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式教育的资助育人价值研究

2018-03-07 21:36孟亚平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参与者资助仪式

孟亚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生工作处, 江苏 南京 210023)

国家新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基本健全,学生资助工作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的资助格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建立起以助学贷款为基本帮困渠道,以设立多种奖、助学金为有效帮困激励方式,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临时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的扶困助学体系。资助不是目标,只是手段,随着学生资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高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彰显和突出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在资助工作中融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励志教育,于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进行生活帮助、精神鼓励、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不断探索和提升资助育人的实效性,而校园活动中最常见的仪式教育则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育人路径。

1 仪式与学生资助工作仪式教育

仪式,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式。仪式产生的初衷就是一种教育方式,比如塑造价值、传承信仰、坚定信念、强化体验等。仪式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仪式场合,比如诞辰、庆生、成年、嫁娶、丧葬等各种仪式。仪式活动充满了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比如政治领域有阅兵仪式、入党仪式;经济领域有启动仪式、奠基仪式;文化领域有纪念仪式、传承仪式等。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仪式,如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助学金颁发仪式等。仪式教育所塑造或唤起的情感体验能够长期凝结在群体和个体的内心深处,让参加者反复回味和再体验,并作为一种源动力固定下来[1]。

学生资助工作仪式教育,是指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面向受资助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规范的富有育人内涵的仪式教育活动。学生资助工作仪式教育活动应当贯穿受资助学生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学金和助学金评选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勤工助学活动开展、受资助学生能力帮扶、社会实践锻炼、优秀学子励志宣讲等,通过对学生资助工作各环节系统策划,有效实施,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有效的育人载体,使受资助学生在仪式感的体验中,发自内心地受到感染和触动,并不断地督促自己、提升自己。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通过为受助学生提供一系列有意义、有意思的成长体验活动中,让受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并主动将高校资助育人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学生资助工作仪式教育育人价值

2.1 仪式教育之于学生资助育人价值

塑造价值功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时代使命。学生资助工作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形象化、场景化仪式活动,将抽象的价值观变得清晰、可见、可听、可触,帮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实现价值认同,并且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2],让受资助学生在资助仪式教育的情境教化中,受到价值导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传承信仰功能。学生的政治信仰不仅对个人发展事关重大,对社会未来发展也是影响深远,它关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方向,以及“中国梦”能否实现。党和政府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困时,作为施教主体的学校还要承担教育、引导广大受助学生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的任务,团结和带领他们一起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资助仪式活动所蕴含的对情感和体验的唤醒、升华、激励作用,可以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使内心的政治情感得到深化和稳固。

凝聚共识功能。学生资助工作需要将仪式教育作为载体,充分利用和把握其与资助育人的内在契合点,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把控教育过程,将资助仪式活动合适地植入于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强化个体在大学期间的受教育效果,提升学生思想认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学生教育覆盖面,在净化学生心灵,凝聚学生的共识中,实现资助育人、帮困扶志、助学筑梦的初心,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2 仪式教育之于受资助学生全面发展价值

强化个体体验。以高校助学贷款诚信还贷教育活动为例,在贷款毕业生离校前夕,通过组织开展诚信还贷教育仪式,如发放“致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签署诚信还贷承诺书,在仪式现场悬挂“国家资助、伴我成长”“诚信、感恩、自强”等标语口号,分享身边诚信还贷感人事迹等,组织者通过创设特定的资助仪式情境,利用生动的场景和丰富的感官刺激,将诚信还贷的使命感传递给参与者,升华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潜移默化影响,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从而发自内心地期盼拥有仪式情境中所展现的那种诚信感恩、勇于担当的情感体验。

激发角色认同。在资助仪式教育中,将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形象化为具体的人或事,通过提前规划、设计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体验中,明晰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增强对教育目标的认同感,激发自己为能够成为教育目标中设定的角色而努力奋斗。仪式活动对参与者的心理影响是潜意识地浸润和渗透,参与者通过对仪式上呈现出的励志人物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的认同,主动将其内化为自身发展需求,使仪式教育发挥身边榜样的带动效应,引领大家勤奋努力,励志成才。

坚定理想信念。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创设相应的资助仪式教育情境,营造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资助工作中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强化高校政治信仰教育效果,使参与者受到崇高思想的熏陶,从而对教育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情感,使其在理智和情感的碰撞与交融中,达到情感控制和教育引导的最佳效果。“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实践中强化理想信念、促进教育成效,使优良的传统和优秀的品质得以继承和发扬,使群体的价值观逐渐向个体的价值观转化[3]。

3 学生资助工作仪式教育实践路径

3.1 发掘有价值的育人内容

资助工作仪式育人要发挥最大效益,首先要确保育人内容实在、鲜活,要能符合当今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和当下时代要求,符合参与者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过于拔高,也不能太过幼稚。空洞滞后、生搬硬套的同质化育人内容,没有自己的特色,将会使资助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学生资助工作者要善于从师生身边的人和事中发掘出资助仪式的育人价值。比如高校举办学生励志典型宣讲仪式,学生典型的选择更应立足于征集和选取校园内真实事例来激励和引导广大学生,发挥学生朋友领航作用,增强资助育人的亲切感。学生资助工作应将育人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引发参与者的内心共鸣,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资助育人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仪式,更要体现人文关怀,注意仪式形式的选择,保护受助者的隐私和自尊,以避免给学生心理带来伤害。

3.2 丰富和发展资助工作仪式

资助工作仪式教育是通过资助活动的氛围渲染、情感体验,将育人内容融入具体可感、可知的特定场景中,使参与者心灵受到触动,情感受到激发。因此在资助育人实践中,组织方要避免组织形式单一刻板,缺乏互动感和体验感,难以引发参与者共鸣,而要善于利用和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丰富资助育人仪式。仪式的表现应当符合学生的话语和行为,并且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作出恰当的调整,以适应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通过合适的地点选择、舞台灯光效果的布置、自媒体平台互动、主持稿的生动设计,以及一些新的概念与观点,如“体式语”“模仿”“操演”“游戏性”等也应被引入仪式教育的设计与实施中[4],让仪式根据育人需求的不同而不断作出调整和创新,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3.3 协调统一组织形式和育人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资助工作仪式组织者应根据育人需求设计活动形式,避免流于形式或者形式大于内容。因为形式化后的仪式自身的意识形态内核被简化、淡化,只留下一些形式,造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内核缺失[5]。以高校奖助学金颁发仪式为例,颁发仪式要体现出党和政府以及学校还有社会各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和激励,对品学兼优学生的鼓励和肯定,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关心与期望。仪式组织要在弘扬正能量中使参与者获得一次精神洗礼,那么仪式则要选取庄严隆重且又不失喜庆欢乐的场合,流程设计需营造氛围和注重细节,要潜心将育人内容置于横幅标语、背景音乐、主持稿、大屏幕显示等各仪式环节中,让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参与者的心灵。仪式组织还要改变自上而下的大包大揽操作方式,还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共同参与到仪式组织策划和现场表演中,让仪式教育的舞台真正为学生而搭建,真正使不同参与者都能有所收获,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资助育人仪式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仪式教育活动可帮助学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发挥育人成效。在组织过程中,组织者应针对参与者的群体特征,将资助育人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将仪式教育恰当地穿插于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牢牢扣住各关键环节,并能根据不同资助活动的需要,适时调整仪式中出现的地点、场景、语言、动作等设计,使精心组织的每一次资助仪式都能蕴含丰富的教育和引导意义,充分发挥资助仪式的育人成效。通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用心、用情打造导向正确、内涵丰富的资助仪式,在润物细无声的资助育人工作中,填补受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的心理、知识、阅历和能力上的不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参与者资助仪式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Talking strategies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