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永远是教学的前提

2018-03-09 16:37张玉新
中国教师 2017年24期
关键词:移山苏子学情

张玉新

前不久参加全国高中语文教师赛课活动,其中四节被我“差评”的课,其共性就是不顾学情变化,只关注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效果差。透露出来的问题,表面上看教师更关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不关注学情的变化,本质上却是教学根底不够扎实以及教学机智尚有欠缺。参加大型赛事,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灵动的教学机智,而不是无视变化的“照本宣科”。这一导向性是必须要强调的。面对不熟悉的学生,在上课前才与学生有极短见面时间,如何较充分地了解学情?我的做法是进行前置性学习,提前发问卷,与学生见面时收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分析,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策略。这种做法很“冒险”,可能手忙脚乱,还可能“丢丑”。但若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出发点,把学生视为自我表现的棋子,课无论多么“精彩”,肯定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从学情调查中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的确定必须来自学生的实际,主观臆断教学目标,很可能使教学出现偏差。

我在一次活动中执教《小石潭记》,当我到班级收提前发放的问卷时才得知,不仅这一课学完了,而且正在学九年级上册。我当即宣布,把这节课改为《小石潭记》的复习课。

我的调查问卷:1.认真阅读书下注释,查字典,大体上能读懂课文,能熟练朗读,最好能尝试背诵全文。2.看看题目与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3.小石潭主要特点是什么?文中表达作者情绪的词有几个?4.从课文中找出一个字概括全文特点,你找的是哪个字?

因为已经学过本课,第一题完成得非常好;第二题完成得非常不好,说明学生没有文体意识;第三题完成得也很好,说明任课教师在落实基础知识方面很扎实;第四题完成情况最为复杂,53人中20人找到了这个字,33人找的不对。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确定这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为:1.在已经熟读并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对能概括全文的“清”字达成共识。2.理清本课的文题与内容的对应关系。

第一个教学目标同时是教学重点,因为多半学生对“清”能概括全文特点存在困惑,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极大,毕竟有一少半学生对此有正确认识;知道的20人与不知道的33人可以通过讨论、争论达成共识,也就落实了重点。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教学难点,所谓难点本质上并不难,但学生没有形成对传统文体独特性的认知,在教学中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教学过程看,以上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定是恰当的,从学情出发是关键的举措。

二、从学情调查中确定教学的起点

如果是自己教的学生,我一定了解他们的相关积累,找到其先拥知识,因为每一节课都不是从零开始的。但是面对所谓的“观摩课”,是否能比较好地找到教学的起点?这就更要关注学情,在有效调研中找到教学的起点。

今年十一月我执教《赤壁赋》,上课之前看到课表,共同学习的是高二年级某班,而苏教版《赤壁赋》在必修一,学生已经学过。我于是调整策略,临时改为《赤壁赋》复习课。

具体做法如下:

利用上午课间时间到班级发放小问卷,有25人提交。我一边听其他名师上课,一边整理学生的问题,归纳如下:

1.是否在积累了实词、虚词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回答情况比较多样,许多学生印象不深了)

2.对“赋”这种文体有什么了解?(许多学生知道赋体的发展、辞采、对话体等)

3.对这节复习课有什么建议?

(1)落实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句子翻译。

(2)谈一些与本文有关的作品,多联系后学的文章。

(3)向深度探讨,如思考作者写法的深意,作者的心境、社会背景等。

展示以上内容之后,我就对文言词语积累的问题提出建議,希望大家在平时用卡片积累,化整为零,厚积薄发。

教学重点确定为突破第三个问题的“向深度探讨,如思考作者写法的深意,作者的心境、社会背景等”展开,而课堂教学的起点确定为“苏子何愀然”。

在比较充分地诵读、背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寻找“苏子愀然”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讨,并达成共识:苏子是听了客人的“呜呜然”的箫声才“愀然”的。再追问客人是怎么吹箫的,再达成共识,“倚歌而和”,解析“倚”“和”的意思即可知“客”是根据苏子唱的歌词而配的乐;而歌中“香草美人”的特定意象并非如字面的意思,恰好有学生指出苏子的歌分明另有怀抱;这时回顾我把作者写成“苏东坡”而不是“苏轼”,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与刚刚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了解黄州遭遇。至此,“苏子何愀然”这个教学起点顺利撬动了全文的结构,此时板书一个“情”字,既是对主与客此时情绪、情感变化的梳理,又是对作者人生遭遇的关照。再倒推到第一段所写的景,表面看来飘飘欲仙,却是在人生困厄之时,只不过作者手法高妙,含而不露,借着箫声才流露出“愀然”的心绪。

最后同学生探讨第四段怎样用一个字来概括,学生提出了变与不变是关键,我指出单从此段的议论看,并不能很好了解作者何以突破现实困境,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用一个“理”来概括。限于时间,我把相关资料留给学生,请大家课后参考《庄子》《楞伽经》相关文字,体会此时的苏东波不是靠着儒家思想,而是靠着佛老思想完成的思想突围。学生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即作为赋,苏东坡虽然用了主客对答的传统结构,但“主”与“客”未必是两个人,很可能是理想的苏东坡与现实的苏东波的争论,这正是苏东坡在人生困厄时的精神突围。

因为学生有要求联系一些课外的相关作品,我提供了几首词,并留—个弹性的作业:手抄黄州时期苏轼作品,并写一个小序。

动态生成(数字序号为板书生成顺序)的板书见图1:

板书纵向三个字:景、情、理,这是全文的脉络;横向向两个字,对着“情”字,左边写“主”,右边写“客”,这是全文的结构,是强化赋的文体特点。endprint

若是新課,我将按照文章顺序由景到情、由情到理展开教学;但面对复习课,根据具体学情,则不必从头至尾顺序展开,而是抓住“苏子何愀然”这个文章要领,从中间向前面倒推原因;然后在向后顺推“理”的层面,想深入探讨而课堂时间不允许,便将有效的资料作为拓展请学生课后自读。复习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一点深掘下去,让学生探测到深埋其中的宝藏。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虽然高一阶段学过这课,但当时教学突出的是翻译,未做深入的章法探讨,对“苏子何愀然”这个问题也没有涉及到。我从学情调查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以此为教学起点是恰当的。

三、从学情调查中确定教学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与教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若不对学情充分了解,教师的预设可能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冲突。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存在所谓的讲深讲透,并非教师对文本理解的越深刻就要把所谓“深刻”都教给学生。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最适合他们的。

今年我执教《愚公移山》“观摩课”,事先对学生发放了问卷,问题及整理如下:1.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字,立足课前会读;提出未解问题。2.本文有几个人物,他们对移山持什么态度?3.愚公移山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问题:对文体的疑问。学生对寓言有什么特点、寓言与其他文体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列子是谁、《汤问》是什么内容等提出疑问,对于基本没有形成预习习惯的学生,文体知识直接告知最为便捷,但不能止于此。

第二类问题:对文本意义的疑问。班级50多人中有40位学生对“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想说明什么道理”存在困惑;与此相关的问题还有“愚公移山有没有意义”;23位学生质疑“文章为什么要写二山的高大”;16位学生提出愚公为什么要移山;10位学生提出为什么移山而不搬家;还有不少学生提出,如果没有操神之神的帮忙,愚公能移山成功吗?

第三类问题:对文本细节的疑问。有学生提出,文中用愚公和智叟进行对比有何用意;作者既然肯定的是愚公精神,为什么又说愚公“愚”,智叟“智”;文章写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有何用意;愚公为什么能感动天帝;众人为什么支持愚公。

综合上述三类问题,我把介绍寓言文体知识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已能顺畅朗读课文,对基本情节也了然于心。我请大家联系小学以及初一学过的寓言故事,结合《愚公移山》,提问“愚公移山”故事是否真实,学生一致认为故事不是真事。再围绕第三类问题走进文本寻找解决方案,请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分类,学生归纳出支持移山派与反对移山派,我又追问为什么支持的人多,反对的人少,学生讨论后认为,两座大山其实象征的是困难,并非山本身。这时我又联系第二类问题,请学生讨论到底是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学生一致认为,移山好,因为搬家就是绕着困难走,虽然自己比较省力,但山还是要挡着子孙后代以及邻居的路,这就顺便把为什么大家都支持愚公的问题也解决了。这时我又重申,寓言的特点,写的虽然不是“真事儿”,表达的却是“真理儿”。根据学情不仅确定了教学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同时也找到了重点。

四、从学情调查中确定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对重点难点的突破。为了教学过程流畅,很多教师都喜欢用封闭的教学设计,用演绎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的终点只能是认同教师的观点。这种做法先设好严密的逻辑圈套,然后使出浑身解数把学生拉进圈套。这样的教学实施,本质上是方便如何教的策略,不是方便学生如何学的策略,而我关注的是后者。

我在2012年4月执教《师说》一课,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尽量查工具书,结合注释通读课文,然后把疑问提交。这所学校是普通中学,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即便如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任课教师调动起来,课前就自行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提交问题比较晚,上课时打字员还没有把问题打印出来,我先与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检查诵读情况。我与听课的教师同时在课堂见到这些问题,根本来不及分类,于是就把分类当作问题,请学生来现场完成,我也借此机会思考。学生提出了诸多问题,从调查问卷中共归纳出十七个问题,我确定了先做减法的策略,把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删去,把和文本关系不大的问题删去,然后合并同类项,就剩下了七个问题。碰巧一个问题是另一个问题答案,也减掉了。

以下是教学实录片段:

师:把全文做个归结,试图解决第1个问题、第9个问题、第10个问题,第16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对吧?

生:是的。

师:重点看这几个问题(师指着大屏幕上的问题),我们改变序号,实际最后剩下三个问题。从第一段开始,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从论述的角度上来讲,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呢?

生:从师的重要与从师的标准。

师:那么从师就是师道吗?

生:是的。

(师板书:从师的重要与从师的标准)

师:同时他就在批驳一种社会现象,对吧?

生:是的。

师:批驳一种什么社会现象呢?正好是与他相对的一种社会现象,这是我写到黑板上的今之众人,那么今之众人的特点呢?

生:耻学于师,不肯从师。(师板书)

……

师:主张从师现在却不能从师,所以正面是在进一步地说——

生:(在下面齐声说)师道的重要。

(师板书:师道的重要)

师:然后从方法上讲,他又用了多种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就在于比出孰优孰劣,那么对比的结果呢,是我要赞赏那种优的,而我要批驳那种劣的。这是第二个大部分。第三个部分,“圣人无常师”这一部分是什么呢?

生:(齐声说)术业有专攻。

师:只不过是角度不一样了(师板书:师道的重要性),当提出一个正面的论述的时候,他同时也就指出了师道不在。(师板书:师道不在)

师:圣人都那么做,常人却不那么做,最后写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目的的核心就是什么呢?

生:嘉其能行古道。

师:(板书:嘉其能行古道)同时也在指责别人怎么样呢?

生:当时的士大夫不从师,不行古道。

师:对。(板书)批的方面核心就是一个师道,那么实际上呢,就是现实社会对师道的一个否定。而前面我们提取他的共同的因素都是在强调什么呢?

生:从师的重要性。

……

师:我刚才给大家留个疑问,这篇文章的风格到底是什么呢?我怎么全方位体会啊,这堂课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全懂。怎么样进一步理解唐代社会,这堂课我们也没时间去讲历史背景,只能从文本出发获取相关信息。

……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研读了《师说》,以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为主,用减法式一个个往下减,最后,我们留下一个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我对同学们的课前准备,尤其是徐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任务表示赞扬,同时还想和同学们达成一个共识,在今后的语文学习当中我们尽量自主地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样课堂和老师谈的问题就更能突出重点,课堂效率也会高,收获也会更大。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到这里,希望有机会还能和七中的学生共同学习。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自发鼓掌)

面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现场急中生智产生教学实施策略,学生对问题的删除过程就是深入文本的过程,师生在共同的“减法式”删除的策略中达成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综上,无论是常规课,还是所谓“观摩课”;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名师,都要以学情为前提。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方便学,而不是教师方便教。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山苏子学情
能人怎么写?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山里的深秋
嘻哈段子铺
1911年的枪
找朴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我爱你,祖国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