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华 黄群英 赵印平 莫江英
(广西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规律541001)
临床上无法由患者症状的有无来正确诊断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且研究显示:无症状的血管再狭窄会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1]。高血压会对冠脉病变产生影响,但也只是影响冠脉病变一个方面,当前国内外关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等的相关性报道并不多[2]。此次研究拟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高血压患者EAT的情况,探讨心外脂肪组织对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影响的可能机制。
选取我院在2015年6至2016年12月期间高血压患者18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上患者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住院患者。所以病人均进行生化,多普勒超声,冠脉造影检查。其中男性 112 人,女性 68 人,平均年龄(62.3±10.2)岁。
1.2.1 采用东芝Aplio 400型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率3.0MHz,研究对象取左侧卧位,在胸骨旁左心室长轴检查,以主动脉瓣环为定位标识,显示右心室游离壁前方的EAT,在舒张期末冻结图像,垂直主动脉瓣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EAT厚度,测量5个周期,取平均值。
空腹血糖(FBG):东芝TBA-120F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GOD-PAP法测定。
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HPLC法采用化学发光法。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INS(μU/ml)×FBG(mmol/L)/22.5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东芝TBA-120F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1.2.2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由心内科专业介入医师操作完成,入路途径为常规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左冠状动脉至少投照4个体位,右冠状动脉至少投照2个体位,必要时加其他体位至冠状动脉各段充分显示。应用Gensini积分法判定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法:狭窄程度<25%计1分,狭窄程度26%~50%计2分,狭窄程度51%~75%计4分,狭窄程度76%~90%计8分,狭窄程度91%~99%计16分,狭窄程度100%计32分;根据狭窄节段乘以相应系数:左主干×5,左前降支近段×2.5,中段×1.5,远段、第 1 对角支均×1,第 2 对角支×0.5,左回旋支×2.5,左回旋支远段、后降支×1,后侧支×0.5,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和后降支均×1,积分为各节段积分之和。根据积分高低,分为高评分组(≥40,n=80)低高评分组(<40,n=100)。
本次研究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按照评分分组开展t检验,EAT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两组患者的TC、LDL-C、超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评分组的EAT厚度明显大于低评分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EAT与超敏C反应蛋白、L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112、0.231、0.289,P<0.05)。与HDL-C 呈负相关(r=-0.109,P<0.05)。
表1 低评分和高评分组的各项指标对比
众所周知,肥胖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指出,局部内脏脂肪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和全身性脂肪相比,前者的影响力更大[3]。心肌层上面紧紧覆盖着的脏层心包膜被称作心外膜,心外膜脂肪主要指的是包裹在心脏周围的脂肪组织,主要是包围在冠状动脉周边的脂肪组织。心外膜脂脂肪在心脏表面的覆盖面积是80%左右。EATV在全身脂肪总量中仅占1%,但其是心脏总体积的15~20%[4]。脂肪组织大多在右心室,脂肪与心肌组织相互间在功能和解剖关系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都发挥冠状动脉供血功能,心外膜脂肪组织对心肌组织以及冠状动脉病理产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同冠心病危险因素明显相关[5]。随着机体年龄的增长,心外膜脂肪组织增多,进一步提高了冠心病的发病率,此外冠状动脉病变和肥胖有关因素、腹胰岛素水平等也存在密切的联系[6]。此次研究显示,EAT的厚度和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积分)存在明显的相关性,EAT越厚,冠状动脉病变就越严重,LDL-C、超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可能与EAT一起影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
[1] 肖建东,张俊岭,路玉李,等.EAT、IMA和hs-cTnT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14(01):53-57.
[2] 薄晓红,马礼坤,范吉利,等.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06):850-854.
[3] 杨波,林玲,赵建华.单纯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的相关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03):92-94.
[4] 吕雪芬,朱向明,刘骏,等.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左房构型的关系[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02):189-192.
[5] 唐晶,关淑芬,冯立军,等.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增加与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05):1244-1246.
[6] 张福庄,陶红,王永梅,等.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01):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