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处于新时代,面临新起点,出现新要求,教育也应有所作为,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应高中课标修订,满足学校、家庭和社会关于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要求。
为此,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和北京云舒写教育科学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届新时代阅读教育高峰论坛“问道整本书阅读”于11月2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社长郑豪杰、云舒写教育创始人吴本文、北京四中语文教师顾德希、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吴欣歆、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李卫东、北京市顺义区教研中心教研员刘德水、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史建筑、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语文教师李虹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李怀源、北京师大二附中语文教师李煜晖、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余党绪等及全国各地近400名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论坛,共议语文教师专业阅读、阅读课程和教学、阅读混合式学习形态等内容,寻找整本书阅读要读什么、怎么读,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的答案。
大家的教诲和智慧
《中庸》有云: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伴随知识中心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转型,作为语文学科素养的外显形态,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大屏幕,于漪先生和李吉林先生讲述了她们对语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思考。于漪老师说,阅读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全民族素质的提升,教师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要认认真真地读书,要读磨脑子的书,打动学生,进入学生的心灵,修身养性,实现人生向爱的境界。李吉林老师则指出,阅读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事情,应该快乐、有效地阅读,认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在想象中设计教案、阅读和写作,实现“师德为上,真情倾注,终身乐学,方为人师”。
关于语文教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顾德希老师指出,整本书阅读是针对过去语文教学从小学到中学一篇一篇课文无休止地讲到底,没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提出来的。他从自身的阅读经历和阅读经验人手,从乱读到当了教师遇到瓶颈期,到找到突破瓶颈的门径即精读和琢磨,再到写和精读加写,认为教师的阅读水平高不一定教学水平就高,但阅读水平不高,教学水平是很难会高的。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他指出,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是一个很復杂的事情,语文教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特殊性就是在碰撞中不断前进。对于专业阅读,他指出教师要知道很多的专业用语,要读专业书,深入浅出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为此,他认为有三条教学原则,即深入浅出、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指出教师要苦读、精读、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重视工具书。
阅读教学就是给学生以启发,教师不应将阅读教学当作知识性灌输,要培养学生内生的读书动力,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将其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师阅读与专业成长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些都在谈教育、教师所发挥的重要意义。那么,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呢?
治学高境界是“杂家”,刘德水老师如是说。他以自己的“杂览”经验(随便翻翻)谈起,说自己总是在案头、床头、厕上放着一些触手能及的书,常常是这本没读完,就由此及彼地翻到另外一本,认为这样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让自己的生命能回旋于更为广阔的时空,对历史、对社会、对生命的体验变得更为深切,从而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此外,当前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学生一旦“自主”,就会提出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而教师的杂览就成为了一种必需。
在自己与书打交道的过程中,李卫东老师认为,购书培养的是一种眼光,是在和书相遇结缘,埋好线索随时和它深交,并在比较、筛选的过程中让教师的品位不断提升;读书,则是粗览细读总相宜,适合你的就是好的,实现内容的杂和专的辩证统一;教书,则是输出也是输入,随教随读,学以致用,利用学术原创作品来塑造学生,让学生成长提高;写书,写是最好的阅读,一张蓝图绘到底,用成果来指引,构想你的未来。为此,教师要有写书的意识。
以“阅读是最美的遇见”为题,李虹霞老师认为,一名教师的专业,用一句话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如果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大脑,那么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适宜的专业阅读。在自费五次往返京沪观看《寻找生命的耳朵》中,她指出借由这一途径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看似和自身专业无关的阅读,不仅提升了自身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让她结识到这样一个专业中的一群专业人士,带来课程上的改变。教师的跨界阅读,一种对学生这样的童年生活的课程变成最美好的启蒙,成为学生一种最念念不忘的成长密码。因此,教师的独具匠心是要热爱才能坚持,要读书、读人带孩子读世界。
说到跨界,史建筑老师则从“我的跨学科阅读及教学迁移”谈起,指出往往“边缘最活跃”。他认为,跨学科阅读会带来我们视域的拓展,这是某一学科带给我们的启发所意识不到的;跨学科阅读还能带来高度的提升,对于老人倒了扶不扶的问题,其实可以启发学生这可能是功利自我和道德自我之间的战争,这是哲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阅读所带来的启示;跨学科阅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维模型,产生一种特别清晰的思考问题的层次和角度;跨学科阅读带来连接的因子,用于沟通的是它共同的目标的取向,是它内在的关联;跨学科阅读带来了工作的路径,如可以让你带着学生通过目标的设定,走到我们设定的高度,有明确的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资源清单、工具清单、诊断清单、负面清单等;跨界阅读能够带来辐射的影响,就是教师要去影响学生。
正如史建筑老师借用余华老师的话所说:“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他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的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是的,教师的阅读,真的就是一个温暖而又百感交集的旅程,有我有你更有他。endprint
整本书阋读的思与行
“这个时代,既然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从网上获取,我为什么还要读书呢?何必要做一个能够把《离骚》背下来的人而不去搜索呢?”李煜晖老师抛出这一问题。那么,在新时代新时期,教师该如何实施整本书阅读呢?
吴欣歆教授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讲起,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技术和学习风格的配合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之所以选择混合式学习,主要是为了解决困难、整合力量和提升品质,进而出现了定制课程、双重体验和分级学习。现在,所探索的形态主要有三个,即名师讲座进课堂,让线上课程成为课堂教学资源、线上活动成为课堂学习活动;阶段成果进课堂,使得线上课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资源、阶段成果转化为课堂学习资源;关键问题进课堂,让阶段成果作为教学诊断的依据、问题解决成为能力进阶的基础。
隨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成了一个芯片、—个中央处理器,里面堆积了很多信息,而通过大脑,阅读所练的就是大脑这个中央处理器,训练的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成为—个愿意想和有思想的人。李怀源老师指出,他发现阅读、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学习语文功能就是在学习基本思维和基本表达。随后,他以一堂课讲述了单元整合阅读的具体教学实践,并对不同课型的教学实践进行分享。最后,他指出对于阅读和分数的问题,他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家长,永远不是家长,一定是教师,是用语文去成长还是去考试……阅读是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情;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上了路就一直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
从小他就是读名著长大的,名著的阅读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李煜晖老师如是说。他以“中学名著阅读专题教学研究”为题,指出随着时代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和经济中有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如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人的精神世界荒芜、人与自然关系的毁坏等,这要靠人文教育来解决,要认识到阅读的价值,有应试之用、行事不用、立身不用、明道之用等。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推动阅读的时代,要有一定的使命和担当,通过阅读教育帮学生做好打底子的工作,如阅读、写作、人格等。学校教育要让学生读更多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作,要读经典、读原著、读源头,在源头读高峰,在高峰之中尤其读一读中国的书,了解不同时代的不同使命。为此,以专题教学的方式将更多的经典作品、学术文献甚至大部头的名著纳入学生视野,打通课内和课外的边界,让学生在真实原生态阅读中经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全过程,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动机,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与同伴群策群力,获得一种更高层级的语文能力。
语文的读写一体是基本的,要在思辨中读写,在读写中思辨,把读写和思辨一体化,读写结合,余党绪老师以“整本书阅读有效策略思辨读写”为题,认为阅读过程中读写和思辨互为因果、互为动力,以思辨推动读写,以读写推动思辨,教师应用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引导和影响学生阅读。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两个词,一是影响,二是引导,要进入学术、文化及教育本质。他认为,整本书阅读首先是要读懂它,了解它原本是什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以对话的姿态,知道这本书表达的是什么;最后是知道如何用,要学以致用。思辨读写的要领,简单地讲,一是价值评估,从文本价值到教育价值;二是问题设计,变文本内容为教学内容;三是文本细读,批判性阅读,聚焦文本的事实欲加之;四是学术写作。阅读孕育生长,读写激活情思。真正的阅读和读写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方向和问题,人只要有了问题,他的情感和思维就会被激活,读写是思维训练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而思维一旦放飞,思想就难回牢笼。
阅读既是个体的事、家庭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是一等一的好事。正如郑豪杰副社长所说,当阅读从少数人的权益和责任,变成一种全民的行动,从社会层面的行动提升到国家战略,阅读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将会越来越凸显。这是教育的进步,是文化的进步,是国家的进步,也会是每个个体的进步。未来新时代的阅读教育会有一个新常态,未来的阅读或者整本书阅读也应该是这样一种样貌,尽快走进每一所学校,尽快成为每位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促进我们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孙慧
zgjssjh@zgjszz.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