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平
摘 要:对于教育而言,学校是最主要的教学阵地,而对这个最主要的教学阵地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来说,学校管理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个主题不仅是学校正常运转的最重要指导方向之一,也是体现学校人文性质的个性主题。它包含着整个学校的学生生员情况、学习情况、现行状况等方向,也包含着校长的心血倾注。根据教学经验,针对小学学校管理方面提出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校风建设
在山区学校担任校长职位这么多年来,笔者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规范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的管理思想,将重点工作放在教学常规的监督和检查、德育工作的强化和指导上,并力求建设特色学校文化,使各方面工作能够做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展。在这几年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校长的执行力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校长就是最重要的领军人物。有一个好校长,才有可能建立一所好学校。这样说的原因是:一个好的领导者能够决定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对于一个好校长来说,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有扎实的学校管理经验,而这些经验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只有满足这样条件,校长才能对现行的教育教学办法和教育政策有深入的理解,才能让学校真正地在正确的教育观指引下进行发展。这种科学的教育观能够让校长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更加准确,更加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但是这样的决策执行不是校长的个人“表演”,而是需要全体师生的配合协作。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全体教职工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让教学决策真正地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校长要明确师生需求和教育需求,在落实政策的时候要关注人文的需要和要求。既要保证决策的严谨性和执行力,也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识,保证师生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能够畅通无阻地进行沟通交流。并力求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跟踪、反馈和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校长作为决策的执行者和领导者,一定要有明显的示范带头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师生做到的,校长自己首先要做到。只有真正地做到身体力行,才能提升校长的威信,提高言语的执行力,真正做好学校的领导者和“排头兵”。
二、以人为本,管理学校
学校管理者在建立学校制度的时候,设置的规章制度一定要严谨强硬,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要考虑人文精神影响。也就是说,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重“软硬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科学的管理与人文素质有机结合,促进管理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在进行教师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人文因素。举个例子来说,备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针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的备课要求,可以更加严谨、更加规范,让这部分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而针对中年教师,他们已经对教授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教学风格也已经形成,因此必须要进行创新。针对中年教师的考查,应该将侧重点放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其他的元素,构建多元化课堂。此外,学校的发展依靠教师,因此学校的管理也离不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了能够让青年教师快速地适应教学,更快地成为学校教育的骨干力量,就需要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结对活动。通过交流、帮扶等多种方式,在尊重教师的基本人格的前提下,提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更加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校长才能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迅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无论学校进行什么样的创新,学校的中心工作永远都是教学。紧抓教学永远是学校发展的基本点和关键点。在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是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形式最广泛的一项工作之一。素质教育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层面的积累和发展。因此校长在进行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坚定信念,切实落实教学的主体地位。尤其要规范在课堂教学时候的严谨性和书面性。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课堂上往往很随意,每一节课的内容不尽相同。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可行的。校长在进行教育教学会议之时,一定要倡导科学的教育观,力求让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形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检查和监督可以通过质量检测、校本研究以及常规活动检查等形式开展工作。
四、严抓严管,落实德育常规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身為校长要强化教师育人意识,确保智育为先、德育为主。校长要明确全体教师的职责,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并尽可能地要求教师从不同方面、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的德育培养。与此同时,也要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发展状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制定有变化的、多元的德育教学目标和德育方法。
对一所好学校来说,社会上普遍的认定标准只有三个:一是好的声誉,二是好的行为,三是好的管理。而这三点要求的满足都需要校长在后期做许许多多的工作,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等。学校的管理也需要有章法、有规章,讲究系统性,这样校长才能将琐碎的工作处理得轻松高效。由此可见,校长在进行管理的管理工作过程之中,不仅需要感性,也需要理性,只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才能促进校长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昌翠.小学学校管理之我见[J].读与写:旬刊,2011(8).
[2]莫凤珍.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的加强和改善[J].小作家选刊(教育教学),2012(11).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