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13 12:31张俊磊
求知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摘 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文章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改革现状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建立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对职业教育形式进行创新、构建多元化的考评机制、新老专业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五方面,论述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高等职业教育;考评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08

作者简介:张俊磊(1979—),男,浙江杭州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媒体设计、会展设计。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社会输送专业化技能人才,对社会生产效率和发展方向影响十分重大。在现代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人们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手机、电脑等移动工具进行应用,在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接触到更多平时接触不到的技术内容,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具备很强的促进意义。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在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属于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以人才培养为终极目标。因此,在教学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截止到目前,很多院校的教学工作开始对集中教授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改,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的形式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这对学生来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重点,开展灵活性学习。

另外,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實训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各个学校纷纷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硬件和软件设备的升级速度也开始不断加快,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在资金周转上存在很多问题,进而无法实现相关软件设备的及时更新,最终对学生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对这一点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深重视程度,避免高职院校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和深入,教学模式也开始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这为高职院校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根基所在。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主要以手机为代表,智能终端系统得到了全面优化,进而带动了宽带网络的革新,最终将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结合的新形态展示出来。整体来看,移动互联网技术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便捷性特点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信号的形式体现出来,实现了全覆盖,再加上移动通信网络的支持,让该项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便捷。与此同时,智能手机是网络便携性应用的主体表现,由于手机本身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人们可以随时将其带在身边。也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的存在,用户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在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将自身视野拓宽。

除此之外,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人们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享受互联网带来人们的便利。相比之下,传统模式下的PC机受到了实体线路的限制,无法将这种便捷性体现出来。

2.智能感知特点

移动互联技术的加入让智能终端设备与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让各种移动设备具备准确的定位功能,而该项功能需要在移动通信网络的配合下才能实现。

在1994年,美国学者Schilit便提出了移动互联观点,当时是这样表述的:无论你在哪里,和谁在一起,所在地周围有什么,均可以实现LBS位置服务。现在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展示出强大的智能化效果,能实现语音信息的成功采集,并对光线、重力等精心全面感应。

3.个性化特点

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关注点和喜好,让互联网特点展示出更多的差异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的需求和关注点更加相符,人们可以对大量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对用户的具体需求和行为信息进行合理掌握,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将信息的差异化特点展示出来,并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推送,让个性化特点展示得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在用户与智能终端和互联网运营商接触的过程中,也能将个性化特点展示出来,为后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四、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1.建立全方位的交流平台

在传统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模式中,主要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逐渐下降,互动交流机会也很少。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融合,可以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全面的学习平台,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QQ等软件,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到平台交流过程中来,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现状、专业技术掌握情况等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毕业生对自己自身情况的全面介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便可以了解到自身到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重点弥补,提前对工作岗位进行详细了解。这样一来,整个高等职业院校的学习气氛将会变得更加浓厚,还能为后续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省去很多麻烦的环节。

2.对职业教育形式进行创新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用,能实现对学生个人特点的深入性分析,为教学资源的针对性选择提供有利条件,还能对具体的职业教育形式进行全面创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借助具体的移动终端,将一些碎片化时间集中在一起开展学习,最终实现对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应用时还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将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打破。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慕课等形式,将大量的学习资源融入其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而实现开放性学习环境的有效构建。在慕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不同板块,并以视频的形式将板块内容按照顺序播放出来。不同教学视频的时长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并根据手机系统的不同,构建出相应的App软件,学生通过软件下载,便能获取到具体的教学视频内容,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微课”、“云课堂”等形式应用到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构建多元化的考评机制

在传统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会重点关注教师的课堂讲解内容,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便是考试成绩。然而,考试成绩无法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专注度等情况表现出来,价值观念也无法进一步突显。受素质教育的影响,现代教育评价方式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各个教师也提升了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度,让考评体制展示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不同章节和不同单元知识的测试,对学生学习的进度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教师的教学以及考核过程更加简便,还能够实现实时测评,在各个单元内容掌握之后,学生也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主评测,看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之后开展针对性学习。除此之外,在教师评价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能单纯专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应通过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岗位竞争力,这也是实践价值的根本性体现。教师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学生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4.新老专业的有效结合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老专业进行结合设计,让整个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新时代发展相符。例如,各个专业学校可以开设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相关应用课程,并以此项措施为核心,建立起省级重点专业群体,还可以通过对该项教学工作的深入性探讨,让未来教学工作更具备前瞻性,进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另外,针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人们可以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和整改,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学习环境。尤其是艺术方面的学生,除了要掌握美学知识和绘画技巧等之外,还要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内在含义进行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对更多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应用,避免在学习过程中误入歧途,对这个高等职业院校带来不利影响。

5.提升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

高等职业院校想要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特殊的实训基地,还要确保该基地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个人情况等相符,将职业培训的有效定位展示出来。其次,各个高职院校可以对校内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职业培训计划。最后,人們可以根据具体的理论研究和实战训练,对专业的职业人才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引导各个学校不断走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最前沿。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创新基金会”,对学生的自主研发内容提供支持,教师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远程指导和远程办公,最终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深入性应用,能将“教”与“学”的智能化特点展示出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束缚。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搭建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宁.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改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

[2]代芳丽.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7):124.

[3]王 军,张 坤,薛金龙.虚拟桌面技术在高等学历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5):3-5.

[4]王 博.职业加速变迁时代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8(17):23-28.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浅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措施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