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研究

2018-03-06 02:56宋良徐家文刘爱莲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宋良 徐家文 刘爱莲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引入学导式教学方法,具体实施于材料成型专业模具设计课堂与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证明把学导式教学法的合理内核与精准教育相结合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法; 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一、学导式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全国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65.3万增加到2016年的325.4万,增长了4倍。新形势下面对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以及产业升级的加快,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从学术型和研究型转向应用型已是大势所趋,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入学时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较以往有极大的不同,这些因素都需要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考虑。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的灵魂,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素质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较少,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导式教学是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以开发智能提高素质为核心,把教学重心从“教”转为“学”,从过分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转变为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种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学继承了启发式教学的诱导和主动思考的优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师生互动性协调促进。加强学导式教学的研究,探索其核心理念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关学导式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研究还很少,仅有个别学者对其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研究。胥长辰于1 9 8 2年首次提出了学导式教学法,认为学导式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为高效。陈政国提出,学导式的“学”是指有引导的学,包括课堂的读、看、思、划、议、算、做等学习活动,学导式的“导”是 指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指导、诱导、教导、辅导等活动。刘玉对学导式教学法进行了实践,并提出了实用学导式教学法的观点,认为学导式教学法应遵循“主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取舍性原则”。

总之,尽管已有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学导式教学法具备的优点,但如何将其指导思想运用到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未能揭示,且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学科的应用和研究未见报道,极大地限制了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与推广。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成型专业压铸模设计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为依据,提出了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精准育人”相结合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新思路。

二、学导式教学法在材料成型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本文以学导式教学法在压铸模课程中的应用为例,阐述“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精准育人”相结合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新思路。近年来,压铸凭借高效益、高效率、少无切削的特点在材料成型领域异军突起,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压铸零件在各个工业部门的众多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扩展学生在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适应现代工业需求,各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已普遍开设“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并将其列为重点课程。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体系由“模具设计应用软件”“压铸模设计”和“压铸模课程设计”三部分组成。依据学生专业基础课的掌握情况,将“模具设计应用软件”开设在第五学期,为学生首次接触压铸模的概念、三维制图应用以及模具方面的设计理念。此阶段采用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掌握三维模具绘制技能基础之上,了解高附加值且适宜大规模生产的压铸在材料成型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未来就业专业发展规划并产生学习兴趣。第六学期作为学生进厂工程性学习时间,本专业与天津、宁波、苏州等压铸业发达的南方城市压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入优秀学生进行工程性学习,并在工程性学习期间由专业教师下厂指导,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压铸生产的工作环境、工艺设计和生产的流程,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精讲,并对第七学期要开设的“压铸模设计”和“压铸模课程设计”进行略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学导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未来就业专业发展规划,变被动枯燥的填鸭式学习为主动的渴望学习知识和技能。要达到以上教学效果,在课堂使用学导式教学法要做好“略讲—自学—互动—精讲—深化”五个环节。

略讲是指教师在计划讲授内容的前一次课的最后10分钟左右时间,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和问题进行总结性概括,并指出下次课计划讲授知识的整体框架和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提出具体的要求。略讲可使学生自学目的明确,避免学生自学时无处下手,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略讲必须思路清晰、逻辑合理、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易懂,对于具体疑难和细节问题留作思考暂时不讲,留给学生发挥空间,待下次正课时讲解还可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自学是指在略讲之后,下次正课之前的自习时间里,学生按照教师略讲所提出的要求进行自学。其目的是了解正课的整体内容,整理听课的学习思路并发现疑难问题。互动是指在略讲之后的正课前10分钟左右时间,教师利用询问、抽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并在此過程中掌握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可提供正课中重点内容的讲解侧重点,另一方面也对约束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精讲是指在互动之后的正课时间里,教师对询问或测试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讲解,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有侧重地引用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案里备注共性的疑难问题,作为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精讲中教师应讲解透彻、逻辑思维清晰、语言精练、通俗易懂,在多个循环的教学环节中,也可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深化是指在精讲之后的自习时间里,教师利用留作业、思考题、查询文献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深化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延伸,不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一门专业的逻辑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每个学生的要求可不一致,但基本要求必须完成。

学导式教学法要跨越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习界限,由略讲(点拨、引导)、自学(阅读、发现)、互动(反馈、制约)、精讲(解疑、启发)、深化(总结、提高)等各环节构成的一个教与学的系统。这个系统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有机地结和起来,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所产生的正效应,并在实践中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学导式教学法在材料成型专业实践环节的应用

工程性学习(盯岗训练)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企业一线高素质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多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确定其教学效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近年来应用型大学广泛采用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有效实现了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学导式教学法的特点是能够把学生主动性与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 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如能把学导式教学法与“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进行提炼总结,并在盯岗训练环节中进行有机的结合,对探寻“导与学”的优化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尽管在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利用学导式教学法已有部分研究,但关于实践环节学导式教学法的研究尚不透彻,对工程性学习中如何实现学导式教学更是未见报道。同时,订单式培养也存在一些缺点,其等同于生产实习,学生只掌握了单一技能,知识面不足,不能适应企业新的要求;企业参与“订单式”培养程度有限、积极性不高等情况。把“学导式教学法”与“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学生盯岗训练相结合,强调变盯岗训练为工程性学习,注重企业在行业内主流的发展和需求,加强专业教学贴近工业前沿方向,促进教师在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导向作用,是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要想把学导式教学法与订单式培养模式结合并运用于工程性学习中,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教学各环节的整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证考察与调研等方法,借鉴国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经验,吸收以地方经济需求和企业导向的柔性教育思想,厘清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与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点,进而从地方高校实际出发,利用材料成型专业基础课模块基础,新开发压铸及模具设计模块体系,探索地方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类专业“学导式教学+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与运行机制,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多维度、开放型、创新型的教学支撑平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战略顺利实施过程中的应有作用,推动地方综合性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二,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利用学导式教学法中教师的“导”与工程性学习中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摸索、探寻市场对新技术、新人才的要求,从而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学导式+订单式”体现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模块的组建、专业培养方向的确立和课程设置等各个培养环节中。在拓宽专业基础素质与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实施与办学特色匹配的差异化精准培养,填补市场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需求的空缺。

第三,构建符合“学导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支撑体系和运行机制。教学支撑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系统思考和系统设计,敢于改革和实践探索。我校材料成型专业已在天津、苏州、宁波等地与多个现代化压铸企业建立工程性学习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对“学导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专业教师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并联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把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企业工程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为上述企业输送了多名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阐述了学导式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和实践环节的应用研究成果,并将“学导式教学法”与“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结合,优化组合其核心内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学导式教学法至今仍不够完善,但它符合教改精神,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研究和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学浩, 胥长辰,金家琅.一种新的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J], 高等教育研究, 1986(1): 51-55.

[2]胥长辰,邓林源,金家琅. 略论“学 导 式”教学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 1988(2):49-52.

[3]刘曼宁.“学导式”教学法应用于汉语高级口语课教学的探索及设计[D].辽宁大学,2015.

[4]翟爱霞, 李玉军, 付英梅,等.学导式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10):984-986.

[5]刘良华. 我国学导式教学实验范式的形成和发展[J].教育科学, 1995 (4):40-44.

[6]胡忠艳.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