管如此,受条件限制,我们职业教育实训仍有极大的发展必要和空间。
4.4 提高师资实训指导水平
陶行知先生提出“自必以能生利之人为限”。因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人生利者”“故职业教育之第一要素,即在生利之经验。无生利之经验则以书生教书生,虽冒职业教师之名,非无所谓职业教师也[15]”。专业实训教师不但要懂理论知识,要懂教法,更要掌握职业技能实训所要求的技能。陶行知认为“经验、学术、教法三者皆为职业教师所必备之要素,经验尤为根本焉[16]”。因此,职业教育实训指导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设备和去企业锻炼的机会,锻炼并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5 结语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起源,它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17]。职业教育实训作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重要的环节,可以有选择性地利用和借鉴其思想指导我们开展实训。在实训中,我们将以人为本,注重职业指导,职业道德培养,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不断提高教师的实作水平,安排合理的考核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实训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平. 由改良到革新:从实用主义到大职业教育主义—1913~1926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简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5):64-67.
[2]汪莉. 庄泽宣职业指导思想及实践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9):87-91.
[3]谢长法,李红梅. 王志莘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4):65-68.
[4]谢长法. 顾樹森与职业教育[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9):70-74.
[5]费重阳. 试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及现实意义[J]. 教育与职业,2000,(08):4-7.
[6]陈锦秀. 刘湛恩职业指导思想的现代科学性及启发[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04):395-399.
[7]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谢德新,谢长法. 民国职教知识分子的救国理想及历史境遇[J]. 广西社会科学,2013(09):129-132.
[9]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三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0]张玉梅. 民国初年蔡元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J]. 黑龙江史志,2008,(12):75.
[11]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华职业学校十五周年纪念(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69.
[12]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6-177.
[13]张兰馨.张謇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57.
[14]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80.319.24.
[15]佘纪章.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08(03).
[16]王伟华,陈丽君. 陶行知乡村实业教育思想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6):57-61.
[17]李峻,刘艳春.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述评[J]. 职教论坛,2016,(13):92-96.
责任编辑 刘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