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父亲角色意识类型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2018-03-06 02:56冯璇坤刘春雷杨雪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儿童发展亲子关系学前儿童

冯璇坤 刘春雷 杨雪

摘要:文章从幼儿父亲角色意识的分类着手,分析溺爱、接纳、逃避的角色意识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出的负责,逃避等行为,揭示父亲角色类型对子女性别意识的正负向作用。并从社会环境构建,个人行为意识,家庭氛围营造三方面对父亲角色意识的扭转与构建提出了相关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亲子关系;学前儿童;父亲角色意识;儿童发展

在中国,传统家庭角色意识始终受“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但在当代核心家庭中,大多数母亲转变角色迈入职场,传统育儿功能弱化,父亲则相应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天下无如父子亲”“养不教,父之过”“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些古语流传至今正印证着父亲与孩子之间亲密的关系以及对孩子的深刻影响。

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开始将视野从母亲转向对父亲角色和子女成长的关系上。2017年5月15日于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家庭发展论坛,明确指出中国亟待解决的就是家庭传统功能弱化,家庭照料资源短缺以及家庭成员工作与照料矛盾不断的问题。幼儿母亲的陪伴抚养压力较大,需增加相应的双亲参与保护政策。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家庭司《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家庭总体规模微型化,父亲角色不足,陪伴不足。2010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提及:要重视发挥父亲的角色作用,利用生活场景进行随机教育。201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宣传册》指出:“父亲带给孩子勇气、力量和自信,让孩子的人格更加积极健全,父亲的影响不可替代。”

一、不同类型父亲角色意识与家庭教育角色行为

国内最早将父亲角色意识定义的是桑标教授,将其界定为父亲对于妊娠、分娩、育儿及亲子关系的态度,对自身作为父亲的信心与责任意识,以及成为父亲后对自我和妻子的评价和情感连接。

父亲的角色意识直接影响角色行为,无论是生活陪伴和教育,不难发觉父亲角色意识在健康亲子关系建立,良好儿童人格培养,亲密家庭关系方面的重大影响。父亲的价值取向,家庭观念,自身发展,家庭需求,个人需要都在不断影响其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行为。角色意识驱使着父亲选择角色责任,形成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行为。

(一) 陪伴教育子女

这是一种我承担,我愿意,我了解,我接纳的父亲意识,是健康的心理驱动力。此类由自我需要出发形成的角色意识,是家庭的,和传统观念上的角色观不同,更多强调社会性作用,是对子女的精神和行为上的共同支持。如果要给父亲的角色意识予以评价的话,此类父亲可以称得上是称职的“爸爸”。

在夫妻育儿方面,有着接纳陪伴角色意识的父亲会让孩子在依恋与探索,平静与激烈的矛盾环境中磨砺,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下幸福成长,夫妻关系也是和睦、亲切、幸福,配偶间相互理解,宽容,及时沟通。

美国杂志《父母》报道称父亲与孩子互动的频率和社会性和语言发展的速度水平呈正比。陪伴意识下的父亲家庭教育行为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培养正确自我认识。

平衡于养家与顾家之间的父亲,有着极强的责任感与正确的认知,这种出自于内心的角色认同感也是早期良好父辈关系的映照。

(二) 养家逃避子女

这是一种我养家,我疲惫,我逃避的父亲意识,是失衡的心理驱动力。作为社会主要劳动力,男性承担家庭的主要支撑责任。“男主外,女主内”是代代相传的习俗,也是社会认同方向的表达。从生理上看,父亲对生命形成不可或缺,但从社会学上看,父亲却成为了透明人。

此类角色意识下的父亲并非真正缺失,而是情感淡漠,责任欠缺。重视物质生活保证,持有金钱投入和维持衣食住行即是爱的观念。

在夫妻育儿方面父亲首先与配偶关系紧张,保持“甩手掌柜”的姿态。当代核心家庭中需要父母合力创设家庭成长氛围,分裂型的家庭教育给予的单一母性情感体验,使得核心家庭也退化为伪核心状态。

家庭教育中孩子渴望与父亲接触,体会与母亲温柔相反的感觉。但此类父亲虽具备陪伴能力,但意愿排斥,标榜男主外,女主内。行走在养家与顾家之间的男人,注重物质生活的给予,忽视日常的生活陪伴。父亲角色行为的缺失与偏差正是来源于这样一种内心的角色抗拒意识。

(三) 溺爱满足子女

这是一种我陪伴,我溺爱,我顺从的父亲角色意识。“溺”,词典解释为“淹没”的意思。古人云“雖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错误的内在心理驱动力。首先内在角色意识极强,其次父亲外在育儿能力良好,最后从情感态度上看表现为爱护过度。

在夫妻共同育儿方面,父亲的育儿态度与行为异于社会定位,表现出温柔,体贴,呵护,理解、陪伴妻子,家庭融洽。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慈母多败儿”同样适用于父亲。溺爱意识强烈的父亲,在子女生活上悉心照料,事无巨细。对子女的要求,逐一满足。凡事孩子首要,一切次之。不见约束,只见放纵。这是畸形的爱,误导的教育。

但现实社会中,大部分父亲还是能够在养家和教养中兼顾或保证承担部分职责,并且随年龄阅历的增加,能够增强角色意识,爱护孩子,陪伴孩子。

二、不同父亲角色意识类型对儿童的成长影响

父亲的角色意识会对个人行为产生直接的驱动作用,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父亲对亲子关系,儿童人格发展,子女社会性发展等会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一) 接纳意识促进幼儿性别意识与社会性发展

在性别角色发展方面,坚持接纳陪伴意识的父亲能够给予子女良好的性别引导。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孩子会确立同性别模仿对象,社会上男性的特征为:勇敢,独立,坚强,自信,责任意识,积极,热情。而对男孩来说,最佳的学习对象就是父亲,孩子在与父亲的日常接触中学习模仿父亲的男性特征和行为模式。

对女孩来说,父亲男性特征与母亲温柔,细腻,文静的行为特征形成强烈对比,并且从父亲不同的照料中获得对性别基本认识,逐渐确定自己的性别定位。

在社会性方面,接纳陪伴意识的父亲为社会行为的引导者、示范者。父亲不同于母亲,互动模式多为亲子游戏。Paquette发现父亲在与孩子的“积极互动关系”中产生特殊作用,与母亲截然相反。父亲带领孩子经历剧烈,多变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身体素质,反应能力的显著提高,也有利于形成父子安全型依恋。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近,心智成熟度相似的伙伴间互动交往的行为。积极接纳角色意识支持下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作为与母亲截然不同的个体,在同伴交往中的引导多呈现鼓励支持,让孩子自己处理与维持同伴关系。“父亲角色”研究者罗斯·派克等在“父子游戏类型与子女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中发现,父亲引导水平与子女同伴互动水平呈正相关。

(二)逃避意识阻碍子女性别意识与社会性发展

逃避意识下进行的性别意识引导效果微乎其微,反作用明显。儿童心理学家赫瑟林顿指出,一旦父亲陪伴不足儿童可能出现胆小怯弱,羞于交往活动,行为举止更为温柔内向。

家庭教育学者布郎芬勃里勒指出,“在女孩的成长中,父亲的肯定、陪伴比母亲的呵护更重要”。父亲作为最初接触的异性,带给女儿更多的自信心与勇敢,带领女儿克服女性社会标签“温柔,怯弱”。一旦女孩索取父亲陪伴遭拒,早期性别意识无人引导,成人后性别意识和婚姻行为将受影响。

在社会性行为上,相比父亲角色意识正确行为主动的父亲,孩子在亲子依恋上发展畸形,同伴关系处理水平低下。

父亲的角色意识对亲子依恋感建立首先产生影响,亲子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与反抗性。Bourcios等指出,从婴儿期开始就有父亲主动参与教养的儿童在同伴群体中更活泼、具有接纳性。Stanley观察了25名失去父亲教养的8个月婴儿,指出在观察中已经发现其社会交往能力存在障碍。孩子作为成长个体,父亲逃避意识使孩子表现出依赖,任性,自私,孤僻,不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成为性格烙印。

行走在养家与顾家之间的男人,注重物质生活的给予,忽视日常的生活陪伴。父亲角色行为的缺失与偏差正是来源于这样一种内心的角色否认偏差。

(三)溺爱意识影响子女性别意识与社会性发展

在子女的性别意识方面,溺爱教养下的孩子是成长在幸福与无限度的畸形宽容中的,对男孩的性别意识影响程度高于女孩。

如果父亲的溺爱方式细腻特征明显,会抑制男孩的性别特征发展,出现特征模糊化,女性细腻特征明显。在溺爱家庭中长大的女孩,信赖父亲,认同父亲与母亲的呵护,性别角色认知偏差表现出认可与父亲性别表现一致者。

在子女的社会性发展方面,溺爱意识中成长的孩子自我中心化程度较高,依恋关系失衡,阻碍同伴关系平等发展。父亲应是子女的威严对象,而溺爱会使孩子在过分迁就中分辨不出要求的合理性与行为规范。并且形成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对父亲态度和依恋失衡。

持有溺爱意识的父亲会由约束者转为放纵者,对儿童不当的做法无视妥协,没有教会孩子责任意识,而是给予更多无原则的爱,并且逐渐形成内控感。皮亚杰认为孩子与外界的互动交流正是其认知能力不断提升的源泉。在感知运动和前运算阶段,孩子依靠自我驱动去行动,溺爱的父亲以爱之名阻拦保护,造成孩子的感觉迟钝,动作发育缓慢,内向、依赖性极强。按幼儿交际能力将孩子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溺爱父亲意识成长下的孩子多为被拒绝和被忽视型。他们大都攻击性明显,以自我为中心,再或是胆怯自卑,同伴处理能力不足。

三、构建良性的父亲角色意识途径

(一) 父亲自身意识与行为转变

1.自我角色定位转变。父亲的自我角色定位受文化影响颇深,“远其子”柔性不足”正是典型写照。格尔迪说过:“父亲是特别的,能够对孩子产生一种无可替代的影响。”父亲要转变自我角色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抚育子女不可推卸,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态度。

2.自我教育行为调整。首先,父亲应尊重倾听幼儿,并以平等代替专制。解释并非强制,平和而不失威严,让幼儿在和谐环境中自信成长。其次,父亲应主动学习儿童教养知识。最后,父亲要贴近儿童生活,针对教养、调整自我行为。

3.子女陪伴时间合理化。父亲的时间陪伴是关键,亲子疏离在于亲子依恋关键期父亲缺失。促进感情升温的办法是增加陪伴时间,和孩子建立亲切关系。父亲下班后应和孩子聊聊趣事,散散步,以亲子活动方式陪伴孩子。虽时间有限,但聚小流以成江海,聚点滴而终穿石,聚小爱而成大爱。

(二)和睦家庭氛围的营造

1.夫妻间的良好支持。夫妻是当代核心家庭主要组成部分。父性意识研究者桑标将配偶双方的互相评价和态度也作为父性意识的影响因子之一。因此家庭和谐,婚姻满意度对父亲育儿行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妻子对家庭中父亲的评价持积极态度,增加其责任感,保持夫妻良好关系。舍勒·费尔德曼在1983年发现,夫妻关系融洽的父亲在妻子孕期时已积极投入父亲角色中。因此,提高父亲角色意识,母亲的良好支持作用极大。

2.父母双方理解。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祖辈介入教养的情况不断增多。祖辈隔代教养孩子,观念陈旧,極易否定父亲,剥夺其育儿权利。因此,夫妻双方坚持健康育儿,保持家庭内良性沟通,坚决维护育儿权。

(三)积极社会环境的支持

传统观念将父亲的威严角色树立的独一无二,社会身份固化,忽视了个体心理特征。首先社区应针对父亲育儿的种种困难,开设家长学校,邀请专家针对育儿困境给出指导和有效的心理压力缓解策略。

其次,幼教机构针对当前父亲参与度较低的情况举办专门的父亲日,父亲小课堂,今天爸爸当老师等活动,并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育儿知识,有效帮助父亲更好地进行意识调整。

最后,是国家政策环境进行正确的导向。国家应当将此类规定条文化,法律化,从法律层面上真正激发父亲的角色意识。日前江苏省正在征求意见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将在原有15天护理假的基础上增加15天的共同育儿假,江苏的奶爸们有望享受30天的奶爸假,减少母亲身心压力。

现实社会中,父亲不仅仅是子女抚养者,也是多重角色综合体。在社会中,是职员,公民,建设者。在家庭中是养家者,配偶,赡养者,监护人,教育者,榜样。构建良性父亲角色意识,使其向着应然方向发展,扭转实然偏差,集结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父亲角色意识的应然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EB/OL]

[2]桑标,唐剑.父母意识的结构与内涵初探[J].心理科学,2000(3):279-284.

[3]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3-18.

[4]王月莲.儿童家庭教育中溺爱的危害分析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0(10):178.

[5]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 689-691.

猜你喜欢
儿童发展亲子关系学前儿童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执行功能评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