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钦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福州350007)
急性左心衰患者具有较急的发病、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在受到病房环境、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生理痛苦,另一方面还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严重,进而促进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发生及病情的加重,从而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临床很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1]。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心理障碍及病情改善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对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标准(欧洲心脏病学会2005年制定)[2];排除标准:将缺乏完整临床资料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心理护理组(n=40)两组。心理护理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5-86 岁,平均(65.2±10.4)岁。在原发病方面,15 例为冠心病,9例为急性心肌梗死,8例为高血压心脏病,6例为风湿性心脏病,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6-86岁,平均(66.3±10.5)岁。在原发病方面,16 例为冠心病,8例为急性心肌梗死,7例为高血压心脏病,7例为风湿性心脏病,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常规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依据患者的用药特点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病房内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湿度进行有效的保持,切实有效地做好对患者的口腔护理,从而对交叉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皮肤护理,以对褥疮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对通畅的周围静脉留置针进行有效的保持,如果患者大汗淋漓,那么其胶布粘性就极易丧失,在躁动不安的情况下极易拖出静脉留置针,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有效地将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妥善固定起来,同时在抢救时对静脉通路的通畅性进行随时的观察和保持。
1.2.2 心理护理组 心理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同上,心理护理具体操作为:积极主动地和患者沟通,清晰准确地向患者解释临床症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可能引发急性左心衰的诱因、对身体的危害等,将患者免疫力会在强烈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障碍的作用下降低的现象告知患者,将患者的不安情绪有效消除掉,使其对乐观的心态进行有效的保持,从而为疾病康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检查和知道,让患者不惧怕自身疾病,保证操作技术娴熟,举止沉着稳重,从而将患者的焦虑心理有效消除掉,促进患者对临床医护人员信任感的增强,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护理前后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两组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总分0-100分,随着评分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程度逐渐减轻[3]。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监测并将其详细记录下来,以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随着血压、心率的降低,患者的病情逐渐改善。
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但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组别心理护理组例数(n)40常规护理组40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SAS评分66.3±5.2 56.2±5.4#*66.5±6.4 67.2±7.2 SDS评分65.2±5.6 52.3±5.4#*66.3±6.5 64.3±5.4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组别心理护理组例数(n)40常规护理组40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收缩压(mmHg)166.8±20.2 144.0±13.5#*167.2±20.3 150.2±10.2#舒张压(mmHg)98.2±15.5 86.0±10.2#*99.4±15.2 94.2±10.2#心率(次/min)97.3±8.2 88.2±6.7#*96.5±8.1 92.0±10.3#
中医认为,急性左心衰归属于“心悸”、“喘证”等范畴,发病机制为心所主血脉无法充盈引发脉象沉伏、爪甲色不华等。大部分急性左心衰患者具有极度紧张的精神,通常情况下,其心理反应会在机械通气等治疗的作用下加重,而患者的治疗也会受到严重不良心理反应的不良影响[4]。良好的心理护理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减轻,为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增进,通过形体或语言心理护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将其心理问题有效解决掉[5]。
近年来,临床对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进行了重点实施,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对医学护理原则进行严格的遵循,另一方面用心理学规律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对心理护理程序进行适时开展,所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6]。相关医学学者研究表明[7],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后对心理护理进行实施能够将其对患者的积极影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患者修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问题对治疗不良影响程度的减弱或将其有效消除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治疗信心的增强,使患者从危险期顺利度过,促进治疗有效性、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的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
[1] 赵永兰,李晓玲,汪小英,等.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0):61-62.
[2] 杨旋芳.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273-274.
[3] 张小菊.急性左心衰水肿采取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22(3):87.
[4] 古力布斯坦·尼亚孜.CCU急性左心衰30例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0(52):195.
[5] 田娅.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205-206.
[6] 兰艺.急性左心衰竭117例急诊抢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73-75.
[7] 张付娟.机械通气治疗高龄重症急性左心衰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护理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4,1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