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馈分析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2018-03-06 02:56任秀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任秀英

摘要:提升质量是基于反馈分析进行质量诊断改进的最终目的,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尚处于实践摸索阶段,面临标准不明确、体系架构不完善、反馈分析等信息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构建积极的内部质量保证,建立合理的质量标准,完善院校内部组织架构;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多主体多维度的质量评价机制。

关键词:反馈分析;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受到极大的关注。国家陆续颁布了关于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及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指导方案等文件,正式启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工作。各地先后成立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委员会,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促进院校由“他治”转向“自治”。各地高职院校也应该依照“自主诊改”的精神,全面推进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基于反馈分析的长效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完善质量保证组织架构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基于反馈分析的课程、专业、学院、学校4个层级的内部质量保证组织架构,各层级的内部质量保证工作分别由课程教师、专业教导主任、学院院长、校长负责。首先,做好各层级的质量保证工作的主体责任划分和任务分工,学院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提升学校内部质量。其次,梳理学校各个部门的归属,建立清晰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如图1所示),编制好相应的质量保证工作标准,构建系统的工作内容。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目标,健全反馈机制,持续调整目标,确保更好地提升学校内部质量。

二、健全质量保证工作标准

第一,学校针对各专业建立相应的最低专业建设标准。学院依照下属专业建设水平,在学校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并设计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第二,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课程建设标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反馈的职业人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制定符合学生学情和职业需求,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课程建设最低标准,学院根据下属专业课程建设实际情况,以学校制定的最低课程标准为基础建立课程建设标准,明确课程教学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重点凸显教学的实效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制定教师发展标准。重点培养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制定发展标准。教师按照学校的教师发展标准,制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要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职位晋升、薪酬福利以及评优评先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第四,建立学生发展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根据师生的反馈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将学生个人发展与学生评优评先及就业推荐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建立内部质量控制机制

建立內部质量控制机制共分以下几步:

第一,梳理整合学校人事、教务、基地、实训、学务、后勤、科研、督察等方面的工作,建立更加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内部质量控制机制。

第二,基于反馈分析建立诊断改进考核制度,根据目标任务、项目建设、质量控制、工作业绩、创新与贡献等指标进行内部质量考核,提高学校内部质量保障诊改的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推进学校、学院、教研部门的三级质量考核,加强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管理,建立三级质量分析、报告、发布制度,及时反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学校内部质量诊断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四,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培训与考核机制,制定培训考核制度,树立服务需求、与时俱进的现代质量文化理念,努力营造学校内部质量文化氛围。

四、健全诊改工作信息平台

学校要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推动校园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加大网络建设方面的软硬件投入,基于互联网构建智能校园网络、搭建智慧教学系统,利用海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便捷的信息反馈分析渠道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内部质量的诊断和改进服务。学校进行内部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应该以信息平台的数据反馈分析为基础,以分析结果为依据。为高效采集人才培养数据信息,需要不断完善内部质量诊断改进工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化管理数据平台,实现平台数据的高效共享,根据反馈分析进行诊断,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改进。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学校人才工作培养方面的数据采集管理平台,采集和管理反馈的数据信息,制定相应的数据采集与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的分析总结,以及时发现问题,推动学校内部质量的诊断和改进。

五、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保障

制定详细的质量保障运行体系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可以细化为以下几点:

(1)针对学校各部门实施部门目标任务考核,建立自主诊断与改进流程。

(2)利用学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信息管理平台制定诊断和改进质量报告,进行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四个层面的自主诊改工作。参照学校的年度目标任务,并根据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数据制定合理的学校内部质量工作标准,录入信息管理平台,分析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开展自主诊断与改进。

(3)结合专业建设方案,确定专业建设目标,注重专业质量分析,实施专业质量自主诊断与改进。

(4)结合课程建设方案,落实课程建设任务,明确质量控制重点,根据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反馈进行学期分析,利用学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信息管理平台监控课程教学质量,及时调整,持续推进和完善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5)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构建薪酬、职业发展、培训、深造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6)结合学校的办学总之和人才培养方针,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多角度自我诊断,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及学业情况反馈分析,监控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况,基于反馈分析及时开展学习质量的诊断与改进。

(7)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定期调查学生食堂、宿舍管理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学生食堂、宿舍等管理制度;制定学校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建立长期的校园巡查、反馈与改进机制,做到及时接收反馈信息,监督诊断与改进效果。

(8)制定学校内部质量事故处理制度,设置合理的质量事故分类,认定标准以及调查处理流程。

(9)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质量监控对教学实施有着明显的监督和导向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时,首先强调教学过程的自查,然后组织他查,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五纵五横”的学校内部质量自主诊断与改进体系。利用学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信息管理平台采集反馈信息,分析反馈信息,根据分析结果开展学校内部质量自主诊断与改进,确保诊改工作顺利开展并获得成效。建立完善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组织架构和工作标准,统一规划管理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实现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平台的强预警功能、监督功能以及考核评价功能。

参考文献:

[1]刘阳.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J]. 职教通讯, 2017(13):55-59.

[2]万德年.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9(2):9-12.

[3]王丹中, 赵佩华. 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平台建设的思考 ——基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7, 16(6):8-1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