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的力量实现“美”的效果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2018-03-28 10:21李瑞军
昌吉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美学主体

李瑞军

(中国矿业大学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 徐州 221116)

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兴未艾,但学界对教育方式、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研究较多,相比之下,较少研究受教育者的接受情况,对接受规律的探索与思考还不够,总体来说还处于初始阶段。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来加以审视、研究,这代表着一种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变革和延伸,也就是从教育以灌输为主转向教育与接受二者并重。在新形势下,重视对受教育者的接受情况进行研究,为有效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提出了客观要求,开拓了重要路径。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与改进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联系,解决了这一问题,就意味着工作中重要一环的解决和把握。

一、“美”的关系:接受美学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与释义

作为一个著名的美学流派,接受美学,又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的教授姚斯和伊瑟尔创立,作为一个基于读者接受而建立的理论体系,其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探究作品本身转移到研究读者的接受情况。20世纪80年代,接受美学传入我国,为我国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对我国的美学理论及其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姚斯指出,没有经过读者阅读、体味和理解的文学作品是没有意义的,作品的意义、价值和活力,正是读者的阅读所赋予的。在他看来,接受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消极过程。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他提到,作者、作品和大众组成了一个三角形,而大众作为这个三角形中的一部分具有能动性。只有经过读者不断的传递、参与、阅读、接受和理解,文学作品才能够不断焕发新的光彩。[1]而就在阅读中读者所发挥的作用而言,伊瑟尔从读者与文本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读者与文本互动的阅读理论,他认为只有依靠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的不断主动探索,才可以促使文本意义的发生,而这一过程又非常依赖读者的思维加工。

综上所述,在方法论上,“接受美学”的重要特点是以读者的视角来进行文学研究,注重强调在文学过程中读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读者的审美接受与作品的存在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这一基础上所形成的读者中心论这一观点,则充分表现了读者所发挥的自身能动性而非被动性的作用,也突出了读者作为接受主体的地位。

(二)借鉴“接受美学”理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鉴“接受美学”,有利于教育者站在接受主体即学生的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可以有效推动教育效果的提高。“接受美学”认为,作品被接受,与读者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样,作为一种信息传播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也受到接受主体即学生的影响,并由其决定,倘若信息满足学生的需要并符合传播规律,那么就会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发生内化,产生更好的效果。相反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则会引发传播阻碍,进而导致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以教育者为主体的观点“我要教什么”到以学生为接受主体的观点“我要怎么教”的转换势在必行,在这种思路的转变中,“接受美学”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契机。

同样,运用“接受美学”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在这一理论中,整个接受活动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包括作者、接受的环境、接受媒体以及接受的双方即主客体等。与之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开展和进行中有很多类似之处,其中分别表现为:作者与教育者相类似,接受的主体类似于学生,教材或活动同客体类似。另外,互联网及新媒体工具为接受媒介,接受环境则由网络环境和校园环境组成等。“接受美学”理论高度关注接受主体,为教育者就接受主体的接受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切实有效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提高教育工作实效。

二、“美”的借鉴:接受美学对网络思政政治教育接受的借鉴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期待视野,指的是“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对文学作品综合形成的欣赏水平和要求(包括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等),表现为在具体阅读中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基于个人因素及社会历史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心理上往往会形成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同时,读者自身的“期待视野”并非是格式化的,它会随着读者自身修养的提高而进行不断地改变和重构。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待视野”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受教育者的个人经历构成了教育过程中的“期待视野”,他们往往会按照既定的期待视野去对教育内容进行审视并进行能动认知,这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而言,教育主体需要对其固有的“期待视野”进行有效分析,引导其将新旧视野相结合,达到有效的“视野融合”这一目标,实现良好的教育预期。相反,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无视接受主体的合理需求,受教育者会产生“期待受挫”,这就弱化了教育效果。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必须要尊重接受主体的自身需要。

(二)“召唤结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

目前,学界日益重视加强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接受美学认为,作者的写作内容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读者的阅读接受。最初的作品只是作者提供的一个未定性的文本,只有在经过读者阅读后具体化这一过程后,作品才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未定性是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的特点,文本的意义空白和其未定性的特点架起了一座作者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相连的桥梁。文本的空白度与未定性越大,那么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就越大,文本本身就越有可能为读者所接受。具体化是指读者阅读中的接受过程,这是对读者阅读的再创造,也是实现读者对文学作品接受的重要环节。在这种情况下,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就构成了文本作品的基础结构,即所谓的“召唤结构”。[3]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空白”要求教育主体为教育客体也就是受教育者留出空间,以供其接下来进一步的阅读、想象与思考,而就对“第一文本”的接受而言,受教育者需要凭借自身来弥补“空白”,去体验。

(三)“审美经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力点

所谓“审美经验”,是指读者在作品接受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包括直接、间接、感性和理性经验,这种经验由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4]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角度来说,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接受主体同样也有“审美经验”,读者往往会选择接受符合自己审美经验的书籍,而拒绝与自己审美经验相悖的作品。美国政治心理学家威廉·F·斯通认为,只有考虑接受者的知识和审美经验,才能将讯息最有效地传达出去。[5]而要发挥“审美经验”的积极作用就不能忽视接受美学中提到的“美学距离”,这一“美学距离”是适中的、适度的,它存在于作品与审美经验之间。如果太近,读者易角色化,审美接受失控,而如果太远,读者则会远离作品。这启示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不能成为传声筒,又不能脱离现实。近年来网络流行语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良好运用便是“审美经验”的一个例证,如果单纯使用一些“大白话”或者“社论化”的语言,会使“美学距离”放大,而影响接受效果。

(四)“第二文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第一文本”指的是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而“第二文本”的形成则是读者结合自身的期待视野对“第一文本”进行一系列个性化解读、使其渗透着个人的思想感情,形成个人与文本之间的沟通与对话的再创造过程。[6]从接受效果来说,可以有效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应当取决于“第二文本”,而不是“第一文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教育主体特别重视“第一文本”,对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进行精心准备和选择,但对于“第二文本”的关注则不多,或鉴于调研规划、信息采集及量化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选择终止。实际上,对教育客体“第二文本”的主动关注与研究,理应成为认清教育客体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同样,接受美学还认为“对于读者来说,在第一文本即同一部作品相同的情况下,第二文本会因人而异”。这也要求教育主体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差异,确保教育实效性。

三、“美”的启示:接受美学视野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一)正视接受需要

需要一般指的是人针对某样东西产生缺失感并希望获得它的情景中出现的一种内心动机,人的需要表现出了接受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当接受主体产生需要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感受,进一步构成内在的动机,推动接受主体去搜索目标并进行内容选择,这也是对外来信息接受的一种活动。而按照对象需要的性质分类,我们还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体现的是个人意识对社会意识的依赖,而物质需要则是人对物质产品的依赖性,在多数情况下接受主体思想的精神需要在政治教育活动中可以得到积极的反馈。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由于接受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特征,受教育者会以自身“期待视野”为出发点,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认知、判断和取舍,最后形成“第二文本”,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因此,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尊重受教育者的接受需要,因需施教,才能实现接受主体的有效接受。

(二)优化接受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们从事或开展某一目标活动的动力,是带有目的的需要,而需要则是产生接受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在内部需求与外部因素的相互结合与作用下,个体才会产生接受动机,进而产生接受行为。接受动机的优化则是指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接受动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需要对接受客体的接受动机进行匡正,指引接受客体甄别外界信息。所谓动机的激发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通过一定的引导,将接受客体处于潜伏状态的接受动机引入活跃状态,推动其形成接受活动。而接受动机的培养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措施,促使接受主体将缺失或低水平的接受需要,转向较高水平接受需要的进程。

(三)关注接受兴趣

兴趣是“人们极力追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意识倾向。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而言,它表现为人们自身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7]接受兴趣以接受需要为前提条件,是接受主体对于外部情景的个性认知和积极态度。一般情况下,人们面对个人的兴趣点显露出积极的态度,而兴趣正是产生于投身某种活动或者解决某种需要使人在情绪上得到的满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接受主体而言,接受兴趣的有无意义举足轻重。如果充满兴趣,那么受教育者就会积极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可以身心愉悦的完成接受过程,并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充分重视接受主体的兴趣需要,采取灵活丰富的教育方法,以接受主体的兴趣为切入点,摆脱强制性和被动性的接受过程,调动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取得理想教育效果。

(四)重视接受情感

作为接受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途径,情感是接受主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接受客体满足的心理体验。人类的所有认知活动,都实现于适度的情感推动。符合接受主体的愿望以及需求的事物,都会使接受主体产生积极、愉悦的正面体验,反之如果违背或不能满足接受主体的意愿或者需要,则会使接受主体产生消极、沮丧的负面体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是人,因此接受主体的情感因素在接受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接受主体会产生冷漠效应、共鸣效应等不同反应,左右着最终的接受效果。因此,教育者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重视接受主体的情感反应,对其愉悦兴奋、抱怨消解、焦躁静化等给予充分的认知和理解。教育者要具备心理知识,遵循情感发展的规律,注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培养接受主体的正面情感,促使接受主体情感的良性发展,建立平静温和的情绪,促使其实现良好的“第二文本”。

(五)净化接受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是指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有联系和作用的所有外部客观存在。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同样受到接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社会关系影响的同时,还有各种认知和讯息的干预,而认知的影响则存在排斥异类、吸引同类的情况,如果环境中存在着不正确的观点和信息,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人在改造环境方面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教育主体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对接受主体的影响与制约,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校园环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主体产生更好吸引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日益开放、学生思想日益活跃的新形势下,接受美学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实现教育思路的调整,将着力点更多地从教育者转向接受主体,由“教育”变为“接受”,从而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受教育者真正受惠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美学主体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外婆的美学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纯白美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