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张家林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核心工作。文章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透视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本身出发,关注高职创新教育的特性,进而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基于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学习能力; 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
一、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在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职教大国向职教强国转变,一直是教育教学研究于教学改革实践的焦点问题,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明显提高,但据本课题组对来自四川等20个省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270人、学生440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有高职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经过课题组分析,当前高职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学生方的原因
1.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不愿意创新,或者没有创新能力,首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接触新事物,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不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不会按时完成任务、不会合理规划课余时间。估计这是很多高职学生的通病。没有知识和技能夯实基础,很难实现创新。
2.缺乏创新思维。在十几年传统学习中,学生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势,习惯了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不知道如何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懂创新也不会创新。很多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会有个工作,只要顺利拿到文凭,毕业即可,不愿意去主动尝试创新。
3.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调查中很多学生都反应自己没有创新是因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老师们也在反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表达不够畅通、思维不够严谨。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但因为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在基础教育阶段忽视或逻辑思维训练不够,这就造成大学阶段想运用该能力时显得动力不够。
4.害怕承担风险。毫无疑问,创新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可能包括财产风险、时间风险,也可能包括学业风险,因此,有可能创新不成,而且浪费了去干其他事的时间,或者耽误了课程学习不能通过,拿不到学分,这也使得很多学生不敢去创新,调查中就发现有部分学生(14.77%)在大学阶段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包括企业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第二课堂、职业技能竞赛、社团、兼职等在内的课外实践活动,经常参加的只占18.18%。因循守旧,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有的同学甚至老师教的都没学会,他们更不懂、不会也不愿意去创新。
(二)来自学校方的原因
1.学校没有形成正面、有效的创新氛围。首先是创新教育相关制度不健全。虽然当前创新教育是各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之一,但创新教育制度还不够健全,例如创新教育考核和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创新教育激励制度还没有达到激发师生参与的效果。要想真正快速地发展创新教育,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其次是创新教育硬件建设投资不足。硬件建设包括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创新训练中心、校外创新教育基地等。经费缺乏导致供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训实验的设备不全、场地不全。第三是学校内部创新的理论、舆论宣传和指导工作还不够,创新类科技活动的开展过少,还没有形成“别人都在做,所以我也要做”的氛围。
2.创新教育师资匮乏。教师是否首先具备了创新思维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前提,但事实上一些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还存在欠缺,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教学方式陈旧,与实践工作结合的内容较少或根本没有,没有给学生传递任何创新知识,沒有办法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其次, 教师参与一线实践活动的经验还不够,包括参与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和指导技能大赛的经历都很欠缺。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低下。当前,尽管学校和老师们都在尝试,甚至是尽力开展创新教育,但由于受到师资、硬件、激励制度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旧占很大部分比例。有部分学校引进了创新类课程,或是采用了创新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很多老师自己没有理解创新教育的核心,他们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和执行程度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实施的程度。由于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启发性教育,没有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创新教育需要比较自由的教学场地、互动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合,这些软硬件要求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尚未具备,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任务目标没有完成。
二、基于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一)提升高职教育理念,建立高职创新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1.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报告、宣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的理论、舆论宣传和指导工作,使全校师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的过程、主旨、措施等等。
2.通过一些制度保障,如增加经费投入,对教师创新及学生团队创新奠定创新物质基础,激发创新动力;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积极拓展教学实践基地。
3.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书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信息源,是创新人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其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学校要改善图书资料的硬件条件,加大图书资料购入量。
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多元评价体系。把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突出出来,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结合起来。
(二)优化高职师资队伍,建立创新教育导师制
1.学校应该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创新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并将其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严格执行。
2.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完善激励制度,鼓励导师带领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加快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3.送现有师资外出培训。通过定期派送教师外出进行学习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素养,保证各个层面的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利用创新思维,掌握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引入企业、行业师资。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企业专家来校指导创新活动的开展,逐渐形成以校内专职老师为核心,校外创新导师为补充的专兼职老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保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
(三)优化教学,建立以学习能力提升为主的创新教育体系
传统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以“就业导向”为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也让职业院校就业率不断得到提高。但由于受到“就业导向”这一观念限制,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于狭窄,从而限制了高职学生的创新性、职业拓展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教学优化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
1.在理论教学中,一方面要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开设创新类课程等途径向学生渗透创新意思和培养创新思维,例如有的学校就开设了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原理、创新技巧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有利于学生创新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上多一些能力训练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老师上课说教,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经验,这样对知识的记忆力会更加深刻。
2.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课程实践、课赛结合、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大一到大三、从易到难教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用创新引领创新
1.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资料的查阅,加深专业知识和对专业的理解,建立较完备的知识体系。通过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掌握发现问题、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能够正确认识、分析、解决各类问题。
2.教给学生创造力训练技巧。通过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开展TRIZ创新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有效地发散式提问。通过让学生掌握这些有效的创新能力训练方法,让他们进行自我训练,从而达到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营造学习创新环境,构建人人创新的氛围
1.要将各级各类创新活动和企业具体实践相结合,打造以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为组合的创新能力链,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思考、互动、认知、领悟、迁移等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团队,并掌握将设计转化为成果的实践能力。
2.要参考国内外优秀的创新培育形式,开辟符合本校高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在当前形势下,国内各高职院校创新训练项目呈现出丰富的生长形势,但成效一般,需要多多参考和了解一些优秀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式,走出传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开展创新训练,特别需要邀请有能力、有资历的专业人员参与创新能力训练指导工作。此外,高职院校理当增强和社會单位的互助,为大学生创设丰富的实战机会,举办有水准的创新类技能大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校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以提高信息素养、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等一系列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给学生分享各种有用的知识,与同行进行教学探讨,实现真正的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三、结语
高职院校当前的时代使命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认为,现在的大学可能要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因为知识的获取渠道多种多样,学生们到了社会上所需要的能力不再是一个单一门类知识,而需要很多门类知识的整合。另外因为文化的多元化,使交流和沟通成为学生进入社会后特别重要的能力 。调查中也显示,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也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和前提,创新能力是核心和关键,高职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努力造就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盛庆.浅析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商情,2016,(40).
[2] 吕晓辉.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105-107.
[3] 王爱琴.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20):173-174.
[4] 张莉.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墨水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