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信任机制的研究

2018-03-07 21:36范颖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信任

范颖一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办公室,江苏 无锡 214153)

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慕课、微课、虚拟社区、博客、微博、QQ、微信等作为教育手段成为热门方式。新媒体应用方便快捷、生动直观、平等沟通等特点使它具备三大优势:一是多样性。新媒体开发技术的多样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组织过程中方式多样化,传播多渠道。丰富的教育载体更加吸引“95后”大学生,新媒体技术的多样化满足了“95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二是自由性。在新媒体平台上不受地域、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平等交流,在这里,传播的信息不加筛选、限制较少,彼此在信息交互中赢得关注度,契合“95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信任诉求。三是虚拟性。新媒体技术的虚拟性、入门的低门槛博得“95后”大学生青睐,他们能够通过网络沟通取得自信,维护自尊,彼此间建立情感信任的纽带。互联网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不断改变着信息传播的结构形态,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多样性、自由性和虚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媒体在信息传递和内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者主体对受教育者主体实施的政治理论、思想道德、党性修养、政策法规等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旨在使受教育者主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大学生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以新媒体环境为视角和凸显主体能动性为特征的教育载体,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下信任机制的构建提供新路径。从新媒体环境下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机制,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合理构建,促进教育的实效性。

2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机制的现状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赋予了信任丰富的内涵和研究视角。可见,信任既可以视为是一种态度和信心,更侧重表现为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统一的动态过程,是由信任主体、信任客体、信任介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指受教育者就教育者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产生认同感,达成共识,有效指向行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信任客体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任介体指信任渠道和信任环境。从这个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主体间思想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不断地传递和反馈,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与情感,增进了解,相互信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间信任明显增强,信任渠道和环境不断创新,信任机制不断完善。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给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信任主体、信任客体和信任环境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信任主体虚化——有名无实、机械认同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3年10月21日电)提出,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地位。在新媒体环境下,海量的、高速的、碎片化的信息涌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学生群体对形形色色的信息加以判断、选择、整合,形成自身认识信息再传递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极度渴望被他人认同,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传统思维范式的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任比较机械和单向,学生处于被动认同,削弱了信任度,因为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由于教育者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有限,对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事物,自身还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对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需求如果没有及时、精准地反馈,学生信任的主动性就会降低,距离感增强。

2.2 信任客体僵化——内容预设、难以共鸣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第一课堂开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教材内容枯燥、教条,脱离学生实际,重理论轻实践,对大学生道德实践重视不足。对内容注重形式和结构,内容预设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缺少学生主体的参与与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环境中,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对于社会敏感度较高的大学生而言,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教育应当充实学生的思想,而不是道德习惯”,如果忽略外界环境的变化发展,一味传递预设的、枯燥的、脱离实际的内容必然难以引起共鸣,信任关系的建立更是无从谈起。

2.3 信任环境弱化——缺乏整合、无序应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宏观上讲,主要是指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国际环境;从微观上讲,主要是指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生活环境。人们的意识,往往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复杂。特别是通过新媒体手段开展的实践教育,人们对信息获取的主观能动性与日俱增,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思想意识受到影响而表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当接收到不同的信息的时候,形成了差异化的意识。面对无序的、即时的、个人情感色彩的信息,教育环境与思想信息、教育主体之间如果并没有有效整合,产生信任,就形成了一个虚假的空间。信任从传统型转变为法制型,这种信任不是来自于权威、个人情感,而是来自于法律法规建构下的理性选择和行为取向。

3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机制的构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过程中,信任主体、信任客体和信任介体都透出研究信任的关键在于信任确定的决定性因素或驱动力,即信任机制。信任机制是信任得以建立、维持和提升的保障。在新媒体环境视角下,课题组根据新时代背景与时俱进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机制进行三个维度创新:信任主体维度着眼于信任微观层面的构建,重点在于提升自身素质;信任客体维度和信任介体维度着眼于信任宏观层面的构建,重点在于文化引领,建立法制思维。

3.1 提升自身素质的主体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以人为本,力求发挥知行合一的教育实效性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大量信息的渗透,已经影响教育主体间信任关系的疏密程度。从传统的关系信任来看,建立在彼此关系融洽基础上的信任运作有一定的信任效果,但其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固化的思维结构与受教育主体日益增长的认可需求阻碍了信任关系的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需提升自身素质,建立共同价值观的情感信任。然而,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育者重点在于修炼德行,提升学习力。受教育者重点在于调适心理,增强辨析力。

教育者修炼德行,养成正直有责任感的品质。在信任关系构建中,正直、有责任感的品质是关键影响因素,是受教育者信任教育者的起点,缺少这个起点,受教育者会质疑教育者的思想、动机,无论教育者如何施展教育、教育什么内容等,受教育者都会产生怀疑,信任也无从谈起。教育者主体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正直的品质,敢于承担社会责任,鼓励和包容受教育者,重承诺讲诚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会赢得受教育者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教育者应特别注重德行的修炼,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直的品质,做到以德育人,以理服人,坚持职业责任感,传播社会正能量,对于受教育者的各种言行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和包容,让受教育者信赖教育者的个人品质,从而建立认同信任。教育者应注重学习力的提升,学习能力表现为教育者在教育环境内具有影响力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教育者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主动分析时事形势与教育环境,把握教育发展方向,能敏锐感知外界变化,具备学习适应新事物的能力等,并及时给予受教育者学习上的指导、工作上的锻炼和能力上的提升,让受教育者从内心认同,产生信任感,使受教育者感觉到从教育者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对自己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获得增值感。

受教育者调适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判断力。信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交流中观点相左、产生矛盾或反馈滞后都是不可以避免的,受教育者应当调整心态,正确看待交流过程中的问题,缓和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信任心理。受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接触优质信息资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交流,自信表达,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建立信任关系。受教育者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新媒体环境和网络信息,在接收的同时需要增强判断能力,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网络言论给予正确的判断和甄别,辨析其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是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才能消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互信互助,切实提高信任主体情感认同,增强教育实效性。

3.2 构建文化引领的客体维度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人对人的信任”逐步转变为“人对系统的信任”。人对系统的信任是建立在个人对系统原则正确与否的认同和信心上。影响受教育者信任行为的因素除了个人因素之外,还有系统因素。信任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调节着相互信任的行为。信任关系必须置于系统环境中,是人与系统互动的结果。当下以传媒为载体的大众文化、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文化适应了高职院校“95后”学生求变、求新、求异的特点,但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群体人际关系冷漠,价值观、审美观发生扭曲,对他人、组织、社会的信任度不断降低的现象。《三字经》中提及“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混”,“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发挥信任文化引领作用,在组织内崇尚信任文化,倡导诚信为本,对于诚信行为给予奖励,对于失信行为进行惩罚,有助于消除个人行为选择的迷茫和信任障碍,加强其对他人、组织的认同感和内心的信任感,营造良性信任环境。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高职院校要以积极向上、品位高雅的传统文化建设为己任,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贴近受教育者实际的传统文化教育,将“第一、二、三课堂”融合,发挥组织优势,把德、智、美渗透到教育内容各个环节,使受教育者在参与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启迪,情感得到感染,品格得到熏陶,精神世界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升。一方面,教育者要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模式,规划育人愿景,将培养目标清晰传递给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另一方面,要让受教育者在规划执行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给予反馈,让受教育者明白自身成长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信赖,要与教育者建立信任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信任环境。

3.3 形成法治思维的制度环境维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法治中国,在法治民主的社会进程中,每位公民要懂法、守法、敬法和爱法。树立法治思维、依照规范办事,采用法治手段构建信任关系,其着眼点在于建立法治秩序。通过法律法规形成一套行为模式,可以促进信任,减少信任风险,降低合作成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不是一个人为制造出来的道德环境,他是一个开放式课堂,呈现社会影响力。当波涛汹涌的网络文化、媒体信息涌入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任要继续保持一种稳定的、和谐的人际互动,产生信任的价值认同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延伸至网络环境,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传递主流价值观,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联系。制度化可以减少运作过程中的随机性,并保障制度中的主体分工合作,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在制度规范的体系中,要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意愿和价值观,并得到成员的认可和执行,只有这样,其结果才符合制度制定的目的。全社会都要真正认识到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关心、爱护大学生的责任;要倡导树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共筑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当制度与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时,人们形成互相合作与信任的机制,将更有利于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使得信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信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信任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