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实践
——以南昌工学院为例

2018-03-28 10:06朱莉丽
昌吉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讲授隐性内容

朱莉丽

(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8)

一、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启示我们,教育行为的背后隐含着文化、社会和民族的意涵。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存、传递和发展文化,对文化的选择主要是靠“课程”来完成的。[2]大学语文课程,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学科。其开设的目的是在学生原有的国家通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预”“补”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养成自觉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知识的习惯,为本科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利主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四大板块。每个部分都按照时间顺序,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基础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讲解。

目前,民族预科的大学语文课堂授课方式主要还是传统型授课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就少数民族预科生现状而言,这样的模式利弊均有,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民族预科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因为各地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不同,造成学生总体上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差距较大。其中来自内陆如河南、湖北、贵州等地的学生,整体上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较好,不存在语言交流不畅,课堂上听不懂的情况。但大部分学生来自祖国偏远地区,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来自新疆、西藏、内蒙等地区的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不高,自觉运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较弱。其次,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民族,且民族众多,所以相互之间经常会因民族习惯、民族风俗等不同而产生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随时注意学生间的动态。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可以借助教师的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旦学生本人,或不同民族学生间存在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各种形式,因势利导,及时解决,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可以较大程度上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既能加强对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基础教育,给学生创立一个语境氛围,又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依然有其弊端。如以教师教授为主,就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讲授以基础内容为主,顾及不到基础较好,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主讲,减少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环境的机会,打消学生积极性,等。

二、“隐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面对上述这些情况,针对民族预科学生制定的培养目标,且教育也要具有民族性这一特点的,大学语文课程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就要灵活多变。除了“显性课程”外,可将“隐性课程”用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隐性课程”可令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的特点来开展教学。[3]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堂可以以间接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一)“隐性课程”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部分的体现

目前,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时,主要采取的模式是先翻译基本内容,再讲解内涵。这样的讲授方式,可增强民族预科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基础。但对学生而言,与中小学阶段讲授方式一致,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会令学生渐渐失去对古代文学作品学习的兴趣。而古代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生要想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先了解这个“载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根据作品内容,讲授相关知识,如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事迹、作家情感经历,等。

由于教材内容是以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因此教师在按顺序讲解作品内容时,可将相关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这样既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背景氛围,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将相关历史内容讲给学生。如讲唐代诗歌时,选取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讲解作品内容的同时,可将这四个时期的历史大事件讲给学生,如安史之乱,等。让学生了解文本知识的同时,串联起唐代历史的脉络。以此类推,学生在学习不同时代作品的同时,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史实,进而串联起整个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历史,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除了历史背景之外,也可讲述一下作者的相关内容。对于古代文人,可侧重于成长过程、仕途经历等方面。因为讲述这些内容时势必会涉及作者的思想倾向及价值理念,这样可以“顺便”讲解一些古代哲学思想,如儒家精神、道家文化,等。中国古代文化本来就有文史哲不分的特点,让学生在对作者人生经历产生感兴趣的同时,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哲学层面的内容,知道儒家、道家有哪些思想,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是怎么回事,等。这样可让学生无形中亲近祖国古老的哲学,认同这些哲学思想,进而建立起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色的价值观念。

(二)“隐性课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部分的体现

现当代文学作品,学生没有字词等方面的障碍,因此阅读理解起来相对于古代文学作品而言较为容易一些。在课堂教学当中,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外,可以在讲课的同时将当今社会的热点事件融入课堂内容。如讲《海子诗》时,抓住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农业文明这个主题,可以与现代社会工业文明占据主流这个事实进行对比,请学生由此展开讨论:工业文明的发展,让传统文明失去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工业文明的冲击使人们生活发生哪些变化?……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相关联,不至于脱离社会,纯粹只掌握文本知识。对文本中涉及的近代史上的一些事件教师要以变化的、发展的角度来讲授,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如涉及到近代史上的解放战争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重心放在讲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宗旨上,让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党的奋斗目标。涉及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时,教师的讲述可以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国家所处的艰难环境这个角度入手,然后如实地讲述事件过程,最后正面引导学生,让学生正确看待这一历史问题。

在讲解文本知识的同时,可以涉及作家生平事迹、情感经历等方面的内容,“知人论世”。讲解作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百位作者百样人生,在讲究作者生活经历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面对的各种问题。如讲述《干校六记》时,可以讲一下杨绛先生的事情,让学生具体感受一下在杨绛一生面对各种磨难时所采取的淡然的人生态度;《四方食事》一文,讲授作者时,可将汪曾祺先生身上“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美”“随时可以欣赏各种美”讲给学生,让学生试着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从小事上发觉“美”;在讲授闻捷时,可涉及他的情感经历,让学生感到生命的可贵,从而学会正确面对感情问题,等等。教授这些与文本相关的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更好地了解作品内涵,也可以避免因教师满堂灌汉文化的内容,引起民族学生厌恶和反感。

(三)“隐性课程”在外国文学教学部分的体现

教材上所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分为外国诗歌、外国散文、外国小说、外国戏剧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编排依然是按照时间顺序。因此在讲解文本内容之前,要先讲解一下外国文学的整体概况,然后讲解每个部分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梳理外国文学的相关历史常识。在此基础上掌握不同时期作品的内涵,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点。教师在讲解外国文学作品内容时,可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让学生将同时代的作品或同类型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对比作品的异同点,从而进一步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如在讲授《伊利亚特》时,可将十年特洛伊战争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详细地讲给学生,包括参与战争的主要的人和神。这场人、神共同参与的战争,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荷马史诗》可谓西方文学的源头。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可与我国历史上周灭商的战争关联起来,对比《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的异同。相同点如同为人与神都参与的战争,都涉及利益之争,不同点如荷马笔下的神即“不死的凡人”,《封神演义》中的神“悲天悯人”,进而可以对比中西方“神”的不同,即西方是“将神人化”,东方是“将人神化”。 这样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的同时,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产生研究文学的兴趣。

三、“隐性课程”在课余活动中的实施

鉴于“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学校、社会教育中,因此要充分运用各方面资源,开展语文课程活动。但要注意设置预期目标的合理性,“洛克定律”说明不切实际的目标会失去激励的价值。[4]现阶段辅助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活动较多,进行的方式主要是分层次开展。分层次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按所属目标院校的不同,分为部属院校层次、省属院校层次、民办院校层次及两年制预科层次这四类层次学生。在开展各项活动的时候,秉着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不同活动。对部属省属层次的学生,由于他们整体上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较好,文学素养较高,因此开展一些如演讲比赛、汉字听写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而对民办层次的学生,鉴于他们文学基础一般,汉语水平一般,但不存在语言交流问题,所以开展一些如写作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两年制预科生大多来自新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较弱,国家通用语言交际有些障碍,针对这些特点,可开展讲故事比赛、摄影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既能不同程度提高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也能让学生获得满足感自豪感,进而积极融入到国家通用语言语境当中。

除此之外,教师可利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运用学校、互联网等提供的各项资源,从“隐性课程”视角下,开展各项活动。如推荐一些影视剧给学生观看,但要注意有选择性地推荐。可推荐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影视剧,如在讲授阿城的小说《棋王》时,就可推荐电影《棋王》给学生观看,帮助学生了解小说内涵和时代背景;也可推荐一些书籍给学生阅读,讲寻根文学时,可推荐寻根文学作家作品给学生阅读,如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这样可以将汉语语境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有效地促使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增强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文学水平。

“隐性课程”视角下所能运用到的教学方法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但上述课程实践表明“隐性课程”对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将其运用到教学各个环节之中,增强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讲授隐性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主要内容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