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以江西省为例

2018-03-28 10:21
昌吉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江西理论课红色

王 萍

(南昌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8)

一、江西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中形成的,以马列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在吸收中外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核心的优秀文化。[1]红色文化包括物质层面、符号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红色文化的物质层面内容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产生的物质资源,如各类革命战争遗迹、革命领导人故居、重要会议遗址等。符号层面主要是指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红色符号”,如创作并保存下来的重要革命文献资料、文学艺术作品等。精神层面是指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等,如红船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通过实体和非实体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就是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江西常常被人称为是“红土地”,原因除了江西省的红土壤分布极其广泛的自然原因外,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江西在中国革命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革命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首先都发生在江西。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的诞生地南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井冈山,中华苏维埃的首都瑞金都在江西。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人民军队的摇篮,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江西省有着大量的革命纪念地、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建筑物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宝贵资源。截止到2017年底,江西共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8处,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9处。这些基地在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江西这片红土地诞生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形成了物质、符号以及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高校可以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化育人的新路径。

(一)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

江西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嵌入各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当中,从理论的视角指导学生了解江西红色文化。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江西红色文化资料融入思政理论课课堂当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将甘祖昌将军和夫人龚全珍的事迹等素材融入人生意义与价值追求专题。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素材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专题中。充分挖掘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组织教师编写《江西红色历史文化》《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学习读本》等校本教材和教辅读本。开设选修课《江西红色文化》,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介绍江西特有的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将江西红色文化素材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校的第一课由学校思政课教师对新生开展江西四个红色摇篮的教育,并把它融入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江西红色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有深刻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

(二)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2]将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载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运用江西红色文化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大学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传播、践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瞻仰方志敏烈士陵园”的实践教学,结合南昌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方志敏的相关资料,了解方志敏生平,然后组织同学们瞻仰方志敏烈士陵园,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把握以及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通过组织开展“传红色基因,抒爱国情怀”江西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丰富校园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位于南昌市新建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小道,是小平同志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萌芽地。通过“重走小平小道,坚定道路自信”活动追寻伟人足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理论,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背景的认识与了解。通过考察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让学生实地感受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历程,了解改革建设过程中的开拓与艰辛,特别是体会建设、改革中所体现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而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寒暑假对江西红色文化开展社会调查则是让学生到实践中去联系人民群众、联系社会,在实践中“找老师,找互动,找提升”,通过实践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实效性。

(三)江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把江西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高校组织部、宣传部、校团委、学工处等多部门联合,筹备内容丰富的校园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校园红色文化的魅力。运用江西四个摇篮的资源,每年定期赴井冈山、赣南苏区等地开展爱国主义实践和调研活动,组织“博物馆里学历史、挑粮小道忆传统、黄洋界上颂英雄、红歌广场赞丰碑、烈士陵园铭责任”等主题活动,通过唱红色歌曲、跳红色舞蹈、讲红色故事和诵红色诗词等方式,引导学生带着真情感悟红色景点,领悟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学生返校后,把江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传递至校园每位学生。组织“一次心得体会报告会”“一台汇报演出”“一部实践活动纪录片”“一套实践活动资料汇编”“一次实践活动成果展”,通过这“五个一”活动,在校园内掀起学习江西红色文化的高潮。使参与的学生们思想和心灵受到震动。

(四)建立江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体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选优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等方面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正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3]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工作,重点培育1-2个思政课教师先进党支部;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交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强化科研支撑教学。加强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研究,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力量,充分发挥已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平台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作用,加强相关课题的研究与申报,打造江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研究传播平台。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红色文化专项培训。开展实施相关教学能力培训计划、暑期社会考察实践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访学研修,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和水平。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政工干部两支队伍的有机结合,建设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教育合力。加强红色文化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以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效果优良、教研成果全面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学能力提升”等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支持思政课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将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并择优推广。加大江西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在按标准划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教学经费以外,还应下拨用于江西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专项经费,保障实践活动效果;调动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通过建立保障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好实践教学平台,组织好校外实践活动,将江西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大力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江西都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真正做到教育内化于心。

猜你喜欢
江西理论课红色
江西银行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我爱江西奶奶
追忆红色浪漫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