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摘要:当前职业院校的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教育在满足期货行业的实际需求面前显得捉襟见肘,期货课程的改革本质上应遵循期货市场运作的路径,进而弥补传统课程教育中的短板。在总结了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后,本文提出了加强理论教育、让期货交易映射课堂、全面素质培养及新技术在期货课程的运用等措施,以满足学生就业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 期货市场
重庆立足建设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的努力给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契机,立足重庆期货行业实际,对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进行的核心专业课—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进行改革,是让高职院校适应时代发展的举措。重庆当前有西南期货、中信建投期货、银河期货等36家期货公司营业部,从业人员分布在信息技术、基金业务、资产管理、网点管理、风控合规及营业部等岗位。对于这些岗位,财经类院校的高职毕业生能否进入并有所发展,不仅取决于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是否合格,同时还取决于毕业生是否具备对客户进行开发、培训、行情分析、套期保值、套利方案咨询等核心能力。
由于当前的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学科框架下的课程架构,不仅难以适应期货知识在高职学生中的学习规律,更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期货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期货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框架下,证券与期货专业的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面临着内容结构、导向等系列冲突,对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进行改革已刻不容缓。
一、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理论与实践
随着近年来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入,以技能考核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深入人心。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等环节纷纷减弱专业理论的权重,这种风气传递到学生层面就演化成了对专业理论的摒弃,而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现有的期货课程体系中加入了简单的开销户操作,这些内容的趣味性可能远远高于枯燥的理论知识,但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这门课程却意义不大。
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知识密度很高的专业核心课程,不同于其他金融类课程,期货课程需要学生从交易思维层面理解做多做空的内涵,从数学层面理解期货套期保值、套利及期权期货组合的收益函数,而这些,则是作为证券与期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中绕不过的门槛,反而一般金融类课程所强调的职业技能如开销户、业务办理则可以通过短期的培训完成。
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中面临的理论与实践之争,折射了职业教育领域中纯职业导向导致的部分专业培养模式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职业教育的技能导向并非是对专业理论的摒弃,而是将培养方向从传统教育中的理论娴熟转为技能娴熟,而对于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学生而言,期货课程的技能娴熟恰恰应落实在扎实的理论功底之上,否则学于表面,学生能力中的专业能力被一般能力所替代,终将不能胜任未来岗位的需求。
(二)项目化与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提倡的项目化教学初衷是基于职场情景导入任务,使学生根据任务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发挥空间得到极大扩展,从而使知识的结构体系因为项目化教学而更加紧密。然而现实实践中,作为项目化教学的重要载体—课程,则更多呈现出“伪”项目化。丁金昌(2015)在这方面认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构建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提升学生职业素質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的课程。
当前高职院校在期货课程的设置为了凸显其职业特色,更多的教学内容加入了“实务”二字,其章节的设置也由第“N”章变为了项目“N”,但其内容仍然能看出传统章节化体系的影子,这种“换汤不换药”式的教学并非项目化教学的本意。究其原因,在于学科分类的惯性使学科边界依然是课程内容的框架,导致以任务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注定浮于形式而无法真正实现(徐国庆,2008)。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期货课程重置,根本在于打破学科、课程边界,以课程内容为灵魂,重建课程体系。以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为例,核心内容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及其他具体期货产品介绍,这亦是大多数课程体系的结构,然而现实期货交易过程中,往往是期货产品的需求才进一步引出选择哪种期货产品、哪种方式。如果将现实交易过程打包成项目化教学模式,则可由期货产品需求激发学生对于产品及交易方式的兴趣,进一步完善学生对于期货产品的想象,与现实同步,促使学生继续朝感兴趣的方向探索。该学习路径与未来工作路径一致,可提高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模拟场景与现实环境
期货课程实训过程中,学校及实训教师皆试图模拟真实期货市场的环境,如:模拟开户、模拟交易,甚至加入了商务礼仪的实训。当然这种环境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职场更快地熟悉业务,但同时亦束缚了学生对期货行业的想象力,并更容易墨守成规及习惯于教条式的指令。同时,模拟化会降低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纪律预期。比如在期货模拟交易中,很多学生倾向于集中投资一个或两个期货合约,从而获得较高的风险溢价,这种交易惯性在未来岗位中恰恰是不合时宜的。
现实环境与模拟场景对学生的影响类似,如真实的期货公司会使期货课程内容与现实环境迅速融合起来,然而,从课程内容体系上看,即使将学生置身于期货公司,能实际体验到的亦仅仅是“期货中介与服务机构”这一仅仅能与课程结合的内容,而大部分内容如套期保值、套利、期权等交易则是在期货公司无法深度体验。在具体实践中,很多专业的项目化进程多由校企合作的方式推进,将企业要素融入到教学中去。然而,针对期货课程而言,一般意义的校企合作恐难以实现改革初衷。首先,期货公司缺乏足够的动力深度参与到项目化改革中来。基于以往教学实践,证券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其次,公司运营和教学活动一样,都是严谨细致的系统性工程,期货公司培养一个合格员工的过程,类似于学校教育,是将员工在职场实践中不断磨练提升,逐步进阶到高级职位的过程。然而,将期货公司员工在五年甚至十年的职场经验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灌输到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来,会导致理念严重地不匹配。高职院校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真实经验的一体性植入难以与三年的职业教育相匹配,进而出现一般校企合作中浮于形式的现状,即合作公司避重就轻,仅将简单的经验如开户、礼仪培训、话术培训等作为植入对象,而这些其实与期货课程教育亦是微相关的。
(四)职位供给与需求
期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高职院校期货人才供给之间仍然符合经济学供需逻辑。纵观近年来期货市场岗位在主流招聘网站的罗列,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位供给大多局限于期货经纪人,岗位核心内容则为“向客户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及开户、交易、资金存取等业务流程”,并且招聘渠道大多为非官方渠道等,导致在读学生对未来可能从事的期货岗位缺乏兴趣。
从当前市场给高职类毕业生提供的岗位及招聘渠道可以看到,此类职位大多招聘门槛低,高职类毕业生对其的兴趣也低。但当其把门槛调高,又会引起其他类别(本科生)的介入,从而进一步挤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就业岗位的局限性会传导至教学过程中来,使学习气氛弥漫悲观的气息,从而引出“为什么学”“学来做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都是教师和学生难以规避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取决于区域期货市场的发育程度。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间期货市场的交易额波动剧烈,2016至2017两年间的交易额甚至仅仅与2009年持平。期货市场的交易额的剧烈波动亦最终会影响到期货公司的招聘计划,在行业淡季会使相关职位的供给捉襟见肘。
(五)新技术冲击与课程建设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者,一份好的改革方案,必然要落实到教师身上。从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师技能水平来看,距离课程改革的目标仍有距离。虽然现实职业教育实践中,具备期货从业资格并加上基本的经济学背景能胜任一般的期货课程教师,但随着期货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大数据、一对多资管业务及专业投资者对非专业投资者的替代等新事物不断冲击着期货行业。期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亦从传统的“从业资格要求”转换为对IT、大数据处理、高频交易算法等新技术精通的人才,而这些在当前期货教程中仍属短板甚至空白。
当然,按照当前的培养模式,短期内毕业生并不会遭遇严重的“知识饥渴”的冲击,但中期会随着期货交易模式的更新,这种冲击会压缩毕业生未来职场的晋升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 使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发生很大变化, 而教师缺乏相关新技术知识的指导(高莉,2017)。掌握新技术是对未来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对于高职类毕业生而言,即使从事基础的营销岗,亦不能规避此轮的技术冲击,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弥补短板迫在眉睫。
二、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路径分析
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改革受制于原有课程体系、职教理念及社会现实等因素,其改革路径必然在一般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础上,突破知识难度、实训理念的束缚,走出一条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
(一)强化理论学习
虽然近些年高职教育圈有淡化理论学习的倾向,但对于期货课程而言,这种倾向并不具有普适性。李曙明等(2014)认为高职课改任重而道远,同样需要加强理论指导,注意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期货行业属于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其要求夯实的理论功底及不断更新的知识流,这点在课程改革中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对传统的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的运算模式熟悉,而且还要对各种期权期货组合资产的损益状况精通,而目前國内高职类教材对此类理论的阐述仍显匮乏。
期货市场是一个对风险进行管理的市场,市场要素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其本身涉及到大量的数理统计估计。对于高职类期货专业学生而言,系统的数理统计学习既不现实,亦无成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Excel等统计工具,实现基础的期货期权资产配置计算来引导学生学习,即跨越了数理统计的门槛,又能将期货的风险管理内容融汇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去,用技术突破理论门槛,同时又没有规避期货的难点,这点在笔者的《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中已经实现。
当然,此处涉及的强化理论并非纠结于理论学习,毕竟期货课程与金融工程息息相关,全方面的对高职学生进行理论投放并没有现实意义。强化理论学习,是寄希望于教师、教材,将传统高职教材中规避的理论难点使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突破,学生即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怎么做,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对未来职场对业务能力的需求和挑战,毕竟并非所有岗位都要求会计算期权定价模型。
(二)让期货交易映射课堂
鉴于当前项目化进程中出现的“伪项目化”问题,职业院校应从真实期货市场中“取经”,弥补学校的短板。期货课程项目化过程的初衷,应是将现实交易过程打包成项目化教学模块,而由于职业教育理念的历史惯性,期货课程的项目化进程难以掩盖学科框架的痕迹,反而项目化成了噱头,本质仍是传统教学。从教学实践来看,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的担子都最终落实到一线教师肩膀上。
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师承接着让期货交易映射入课堂的使命。首先,构建学校企业间人才交流的平台。目前重庆市院校与企业间进行深度合作的“双千双师交流计划”,以学期为单位,将企业员工和一线教师进行互换,规避了浮于形式的校企合作,促使了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又将企业的“情景”“体验”通过企业员工真实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实现了学校和企业需求的双向渗透。其次,让真实市场要素呈现给学生。期货公司仅是期货市场的一个环节而非全部,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才是市场的动力源泉。平时的校企合作,把企业看做了市场的全部,对于学生就业而言无可厚非,然而却未能真实呈现市场原貌。职业院校可以将真实交易者,如农产品套期保值者、套利者请进课堂,让他们把真实经历告诉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学及什么才是值得学。
(三)就业岗位倒逼下的课程改革
理论上而言,就业问题应是与课程改革相去甚远,然而,就业作为课程教育的最终出口,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赵莉,2014),在课程改革中必然在就业的指挥棒下运转。在以往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中,对于高职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企业不仅要求其具备入门的行业资格证,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也就是说,一线营销岗会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入门职位。
期货课程的改革此时便有了两个核心要素。第一,入门级的期货从业资格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于这一点,在前面实施真实项目化及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生接受的套期保值、套利交易为核心的课程内容再加上基础的期权知识,是可以有效应对这种入门级的考试。其次,期货课程中还应加入涉及到交流沟通、自我管理、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期货课内实训中,将工作任务分解给参与的团队成员,如在套期保值交易项目中,可以将其分解为套期保值的需求测算(原因、规模)、基本面分析(合约标的的基本面)、技术分析(如KDJ等短期技术类指标)、损益评估(对交易进行总结分析)等基本模块,学生在实践中不仅重温了课程知识,还在学习如何合作,锻炼了自身同时亦锻炼了团队。
(四)让新技术融入期货课程之中
虽然之前计算机网络已经在金融市场上充分使用,但人们理解市场的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经验研究在大数据级数递增的数据规模面前已捉襟见肘。在中国,部分交易者已经开始程式交易,来取代传统的经验分析,未来中国的期货市场,各种算法和逻辑替代经验来分析市场的本质,这对于当前学习这门课程的高职生提出了新挑战。
可见,期货课程中传统的教学已经难以对接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的冲击,因此,在期货技术分析环节中,使用计算机语言如Python等替代Excel,即使进行简单的入门级教学,也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开一扇门。
三、结论与展望
期货这个从欧洲农产品集市上诞生的远期购销约定,随着时代发展,不仅成为实体经济定价的基准,也占据着资本市场的最高端。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愈加重要,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亦更密切。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中国未来期货人才的进程中,对关乎学科基石的期货类课程进行改革,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对期货人才的需要显得更加重要。
期货课程的改革,依照的是期货市场的运作路径。由于期货交易的复杂性,我们在期货课程选择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上,侧重于加强理论的学习;由于当前项目化课程的缺陷及课程与行业现实的脱钩,我们迫切需要将期货交易映射进课堂;由于就业岗位的倒逼,我们需要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素质;由于新技术的冲击,我们需要在期货课程中使用新技术替代传统的分析方法。
当然,到目前为止,高职课程改革并没有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吴亚萍,2011),虽然引入了期货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但学生单纯地取证行为并不能取代系统的职业素养、知识的教育。问题本质在于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仍是以学科属性进行的归类,而期货行业的工作实际,则立足点不仅在于单独的金融学科,还涉及管理学等学科。虽然学校通过开始多种类型的专业课的方式使课程尽可能满足工作实际,但分割化的痕迹仍然阻碍着期货课程充分满足时代的需求。未来,学校期望构建以期货行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以替代当前学科桎梏下的课程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 职教论坛, 2015,(10):59-60.
[2] 高莉.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 2017,(5):46-52.
[3] 李曙明, 何杨勇. 高职课程改革的批判性思考——对杜威“从做中学”的偏离和误读[J]. 中国高教研究, 2014,(11):85-88.
[4] 吳亚萍. 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综述[J]. 职教论坛, 2011,(33):54-58.
[5] 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 江苏高教, 2008,(4):124-126.
[6] 赵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14,(16):152-154.