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故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反思

2018-02-27 13:16杨宝权陈彪
化学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反思初中化学

杨宝权 陈彪

摘要: 九年级是化学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讲故事——讲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已成为化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水的净化”教学以故事为线索,着重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真实课堂。在教学片段点评的基础上,就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设计教学境脉、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微视频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 故事教学; 初中化学; 反思; 水的净化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12005104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1 问题提出

九年级是化学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思维、将学生引入化学殿堂的重要阶段。然而,一方面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传统习惯,教师往往片面强调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由于应对升学考试的需求,知识内容的掌握依然是课堂教学中主要的目标追求。教师为了实现大容量、高效的课堂,有意割裂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被束缚在抽象的符号世界中。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化学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畏难情绪日益滋生。因此,我们教学中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化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尝试在“水的净化”一课的

教学设计中引用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风靡全球的真人秀节目“荒野求生”。本文在教学片段点评的基础上,就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反思。

2 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见图1。我们试图

打破新授课的常规模式,充分挖掘贝尔·格里尔斯(下称“贝尔”)“荒野求生”的视频资源,精心设计情境。围绕水的净化,组织了贝尔野外生存中净水的几个微视频素材,将教师的主导意识(问题线)和学生的认知途径(活动线)巧妙地串联起来,一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由课本知识引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创设系列“水”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健康的生活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合理地选择净水方法,理解水的不同需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资源开发意识与科学耗能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3 教学片断实录

3.1 片段一: 新课导入

师: 今天,我和大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野外旅行,学习一种野外求生的基本技能——水的净化。有请我们今天的野外旅行向导。

播放微视频1: (写实电视节目《荒野求生》的片头)一组蒙太奇镜头展现野外生存第一人——英国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在沙漠、沼泽、森林、峡谷等危险的野外境地施展野外生存绝技的画面。

师: 下面让我们跟随贝尔去寻找水源并获得饮用水。

播放微视频2: (《荒野求生》片段)贝尔蹲在山涧旁捧起溪水:“因为现在正值雨季,有很多水从山上流下,你可以看到水很渾浊,里面有很多沙子,还有很多淤泥……”。

师: 从山上流下的这杯泥沙水,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饮用吗?

生: 不能。

师: 让我们与贝尔一起来想想办法吧!

点评: 《荒野求生》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档节目,用其作为课堂教学引入,新奇感、震撼力都相当惊人。水是野外生存必需的基本保障,因此情境引入也与教学内容高度地契合。这样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3.2 片段二: 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3.2.1 明矾净水——吸附沉淀法

师: 静置一段时间的泥沙水,是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澄清呢?以前,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暴雨过后的河水很浑浊,而人们又急需饮用水,怎么办呢?

播放微视频3: (《荒野求生》片段)水缸内盛有浑浊的河水,村民用一块明矾在水缸内壁摩擦几圈,水中形成胶状物,再把干净长木棍放入其中沿一个方向搅动几下,水逐渐变得清澈透底。

师: 搅拌时,在水中看到了什么?

生: 胶状物。

师: 这种胶状物就是明矾溶到水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物质,它吸附了水中小颗粒,使其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这种净水方法称为吸附沉降。

3.2.2 过滤分离法

师: 刚才我们通过沉降的方法将浑浊的泥沙水进行了净化,那贝尔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净化的呢?

播放微视频4: (《荒野求生》片段)贝尔使用帆布包内袋制作过滤装置除去水中的泥沙。

师: 贝尔是怎么净化的?

生: 过滤。

师: 他用什么过滤的?

生: 布袋。

师: 布袋的作用是什么?

生: 分离泥沙与水。

生: 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师: 日常生活中的过滤器有哪些?

生: 筛子、渔网、纱布、茶叶漏、漏勺、淘娄等等。

点评: 在明矾净水的教学中,视频使用别出心裁,可以直接明了地让学生了解明矾净水的全过程,能够清楚地比较明矾净水前后的差异,效果显著。过滤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者通过贝尔用布袋净水视频引出过滤概念,从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过滤操作。

3.3 片段三: 除去水中的色素、气味等可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法

师: (展示过滤的水)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而颜色、气味却没有除去,为什么?

生: 它们含有的都是可溶的物质。

师: 贝尔在野外生存时,也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处理的?

播放微视频5: (《荒野求生》片段)贝尔将烤焦的木片敲碎,放入水中。

师: 颜色和气味真的能除去吗?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将有颜色、有气味的水倒入事先准备的装有黑色物质的注射器中,并将水挤压到小烧杯内。

师: (学生代表)观察处理过的水的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

生: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了。

师: 注射器中预先放的是黑色的木炭。木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常用来除去色素和异味等。而防毒面具、净水器中用的则是吸附效果更好的活性炭。

投影: 电子显微镜下活性炭内部细微密集的孔隙结构。

点评: 教师通过视频“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色”引入吸附净水法,继而利用注射器设计了一套简易活性炭净水装置,具有现象明显、便于控制、时间短等优点。

3.4 片段四: 海水的淡化——蒸馏法

师: 前面,贝尔为我们找到的都是淡水,如果野外生存是在一个孤僻的海岛上,又如何得到饮用的淡水呢?

生: 蒸发海水、雨水、露水……。

师: 我们来看贝尔是怎么做的。

播放微视频6: (《荒野求生》片段)贝尔模仿大自然造雨的方法得到淡水。

师: 贝尔得到淡水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原理?

生: 学生叙述,得出蒸馏的原理。

师: 你还有什么方法得到淡水?视频中贝尔的蒸馏器是仿造什么来制作的?

生: 大自然造雨。

点评: 实验室的蒸馏操作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用的很少,更很少演示,教师还是通过视频展示贝尔得到淡水方法,让学生从中感悟蒸馏的原理。

4 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著名作家王开岭曾经指出,故事是吸引受众、传递价值理念唯一有效方式。中央电视台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件美食都与人物的故事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化学的课堂一定也是充满着故事的课堂,每个知识的起源与发现背后都有一段绮丽、美妙的故事;每个知识的应用也会产生吸引学生的故事,因此每个教师都应是位讲故事的高手。

4.1 运用故事设计教学境脉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情境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儿童认知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学习高度依赖于产生它的情境。而所谓情境学习,即指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的活动而进行的学习[1]。化学课堂中表现为“将化学问题或事实镶嵌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者寻求问题解决,以达到认知和谐”[2]。这种“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化学场景”,并利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联接教学内容,称之为教学境脉[3]。千百年来,在这奇妙的世界上酿出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真是浩如烟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故事创设教学境脉,并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具有驱动性的问题系列。

本节课即以“贝尔野外求生”的活动故事为境脉,以获取干净的饮用水为目标,不断地产生问题驱动学生基于已知的经验去思考、去学习,从而串联起水的一系列净化方法教学。这种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学习与故事的进程交织起来,学生的情感融入了事件发展的进程。学生跟随着事件的发展,体会着化学的至真、至善、至美。这种浸润式的教育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着学生的观念,从而落实了知识的教育价值[4]。

4.2 利用故事为学生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 具体的情境是在该社会中活生生地进行活动的实践过程[5]。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L·迪·芬克明确提出了“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观,并从结果层面强调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和学习所引起的学生的“变化”、以及“影响和变化”是对学生融入社会的终身受益的价值[6]。讲故事——讲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已成为化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为了能让故事有效服务于教学,教师也必须会编故事。而营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故事可以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截取学生“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必将经历”三種情况,谁都曾年少过——“曾经经历的生活”帮助学生审视化学在其中的存在;成长的烦恼——“正在经历的生活”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即将长大——“必将经历的生活”则引领学生成长的品质、体现学习的发展价值,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7]。另一方面,化学史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情境的重要资源,化学知识发展的历史故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节课把水的净化知识与贝尔的野外生存故事相联系,将化学知识还原到生活的应用中。故事从寻找水源开始,展开的除去悬浮物、吸附气味与颜色、杀菌消毒、海水淡化等一系列过程真实而自然,让每一个知识内容都鲜活起来,消除了书本知识的“惰性”,同时也帮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建构了净化水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故事,将学生的学习由浅显引向深度,随意而独具匠心、平常而高于生活,为学生构建了一次“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4.3 微视频是开展故事教学的有效方式

故事不仅仅可以“讲”,还可以“看”。由于不是每位教师都具有歌唱家的声音、演说家的激情与煽动力,因而课堂教学时经常利用微视频呈现故事,可避免教师本人的不足。实践证明,故事以视觉的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使得所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更具有简洁性、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而且学生更易于在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形成丰富的心理模型[8]。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种具有强大编辑功能的教学软件的开发,使得微视频故事在化学课堂中广泛地应用成为趋势。我们可以从电视、电影、动画片等视频资料中获得所需要的素材,当然,故事情境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更是构成组织课堂教学的线索。另外,这些视频都不会自然符合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视频素材进行精心的剪辑,并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从而形成与教学内容契合的故事链。故事微视频在课堂上不仅可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且会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支架式”的帮助,从而使学生实现情感、知识、方法的有意义的建构。

贝尔的《荒野求生》只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其中情节芜杂,不可能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因此笔者依据教学设计思路和九年级学生心理,兼顾故事的娱乐性和知识性,同时侧重于知识性要求,截取了走进野外、寻找水源、过滤泥沙、吸附颜色、海岛用水等五小段视频,并补充了一段自我录制的明矾净水的视频,然后合理地编辑,前后串联,将故事线、知识线、活动线、价值线等线索暗藏其中,使剪辑后各个看似孤立的六个场景都能密切相关并服务于水的净化主题,以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也取得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瑾.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视野中的教师角色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4, (11): 22~23.

[2]杨玉琴,王祖浩. 教学情境的本真意蕴[J]. 化学教育, 2011, (10): 30~33.

[3]李宏春. 境脉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 (1~2): 19~21.

[4]杨宝权. 基于故事的化学教学[J]. 化学教与学, 2017, (6): 81~83.

[5]钟启泉. 社会建构主义: 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 上海教育, 2001, (7): 45~48.

[6]宋善炎,丁向阳. “有意义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经历”[J]. 教育科学研究, 2010, (3): 63~6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8]王文静. 贾斯珀系列概览: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案例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 30~35.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反思初中化学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模仿故事角色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